春光无限好,踏青正当时。连日来,长江萌物江豚也按捺不住兴奋,频繁在长江江西段、鄱阳湖水域踏江“春游”,奏响一曲曲生态欢歌。
在湖口县石钟山水域,鄱阳湖与长江在此汇聚,界限分明,一边浑黄、一边青碧,恰似一幅水墨画卷。4月8日,几头江豚在这里时而上跃,时而下潜,结群嬉戏,与两色江水相映成趣。
“今天能在石钟山看到江豚,真的很惊喜!平时见到江豚太难得了,也说明这里生态好,江豚喜欢这里!”江豚在水面换气、捕食、嬉戏的模样,令赵晨婉忍俊不禁,赶忙拿出手机抓拍这憨态可掬的小家伙们。
“哎哟,这么多江豚,我拍到了,还在抓鱼吃。”同一天在鄱阳湖庐山市江豚保护区,江豚钻出水面捕食,被当地群众拍个正着。
作为长江特有的古老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江豚被认为是长江良好生态的见证者。石钟山景区讲解员柳栋婷告诉记者,每年3至6月是江豚的繁殖高峰期,4至5月为江豚集中分娩期,因此随着4月天气回暖,在长江干流、鄱阳湖区域观测到母子豚同游的可能性比较大。“最近带团的时候,经常能看到江豚在这里活动。”柳栋婷说,随着长江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人们对江豚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江豚基数在慢慢增长,“江豚多了,能看见江豚的几率自然也就大了。”
江豚在水面上嬉戏,给当地群众和游客带来了欢乐,也印证了长江十年禁渔政策的积极成效。在禁渔政策下,沿江沿岸渔民退捕上岸,深入开展“四清四无”活动,涉水区域纷纷组建江豚巡护队,常态化监控重点水域,确保长江物种的休养生息。
每天8时,柴桑区长江护渔队队长邓泽林和队员们就开始了一天的巡护工作。他们分成三个组,分别对重点水域开展船巡、车巡、无人机巡查。“只要发现了异常,我们要第一时间上报,确保江豚在我们这片水域更好地繁殖生存。”这几天,邓泽林每天能看见二三十头江豚,“眼下正是江豚的繁殖期,我们在江新洲北侧的张北水道发现了很多江豚出没。”
“下一步,庐山市将持续开展常态化江豚巡护救助工作,并计划建造江豚保护主题公园,签约江豚保护学校,营造全社会关注、全民参与江豚保护的浓厚氛围。”庐山市农业农村局渔业渔政股负责人邹贵勤说。
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江豚种群数量超1200头,5年数量增加23.42%。记者从我市相关部门了解到,我市沿江、沿湖重点区域陆续铺设了智能预警系统,启动多部门联勤联动执法,全方位织密“人防+技防+群防”网,全力为江豚打造“安居乐园”。
已有 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