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央视《朝闻天下》
8月6日,央视《朝闻天下》栏目播出《局地出现旱情 增加设备掘井抗旱》,单条报道武宁县受高温少雨天气影响,局地出现旱情,当地积极采取措施抗旱。
8月6日,央视《焦点访谈》
8月6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播出《活力中国调研行 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报道庐山市探索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融合发展生动实践,庐山瀑布美景在社交平台火爆出圈,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旅游打卡,当地村民各展所长,发展起餐饮、民宿、果园采摘等产业,钱袋子一天天鼓起来,并采访了庐山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
8月7日,《新华每日电讯》3版
8月7日,《新华每日电讯》3版刊发稿件《江西武宁:把“问题清单”变成“幸福账单”》,单条报道武宁县以“村民议事”为抓手,让干部下沉、资源下放、服务下移,着力解决一系列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推动民生工作由“被动响应”向“主动治理”转变,将“问题清单”变为“幸福账单”。
江西武宁:把“问题清单”变成“幸福账单”
“水渠淤泥堵塞,这问题得赶紧解决啊!”“村里能不能办个直播带货培训班,助力农产品‘走出去’。”近日,在江西省武宁县上汤乡温汤村,一场热闹的村民议事会召开,乡村干部、村民代表等围坐一圈共商“身边事”。
村民议村事、村事民作主,这是武宁县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一个生动实践。今年以来,武宁县以“村民议事”为抓手,让干部下沉、资源下放、服务下移,着力解决一系列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推动民生工作由“被动响应”向“主动治理”转变。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7个村民议事点,累计排查问题458个、解决民生问题369件、化解矛盾71起,将“问题清单”变为“幸福账单”。
为更好凝聚基层治理合力,武宁县还积极整合线上线下资源,用好当地200余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实践站等阵地,构建起“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服务闭环。
“没想到志愿服务也可以像‘点外卖’一样方便,只要通过手机一键下单,就有志愿者上门免费理发,为我解决了大麻烦。”熊叶平是武宁县石门楼镇银炉村村民,因行动不便,理发成了难题。
针对群众“点单”需求,当地开展“菜单式”志愿服务活动,持续推进志愿服务精准化、常态化、便利化、品牌化发展。据统计,全县共有285支志愿服务队活跃在基层,志愿者人数达34819人。
在基层治理中,如何快速高效化解群众矛盾?当地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在法治宣传、矛盾化解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学法、用法,着力推进乡村治理提质增效。
“扎根于基层、活跃在群众身边的‘法律明白人’,既是法律法规的‘宣传员’,又是矛盾纠纷的‘调解员’,还是社情民意的‘收集员’。”武宁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武宁县把培养“法律明白人”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遴选、培育、管理、服务等环节持续发力,着力培养在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维护农民合法权益、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法律明白人”。目前,全县已有登记在册的“法律明白人”5512人,累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63件,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100%。
把“急难愁盼”变成“马上就办”,把“问题清单”变成“幸福账单”。武宁县以群众可见可感的行动,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孙越)
8月7日,《经济日报》1版
8月7日,《经济日报》1版刊发图片,报道都昌县周溪镇枭阳垦殖场,农机手驾驶农机收割水稻。近段时间,当地再生稻陆续成熟,农民抢抓晴好天气收割,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8月6日,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周溪镇枭阳垦殖场,农机手驾驶农机收割水稻。近段时间,当地再生稻陆续成熟,农民抢抓晴好天气收割,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傅建斌 摄(中经视觉)
8月7日,央视《新闻直播间》
8月7日,央视《新闻直播间》栏目播出《大美中国 生态沃土滋养 莲田绘丰景》,单条报道德安县邹桥乡千亩太空莲迎来了丰收季。
8月8日,央视《新闻直播间》
8月8日,央视《新闻直播间》栏目播出《鄱阳湖星子站水位跌破12米 进入低水期》,单条报道了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一周之内下降超1米,截至当日8点,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下降至11.97米,较多年均值低5.28米,进入了低水期。
8月9日,《光明日报》9版
8月9日,《光明日报》9版专栏稿件《“国际湿地城市”,魅力不一般》,其中以《看江西九江:“长江最美岸线”》为题,单条报道了九江市多措并举守护湿地资源,构建人与候鸟和谐共生的家园,并配发专家点评。
微镜头——
看江西九江:“长江最美岸线”
光明日报记者 王洋 李玉兰 胡晓军
“嘘——别作声!快看,青头潜鸭在莲蓬丛中捕食咧!” 站在江西九江青栖湖湿地观鸟台上,港口街镇护鸟队队员李洪宝压低嗓门,朝身后队友招了招手,队友心领神会赶忙架上望远镜。
“扑通……扑通……”透过望远镜,只见四五只青头潜鸭争先恐后地扎进水中,扑棱起朵朵水花。
