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公示!2025年第三次“九江好人”及拟推荐“江西好人”名单出炉
    日期: 2025-09-01          来源: 九江文明网          访问量: 0

    2025年第三次“九江好人”及拟推荐“江西好人”名单公示

    经各市直单位和各县(市、区)文明办组织推荐,市直部门及专家代表评议推荐,拟推荐王永辉等10人为第三次“九江好人”候选人,拟推荐黄水秀、刘青、高清明等3人参与第三次“江西好人”评议,现予以公示(名单附后),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公示时间为2025年8月29日起至9月5日止,如对被公示人员有异议,单位和个人均可通过信件、邮件、电话等方式向九江市文明办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反映。

    联系电话:0792-8224514

    电子邮箱:jjswmbzhk@163.com

    地址:九江市民服务中心1号楼A622


    九江市文明办 

    2025年8月29日


    敬 业 奉 献


    王永辉

    身披蓝色战衣 扛起救援大旗

    图片

    王永辉,男,汉族,1995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共青城市人防蓝天救援队党支部书记、队长。在担任共青城市人防蓝天救援队党支部书记、队长期间积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迄今已执行各类救援任务150余次,服务时长3000余小时,筹集救援费用8万余元。2020年荣获第三届九江市优秀志愿者称号,2021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中,获评全国“最美志愿者”,2022年被江西省评为“新时代赣鄱先锋”群众身边好党员、九江市总工会新业态领域“最美劳动者”等。


    刘  青

    焊枪轻舞,“钢铁玫瑰”刘青的灼灼风华

    图片

    刘青,女,汉族,中共党员,1987年6月出生,河南省新郑市人,现为中铁九桥工程有限公司电焊特级技师。自2005年参加工作以来,她扎根生产一线从事电焊作业工作,先后完成50余座国内外知名桥梁的钢梁焊接任务,累计完成焊缝长度近9万米,优良率达99%以上,参建工程荣获“全国优秀焊接工程一等奖”“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等10余项国内外大奖。她勇于创新,深耕技术,研发开展和项目攻关累计10项,实现小改小革9项,获得3项专利和2项成果评审。她甘为人梯,发扬榜样力量,积极“传帮带”,担任中国桥梁战线首支女子电焊突击队第四任队长,创办“刘青电焊工技能大师工作室”,开设青工安全知识和焊接专业技能培训,年均授课覆盖600余人次,培育了数百名焊接新星。她先后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江西省劳动模范”“江西省赣鄱工匠”“江西省青年岗位能手”等,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胡  丹

    当九江北站遇见长江公园

    一位铁路老党员的37年坚守答卷

    图片

    胡丹,男,1967年3月生,中共党员,南昌铁路局九江车务段九江北站扳道长。从扳道员到连结员,再到调车长、扳道长,在37年的工作中,胡丹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总是尽职尽责、努力坚守、细致细心,用青春在铁轨上扎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遍又一遍重复着工作,用一名普通铁路劳动者的担当守护着行车安全,在最平凡、最一线的工作岗位上,用心书写着一名基层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见证了中国铁路从“蒸汽时代”到“智能时代”的跨越。1998年获得九江车务段“先进工作者”、2020年获得九江车务段“优秀共产党员”、2022年获得九江车务段“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孝 老 爱 亲


    王小毛

    “好媳妇”二十余载病榻长守

    九旬婆婆老有所依

    图片

    王小毛,女,1971年5月生,江西省彭泽县棉船镇朝阳村五组村民。自2003年公公离世、婆婆重病以来,王小毛便毅然辞工返乡,担起照料婆婆、操持家务的千斤重担,面对双眼长有脂肪瘤且患有哮喘病的婆婆,王小毛悉心照料,喂饭擦洗、翻身护理,样样亲力亲为。这位朴实的农家妇女,用二十余载春秋的无声坚守,以最质朴的行动,一笔一划地书写着“孝”与“爱”的深刻内涵,成为乡邻心中当之无愧的“好儿媳”。


    高清明

    悉心照料残疾小叔子近五十载

    用坚守诠释“长嫂如母”真谛

    图片

    高清明,女,1950年2月出生于武宁县罗坪镇漾都村。自二十多岁嫁入许家,她便用柔弱的肩膀扛起特殊的责任,五十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多重一级智力残疾的小叔子。岁月染白了她的鬓角,却从未改变她的初心。她用无私的爱,为小叔子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将“长嫂如母”的深情,镌刻在平凡的日子里,成为邻里间口口相传的暖心典范,闪耀着人性至善的光辉。


