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中国文明网承办的2025年第三次“中国好人榜”候选人事迹展示评议即日起正式开始,持续至9月14日。江西共有11人入围。
其中
九江的熊晓梅入选
快来给她“评议”
评议方式:大家可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或关注“中国文明网”“凡事不凡”微信为我市候选人“评议”。
点赞方法
1
识别下方二维码
进入投票页面
2
点击“省份”选项后
下滑选择江西省
点击人物“详情”
浏览好人事迹
3
请将我市候选人熊晓梅
加入到评议库
点击右下角“评议”键
确定您要评议的对象
4
点击“向他们学习”
即评议成功
5
关注“中国文明网”
或“凡事不凡”
点击下方“中国好人”
事迹展示评议栏目
参与评议
↓↓↓↓↓
评议方法同上
来看看熊晓梅的事迹吧
熊晓梅
江西省九江市
一线女工30余载“千丝万缕”织就工匠精神
熊晓梅,女,1977年12月生,中共党员,江西省九江鑫城纺织有限公司纺纱工。熊晓梅16岁进入纺织行业,30多年来始终坚守在生产一线,从一名普通女工成长为行业技术标杆。她以“操作精细”著称,曾在40℃高温的车间环境中,创下一人同时操控12台纺机的行业传奇,成为纺织领域的“活标准”。在技术传承方面,她累计培养了100多名技术骨干,形成了完善的人才梯队,有力推动了当地纺织业的技术升级。2023年,熊晓梅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她积极开展履职工作,推动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同时,她还持续在社区和工厂开展两会精神宣讲,创新采用“车间课堂”的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熊晓梅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江西好人”等荣誉。
深耕一线,“千丝万缕”织就工匠精神
1993年,16岁的熊晓梅进入德安县棉纺织厂,开启了与纺织相伴的人生。1998年,她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成了她刻在骨子里的信念。初入工厂时,她被分到技术要求高的织布车间。为练熟操作,她每天提前到岗反复练习,手指被粗糙线头磨出的水泡破了又结茧,却从没停下脚步。后来工厂改制,她转到技术难度更高的细纱车间,遇到技术攻关,她干脆吃住在车间:饿了吃几口盒饭,累了趴在操作台小憩,眼里只有旋转的锭子和细纱。
“想到细纱能织成精美布匹,就特别有动力。”她总把挡车工作当成创作艺术品,即便面对严苛环境也从未退缩。“刚开始练细纱接头,掐线头时手指全是血,真想哭,但咬咬牙就挺过来了。”她曾这样回忆。每到酷暑,车间因机器散热温度达40℃,加上震耳的机器轰鸣,常人难以长期忍受,她却咬牙适应。凭借过硬技术,她创下一人操控12台纺机的纪录——这一数量在全厂乃至全行业都属最多,且接头速度快、平整度高、质量过硬,做到无空绽、无疵点,成了纺织领域的“活标准”。2022年,工厂技术革新,熊晓梅主动挑起技术攻关的重担,白天泡在车间里研究新设备的性能参数,晚上回到家梳理总结经验。随着名声渐起,不少工厂开出高薪挖她,都被她婉拒。“这里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也是培养我的摇篮。”这份对岗位的眷恋,让她在一线坚守至今。
匠心传承,“用心用情”携手同行
“师父不只是领进门,更要扶上马送一程。”这是熊晓梅带徒弟的理念。作为行业技术标杆,她主动把经验传给同事和新人,成了大家口中的“引路人”。
2014年,永修姑娘熊超桂刚到鑫城纺织学细纱挡车,面对机器手足无措。熊晓梅注意到这个紧张的新人,主动上前手把手教:“别急,接头要先找到线头,力度轻一点才不会断……”在她的耐心指导下,熊超桂很快掌握技巧,能独立上机。“晓梅师父像亲姐妹,总鼓励我,让我有了底气。”熊超桂至今心怀感激。纺纱工熊菊跟着她二十多年,说起师父满是敬佩:“刚进厂我啥都不会,是她一点点教。这么多年,不管多忙多累,她干活从不出错,我都是跟着她学的。”新人熊英琪也说:“有问题问她,从来都是耐心解答。刚工作就遇到这样的师父,太幸运了。”
2018年,熊晓梅总结出了一套“三阶教学法”:先让徒弟看她操作记流程,再手把手纠正动作细节,最后放手让徒弟独立作业,自己在旁盯着补漏。带徒弟时,熊晓梅也在同步成长。她知道纺织业技术更新快,坚持学习新技能,只为把最实用的经验教给新人。多年来,她累计培养100余名技术骨干,这些徒弟遍布周边纺织企业,不少人成了各自工厂的技术能手,把她的“精益求精”精神延续下去。
履职尽责,从车间到会场的“传声者”
2023年,熊晓梅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这份荣誉让她多了份沉甸甸的责任。“要把基层的声音带上两会。”她暗下决心。为收集真实建议,她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利用休息时间走访调研:进车间问工友“设备升级有啥需求”,到社区听居民“对纺织业发展有啥盼头”。最终,她走访群众13次、接待选民60余人,汇总22条建议带到两会。
2024年全国两会结束后,熊晓梅充分发挥桥梁作用,成了传播政策的“传声筒”。在工作之余,她奔波于机关、社区和工厂之间,累计开展政策宣讲156场,让5000多名干部群众和职工从中受益。除了积极宣讲政策,熊晓梅还热心参与公益事业。2023年,她助力德安县小红梅为民服务中心的建设工作。在和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他们成功创建了“党建+社工+志愿服务”的创新模式。依托这一模式,他们开展了40余场活动,帮助了3000多人,还专门为25名困境儿童量身定制了帮扶方案。2025年,熊晓梅将关注重点放在了未成年人成长领域,她呼吁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共同发力,一起守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从纺织车间到人民大会堂,熊晓梅用30年坚守诠释了工匠精神,用履职担当传递基层声音。她的故事像一束光,照亮了更多劳动者的奋斗路,也让“坚守与奉献”成为新时代工匠的生动注脚。(郭雯 汪增泽)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江西入围名单
助人为乐(3人)
1、刘风香:“病房守护者”17年帮助近两千名癌症患者重燃生命希望(南昌·青山湖区)
2、吴岱根:退伍老兵半生收藏党史资料 赓续红色血脉(新余·渝水区)
3、杨天义:草根团长20余载义演惠万家 非遗共富暖桑梓(吉安·吉水县)
见义勇为(2人)
1、 钱伟:危急时刻勇入急流救起3人 淳朴村民用生命书写大爱(宜春·袁州区)
2、黄炽:生死时刻“00后”军人勇救两名落水者(抚州·南城县)
敬业奉献(3人)
1、熊晓梅:一线女工30余载“千丝万缕”织就工匠精神(九江·德安县)
2、包训详:动植物保护活“百科” 31载守护家乡的绿水青山(宜春·靖安县)
3、兰太阳:乡村教师坚守承诺47年 托举畲乡深山娃的求学梦(抚州·乐安县)
孝老爱亲(3人)
1、朱小军:好丈夫20年守望相助 为瘫痪妻子撑起爱的港湾(上饶·德兴市)
2、刘明亮:手足情深 兄长21年如一日照顾病弟和侄子(赣州·寻乌县)
3、姜水英:嫂娘39载守护 为盲残小叔子撑起一片天(鹰潭·龙虎山景区)
向好人学习!
为好人评议!
已有 0 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