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1人!2025年第三批“中国好人榜”江西省拟推荐候选人名单公示!
    日期: 2025-07-25          来源: 文明江西          访问量: 0

    文明江西发布

    2025年第三批“中国好人榜”

    江西省拟推荐候选人名单公示

    九江的熊晓梅入选

    图片图片图片


    根据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中国文明网有关要求,按照规范推荐评议工作程序,现对2025年第三批“中国好人榜”江西省拟推荐候选人名单予以公示(名单附后)。

    广大干部群众对拟推荐对象如有异议,可通过信件、邮件、电话等方式于2025年7月29日前向江西省文明办反映。

    公示时间:2025年7月23日—2025年7月29日

    联系电话:0791-88912563、0791-86849193

    传真:0791-88912563

    电子邮箱:haoren@jxwmw.cn

    地址:南昌市红谷滩区卧龙路999号

    邮编:330036

    江西省文明办 

    2025年7月23日


    助人为乐(3人)

    图片

    刘风香:“病房守护者”17年帮助近2000名癌症患者重燃生命希望(南昌·青山湖区)

    刘风香,女,1955年7月生,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她是圈中公认的抗癌明星、爱心大使,穿梭于一间又一间重症病房,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鼓励身患癌症的病友,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帮助素昧平生的人。2008年至今,累计志愿服务时长8000多个小时,帮助近2000名癌症患者,为他们做示范按摩,教陪护家属,为没有家人陪护的病人做饭送饭,激励病人重拾战胜病魔的信心。获中国红十字优秀志愿者、“江西好人”、南昌市道德模范等荣誉。


    图片

    吴岱根:退伍老兵半生收藏红色史料,守护红色精神血脉(新余·渝水区)

    吴岱根,男,1959年9月生,中共党员,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下村村居民。44年来,他省吃俭用,先后投入60多万元搜集各类党史资料,累计达8000余件,每一件都被他精心整理、妥善保管。2021年,吴岱根在下村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创办党员教育基地,无偿捐献红色珍藏600余件,基地开放后,接待参观团体300多个,接受讲解参观人数2.3万余人次,成为当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2021年3月,得知渝水区组建“老兵宣讲团”时,他第一时间报名,成为宣讲团一员后,他积极开展红色文化宣讲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活动。获“江西好人”“新余好人”“新余最美退役军人”等荣誉。


    图片

    杨天义:“草根”团长20余载义演惠万家,非遗共富暖桑梓(吉安·吉水县)

    杨天义,男,1966年9月生,中共党员,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水南农民剧团团长。他从废品收购起家,为圆乡亲“看戏梦”,倾囊筹资建剧院、养剧团,20余年免费送戏千余场惠及百万观众,更托举乡亲闪耀央视舞台;他苦学技艺成为市级非遗“水南腐竹”传承人,创办腐竹厂和合作社,带动600余户乡亲年均增收超万元,为乡亲铺就“共富路”;他助公益暖桑梓,捐资助学40余名困难学子,个人出资70万元打造1300平方米“一老一小”幸福院,惠泽乡邻。被中央电视台誉为“带着泥土芬芳的戏剧追梦人”,被《农民日报》赞为“文化+产业兴乡的探路者”。获江西省劳动模范、江西省“最美基层文化人” “江西好人”等荣誉。


    见义勇为(2人)

    图片

    钱伟:危急时刻勇入急流救起3人,村民用生命书写大爱(宜春·袁州区)

    钱伟(1980年9月—2024年8月),男,生前系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南庙镇梅花村村民。2024年8月30日傍晚,1名老人正陪着1名孩子在河里游泳,不经意间孩子被水流冲下了水陂,老人赶紧前去救孩子,很快都被困在漩涡中,情况十分危急。听到呼叫声的易炼成奋不顾身,从坡上跳下去营救。因坡下的水流太急,暗流涌动,他和老人、小孩很快都陷入漩涡,难以脱身。在岸上摆摊的钱伟听到呼叫声快速跑去,来不及脱下身上的衣服裤子,直接跳入水中救人,用尽全力将三人推出漩涡范围,最终三人成功获救,他却不幸牺牲。获全国2024年第四季度见义勇为勇士、袁州区“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等荣誉。


    图片

    黄炽:生死时刻,“00后”军人勇救两名落水者(抚州·南城县)

    黄炽,男,2003年3月生,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建昌镇居民。2024年4月25日,一段刷爆南城人民微信群、朋友圈和抖音的“寻找救命恩人”的视频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视频中两名女青年因开车操作不当冲入水库中,路过的男子两次水中救援,将两名女青年成功救上岸后默默离开。女子苦寻三天后未果,拿着救人者遗落下的军士证来到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请求帮助,通过调取视频、照片等资料,并了解事发时的情况,确定了救人英雄就是南城籍军人——黄炽。获“江西好人”等荣誉。


    诚实守信(2人)

    图片

    陈绍海:退役军人践行嘱托 坚持40多年替烈士尽孝(萍乡·湘东区)

    陈绍海,男,1960年5月生,中共党员,萍乡市湘东区白竺乡沙坪村村民。1978年,怀揣满腔的爱国热情参军入伍,他不忘上战场时战友们“万一牺牲了,请帮我照顾父母”的生死嘱托。1982年退伍回乡后,替烈士尽孝40多年,尽心尽力照顾好他们的家人。对待烈士们的父母,就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在日常生活和疾病治疗等方面用心用情提供各种帮助,以实际行动践行承诺。他还自建“老兵之家”,为退伍军人提供关爱服务,捐款捐物帮助困难学子。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江西省模范退役军人”“江西好人”等荣誉。