    见 义 勇 为


    周庆松

    暴雨中伸出生命竹竿

    耄耋老人救落水乡亲

    图片

    周庆松,男,1947年12月11日出生,修水县山口镇石口源村5组人,2025年5月8日13时40分逝世。2025年5月8日,江西修水大雨滂沱。73岁的莫英莲老人在前往邻居家途中,因视力不济滑入湍急的河中。危急关头,同村七旬高龄的老人周庆松和王彦付闻声冲出屋外,用一根晾衣竹竿将水中挣扎的莫英莲奋力拉回岸边。浑身湿透的两位老人顾不得换衣取暖,又搀扶着惊魂未定的莫英莲,在泥泞中艰难行走,将其安全送回家中。然而,就在返家途中,距家门约50米处,刚救完人的周庆松老人因体力透支重重摔倒,头部着地后不幸离世。周庆松老人的事迹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却闪耀着平凡人身上最宝贵的人性光辉——在他人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的本能勇气。


    助 人 为 乐


    黄水秀

    一把剪刀裁岁月 “水”润无声“秀”芳华

    图片

    黄水秀,女,1968年5月出生,修水县义宁镇西茗村人,中共党员,修水县凤凰志愿者协会理事、卡顿造型理发店老板。从1997年开始,每月16日赴敬老院义剪、捐献衣物和食物等,温情足足绕遍全县20余家敬老院,义剪达千余次。2015年,黄水秀组建了“金剪刀”志愿服务队,队伍现已发展到58人,服务范围从义剪拓展到生活照料、心理慰藉等。从2017年开始,不少顾客和市民受她影响参与到她的爱心活动中,通过她向敬老院老人、失能特困人员等捐赠衣物,几年间,累计为有需要的老人和特困人员送去了几千件暖心衣物。28年,336个月,1000多次义剪……黄水秀用一把剪刀剪出了跨越血缘的亲情,也剪出了新时代的文明刻度,她的故事告诉我们:伟大不必惊天动地,坚持本身就是一种力量。每月16日的约定,平凡却闪耀着永恒的人性光辉。


    卢  舒

    公益微光 汇聚星河

    图片

    卢舒,男,1973年4月出生,九江市濂溪区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执行会长、九江志成志愿者服务队副队长、九江市抗癌协会会长。2017年身患癌症,8年来,他身处绝境,却以炽热的爱心,扎根公益,走访了300多位癌症患者,个人捐款捐物17万多元。他四处募捐筹得善款60多万元,用于癌症患者的康复。他用行动诠释着善良的真谛,用坚持书写着大爱的篇章。他用自己的光和热,照亮许多癌症患者康复之路,为无数人点亮了一盏盏温暖与希望的心灯。


    朱新军

    退役军人工作者以志愿微光

    照亮拥军服务之路

    图片

    朱新军,男,汉族,1982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九江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他从小怀揣军人梦,2012年通过考试成为一名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者。他义务采写退役军人口述历史人物故事,累计采写77名退役军人,收录10余万字口述素材,发表文章685篇,其中320篇登上国家、省市级媒体平台。他自学短视频制作,拍摄了《老兵爷爷的“军功章”》等爆款短视频,创作《逆行榕江》等原创歌曲,让红色精神可感可触;带领老兵义务宣讲员开展红色文化宣讲73场,推动红色基因传承。扎根退役军人工作13年来,他踏遍九江200多个社区和村落,为300多位老兵筑起“防护网”,建立反诈联动机制,开展200余场宣讲,用法律专长帮老兵化解难题。2009年他被共青城开放开发区委员会评为“先进青年”,2020年被九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评为“疫情防控先进个人”,并多次获评“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王贤辉

    身残志坚勇创业,自强不息共致富

    图片

    王贤辉,男,1972年10月生,柴桑区新塘乡紫荆村人。在他两岁那年,母亲去世,在他四五岁的时候,因为意外腿受了伤,可由于家境贫寒,拿不出钱治病,造成了终身残疾。人生的不幸没有击倒他,反而激发了他奋勇拼搏的决心,他先后创办了九江市柴桑区胡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九江紫荆湖桥养殖专业合作社,延伸种、养、加产业链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和不屈的斗志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鸡司令”,积极帮助30余名残疾人及困难户实现就业,带领他们共同迈向富裕之路。2022年,王贤辉入选九江市第九批“双百双千”人才工程。


    这些好人就在我们身边,

    在平凡中创造不凡。

    平民英雄、凡人善举温暖了社会。

    向好人学习!为好人点赞!

    已有 1 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