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德安县深挖“德安”地域文化内核,精准锚定未成年人成长需求,精心打造“德育童心·安护未来”文明实践特色品牌。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切入点,构建起兼具地域辨识度与实践实效性的文明实践新模式,推动未成年人思想引领与家庭文明建设同频共振,奏响精神文明建设的和谐乐章。
德安县社会心理服务协会老师走进县第五小学授课。
多维活动矩阵 筑牢文明实践根基
心理健康护航,守护心灵成长。自今年3月1日德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启动“心灵解锁”心理健康教育公益课全覆盖行动以来,共联合县教体局、县社会心理服务协会,深入全县各乡(镇)20所中小学,围绕情绪管理、生命教育、勇敢自信等成长关键议题,综合运用案例剖析、情景模拟、趣味互动游戏等多元形式,为未成年人量身定制心理健康课程,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公益培训赋能,点燃兴趣火种。德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创新推出 “周末公益兴趣课堂”。整合县第五小学舞蹈教室、美术教室资源,向全县留守困境儿童全年开设绘画(手工)、舞蹈周末公益兴趣班。在暑期,县文明实践中心推出公益托管班,招募本地大学生辅导作业、策划文体活动。公益培训不仅为孩子们搭建了免费学习的平台,更切实解决了家长假期看护的难题。
社会实践浸润,培育责任担当。德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每季度都会精心策划特色公益活动。元旦送姜茶慰问户外工作者、“致敬劳动者”工厂社区行等,引导未成年人传递温暖,培育社会责任感。
传统文化传承,厚植民族根脉。德安县紧扣传统节日及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系列文化活动,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春节写春联剪窗花、元宵猜灯谜做花灯、清明传承家风习俗、六一体验剪纸漆扇非遗技艺。通过“讲解+深度互动”模式,增强未成年人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科普实践同行,激发探索热情。为激发未成年人对科学文化的兴趣与探索热情,德安县举办了形式多样的科学小实验和科普讲座。“火山喷发”“彩虹杯”等趣味实验现场,孩子们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奇妙的科学现象,感受科学的神奇;科普讲座上,专家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生动的图片和视频,为孩子们打开科学世界的大门。从宇宙奥秘到生活中的科学知识,探索科学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暑期举办青少年象棋赛。
创新活动机制 激活文明实践动能
精准时间适配,提升参与便利。德安县秉持“群众闲暇即活动佳期”理念,将活动精准安排在周末、工作日晚间等群众空闲时段。暑期推出“点亮暑假·快乐成长”全天候公益托管班,为孩子们提供全方位学习和娱乐服务,与群众生活节奏无缝对接。这种贴心的时间安排,极大提升了群众参与活动的便利性,让更多人能够轻松参与到文明实践活动中来。
双向互动革新,增强活动引力。德安县打破传统单向传播桎梏,将理论宣讲、政策宣传巧妙融入趣味活动之中。把传统室内讲座转化为手工制作、互动答题、游戏竞技、实地参观体验等双向参与形式。在一场关于环境保护的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和家长一起走进森林公园,观察各类自然植物,参与“我是清理小能手”比赛,通过互动比拼清理路边垃圾,践行环保理念。形式上的创新,让文明实践活动不再枯燥乏味,显著提升了活动吸引力与群众参与度。
全链质量管控,保障活动品质。德安县建立“周周有主题、场场有品质”的活动策划机制,以活动质效和群众体验为先,精准把握群众“口味”。每月根据各类节日、纪念日,精心策划主题活动。从活动环节设计、活动公告发布,到活动物料采购、活动场地布置,实施全流程精细化管理,确保每场活动高品质呈现,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参与热情,收获群众广泛赞誉。
开展八一建军节文明实践活动。
品牌效应凸显 结出文明实践硕果
“德育童心·安护未来”文明实践项目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切入点,实现家庭、社会文明建设的协同推进。活动中,孩子们化身“文明小使者”,带动家庭成员共同学习科学理论、践行主流价值、投身志愿服务,推动家庭文明新风尚蔚然成风。
自2024年初至今,该项目已在全县13个乡镇开展“我与留守儿童一起过大年”“文明实践闹元宵”“4.15国家安全日”“欢乐六一 拥抱非遗”“八一建军·致敬荣耀”“浓情端午”“品味中秋”等主题鲜明的文明实践活动900余场,惠及群众3万人次。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破除陈规陋习、弘扬时代新风等方面成效显著,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劲动力,让文明实践真正融入群众日常生活,绽放出璀璨光彩。
已有 0 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