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宴酒店变身“社区食堂”:“降维”不降质,暖胃更暖心
    日期: 2025-08-13          来源: 九江文明网          访问量: 0

    在柴桑区有一家酒店,斥资两千余万元打造,拥有可容纳3000人就餐的宴会厅,曾是新人婚宴首选的婚礼主题酒店。近年来随着婚宴市场下滑与餐饮业激烈竞争,这家酒店探索出了餐饮“新模式”。

    下午四点半,位于新区农贸市场旁的喜事汇婚礼主题酒店侧门飘起阵阵荤香。十余个砂锅在临时摊位上依次排开,红烧肉、卤猪蹄、香辣小黄鱼等二十余道菜品升腾着热气。二十多位居民正在排队选购,工作人员熟练地将菜肴装盒打包。曾经专供婚礼宴席的宴会厅,此刻正化身“社区中央厨房”——这场看似“放下身段”的转型,实则是酒店应对餐饮业激烈竞争的主动突围。

    图片

    喜事汇婚礼主题酒店楼面经理叶水华说道:“这几年餐饮行业比较难做,市场下滑严重。没有订单店里也是闲着,这种模式卖些菜可以增加收益。有事情做员工们也能调动起积极性,大家的状态也更好。我们卖点菜最重要的就是方便周边的居民,夏天天气热,大家在厨房炒菜确实很辛苦,在这边打点菜回去,方便、省钱又省力,这是我们最初的目的。”

    尽管销售火爆,但转型并非简单“降维”。面对日均500份的社区需求,酒店建立动态淘汰机制:当日销量垫底的菜品次日即刻下架,所有食材坚持当天采购,过夜菜坚决不上桌。

    图片

    喜事汇婚礼主题酒店楼面经理叶水华:“菜品卖得好就继续卖,卖得不好就撤。我们会随时进行菜品调整更新,把控菜品质量。我们酒店准备长期发展这种模式,过夜菜是坚决不卖的。”

    考虑到打包对菜品口感的影响,为了让宴会级的小黄鱼、红烧肉经得起15分钟的路程考验,后厨展开技术攻坚。行政总厨团队调整火候与酱汁配比,使酒店“硬菜”带得走、不变味。

    图片

    喜事汇婚礼主题酒店行政总厨窦治业:“外摆菜跟酒席,还有坐在包厢里面吃的菜要求不同,我们的厨师对菜品都进行了调整,确保顾客不管选择哪种方式就餐,都能获得最好的口感。”

    同时,居民在购买时可以按需购买一份或者半份,非常方便,酒店还贴心为居民提供免费水果和饮料。价格亲民的酒店滋味,正缓慢改变周边社区居民的晚餐生态。

    图片

    居民张女士:“本来夏天就不想做菜,现在在家附近花不了多少钱,就能买到大酒店的好菜,拿回家吃既好吃又实惠,能买到这个菜真是方便。 ”

    从三千人宴席的觥筹交错,到五百份餐盒的烟火温情,喜事汇酒店的这场转型,既盘活了厨房与专业团队,更让雕花摆盘里的精致技艺,化作老街坊饭桌上的日常温暖。

    (来源:柴桑区 投稿)

    已有 0 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