    图片

    兰太阳:乡村教师坚守承诺47年,托举畲乡深山娃的求学梦(抚州·乐安县)

    兰太阳,男,畲族,1954年11月生,中共党员,江西省乐安县金竹畲族乡流舍村退休教师。在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金竹畲族乡海拔千米的深山里,有一位点亮教育日夜不落的“太阳”。为实现“一定用知识把孩子们送出大山”这一对村民的承诺,他倾尽所有。47年从教生涯中,举债筹建教学点,垫付学费劝学,身患重病也不离讲台,退而不休只为守护,用脊梁扛起山乡教育的重担,用生命诠释着“一个人苦不要紧,只要后代有出息就好”的信念,为仅37户的小山村送出40多名大学生。他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江西好人”等荣誉。


    敬业奉献(2人)

    图片

    熊晓梅:一线女工30余载“千丝万缕”织就工匠精神(九江·德安县)

    熊晓梅,女,1977年12月生,中共党员,江西省九江鑫城纺织有限公司纺纱工。自16岁进入纺织行业,30余年扎根生产一线,从普通女工成长为技术标杆。她“操作精细”,在40℃高温车间中,创下一人操控12台纺机的传奇,成为纺织领域的“活标准”。她“传承匠心”,累计培养技术骨干100余人,形成人才梯队,助推当地纺织业技术升级。2023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走访调研13次、接待群众60余人,形成22条产业升级建议,将“新质生产力”理念融入车间实践,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造。她持续在社区、工厂宣讲两会精神,以“车间课堂”形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2016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后获“江西好人”等荣誉。


    图片

    包训详:动植物保护活“百科”,坚守九岭山31年守护生态(宜春·靖安县)

    包训详,男,1966年10月生,中共党员,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璪都镇港背村生态护林队队长、自然教育辅导老师。“您放心!这片生养我们的绿,我守定了!”他用31年光阴,兑换了这份对老护林员、对青山许下的千金之诺。31年,11300个日夜,他用双脚丈量璪都镇的每一寸土地,被誉为大山的“活导航”;他熟记野生动植物学名900余种,是公认的“生态活字典”;他救助的国家珍稀生灵不计其数,更发现了植物界的“金丝猴”——野生大黄花虾脊兰。年轻时面对莽莽青山的一句承诺——“守护好这片生养我的绿”,从此化作了他半生不渝的行动坐标。获“江西好人”“宜春好人”等荣誉。


    孝老爱亲(3人)

    图片

    朱小军:好丈夫20年守望相助,为瘫痪妻子撑起爱的港湾(上饶·德兴市)

    朱小军,1967年3月生,江西省上饶市德兴铜矿精尾综合厂员工。2005年,朱小军的妻子因一次意外事故高位截瘫,致使一级残疾,生活不能自理。这年,孩子才9岁,所有生活压力瞬间落到他一个人身上。为了避免妻子因长期卧床造成肌肉萎缩,朱小军自学了护理知识,一有空就为妻子做按摩;由于妻子大小便不能自理,每天都要多次及时帮她排便;为防止截瘫病人久卧压迫造成并发症,朱小军晚上每隔两三个小时,都要起来为妻子翻身。在他的悉心照料下,妻子卧床20年,身上从没长过一处褥疮,房间里没有一点异味。即便家庭发生如此大的变故,朱小军始终坚持一颗爱国爱家的初心,当唯一的儿子长大成年后,他坚定地把儿子送到部队参军报国。获“江西好人”等荣誉。


    图片

    刘明亮:手足情深,好兄长21年如一日照顾病弟和侄子(赣州·寻乌县)

    刘明亮,男,1966年9月生,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留车镇飞龙村村民。2003年母亲溺亡,2004年父亲病逝,接连的噩耗如重锤击中刘明亮,但他默默承受,咬牙坚持。2004年9月,其弟媳因生产患重病,不久后去世,弟弟刘运泉承受不住打击患精神分裂,生活不能自理。刚出生的侄子还嗷嗷待哺,面对困境,刘明亮没有丝毫犹豫,将侄子接到家中,毅然挑起抚养侄子、照顾弟弟的重担。21年来,为了一家七口的生活,刘明亮拼命劳作,对弟弟和侄子关怀入微,从未想过放弃。如今,侄子考上大学,三个儿女均成家立业,弟弟病情明显好转。刘明亮用21年的坚守,诠释了不离不弃、手足情深的真谛。获“江西好人”“赣州好人”等荣誉。


    图片

    姜水英:嫂娘39载守护,为盲残小叔子撑起一片天(鹰潭·龙虎山景区)

    姜水英,女,1967年3月生,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景区龙虎山镇豪岭村菱湖陈家村民。姜水英的丈夫陈汉太早年双亲离世,生活不易,家中还有个因小儿麻痹和先天失明而残疾的弟弟陈小太。自20世纪80年代与丈夫陈汉太成亲起,她把患有小儿麻痹且先天失明的小叔子陈小太接到家里共同生活,悉心照料、无怨无悔,毅然挑起照顾陈小太的重担,用善良呵护身患残疾的小叔子快乐生活,用坚持传递守护亲情的温暖。此后39年,无论面对生活的多少艰难险阻,她始终不离不弃,用爱与担当,为陈小太撑起温暖的家,书写了一段感人至深的亲情佳话。 获“江西好人”等荣誉。

    已有 0 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