青头潜鸭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最受关注的关键鸟种之一。“青栖湖靠近鄱阳湖,每年青头潜鸭、白鹤、小天鹅等2万多只候鸟在此越冬。2024年,青栖湖发现了400只青头潜鸭!”李洪宝介绍,“这些年青栖湖湿地环境越来越好,部分青头潜鸭留在本地,候鸟变留鸟,跟我们村民做起了‘邻居’。”
为了守护候鸟家园,一系列举措接续推出:营建生态缓冲带、种植沉水植物、管理洲滩植被……青栖湖湿地生态功能得到提升,成为远近闻名的观鸟地。
“区里还组建起护鸟队,队员全年上岗巡护,重点时段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李洪宝说,青头潜鸭秉性怯生,今年上半年的筑巢繁育季,大家伙严阵以待,直到6月底30多只鸭宝宝出巢才松了一口气。
九江坐拥152公里长江岸线和鄱阳湖2/3的水域,湿地面积约30.5万公顷。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使九江成为东亚-澳大利西亚水鸟迁飞路线上的重要节点。九江市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监测数据显示,近三年水鸟物种数与种群规模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4.9%和10.8%,整体增幅达36.6%。
亮眼数据的背后是九江对湿地的倾力守护。近年来,九江着力打造“长江最美岸线”,长江干流九江段断面连续7年保持Ⅱ类水质。“青栖湖水质常年维持在Ⅲ类以上,同时根据水文节律利用排水站灵活控制水位,为青头潜鸭提供了理想的栖息环境。”九江市柴桑区林业局副局长颜小菊说。
九江还探索建立了“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合作参与”模式,建立了湿地保护综合协调机制,在提升湿地生态价值的同时,构建人与候鸟和谐共生的家园。例如,建成10个小微湿地保护和利用示范点,完成440多个湿地生态修复项目,启动湿地系统智慧监测体系,开展后备湿地资源库建设,打造一系列湿地空间……
江西湖泊湿地面积最大的都昌县,正着力推动湿地生态治理市场化运作。用地单位通过县里的湿地资源运营中心,购买相应的湿地占补平衡指标,即可进行湿地占用申报,节省工程项目建设前期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凭借生态优势,永修县打造吴城候鸟小镇,推出“春赏花、夏戏水、秋采摘、冬观鸟”的旅游线路,带动上千名村民增收致富……
专家评——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农业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宜红:
我国是世界上湿地类型最齐全、数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湿地资源“家底丰厚”。近年来,我国湿地保护取得了历史性成就,面对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气候变化等问题,如何平衡城市发展和湿地合理保护利用成为一道必答题。
九江实践启示我们,答好这道题,要做好这几点:
用“长牙齿”的硬举措织密湿地保护体系。严格执行湿地保护法、水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协同推进湿地保护与国土绿化、水土流失治理、岸线整治等工程建设。配套制定完善湿地监测预警、生态修复等国家标准和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技术规程等行业标准,进一步完善湿地生态系统分级保护与管理体系。构建湿地保护修复大数据智能采集与监管系统平台,准确把控湿地生态变化并及时预警,推进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
拓宽湿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让湿地既有生态“绿颜值”,又有经济“高产值”,更有社会“好价值”。建立湿地生态产品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和科学评价机制,制定湿地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规范,可探索生态移民搬迁安置补偿、就业补偿、税费减免补偿等多元多样化补偿方式。另外,可总结推广江西湿地资源运营改革和杭州西溪湿地“点湿成金”的经验做法,将湿地保护与生态旅游、观鸟、教育科普等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壮大“美丽经济”。
推进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并非单一地域或流域的任务,而是全球的共同责任。全球9条主要候鸟迁飞通道中4条经过中国,设立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中国方案正在惠及全球。以此次九江获得“国际湿地城市”认证为契机,应进一步加强湿地保护国际合作交流,探索创新湿地保护和利用成功经验与模式,增强社会公众湿地保护意识与能力,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展现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与作为。
8月10日,《经济日报》2版
8月10日,《经济日报》2版刊发图片新闻,报道庐山市绿游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再生稻种植基地,农机手驾驶农机收割再生稻。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庐山市推广播种一次收获两次的再生水稻技术,通过新技术新品种缩短水稻生长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
8月8日,江西省庐山市绿游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再生稻种植基地,农机手驾驶农机收割再生稻。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庐山市推广播种一次收获两次的再生水稻技术,通过新技术新品种缩短水稻生长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韩俊烜 摄(中经视觉)
已有 0 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