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动优质资源下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激发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助力乡村振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们充分利用暑假时间发挥专业特长,切身体验新时代伟大变革、投身新时代文明实践,这个夏天,九江市各地广泛开展“大学生文明实践暑期行”活动,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青春的力量!
江西科技学院教育学院“茶韵青播”实践团暑期深入修水县何市镇火石村,开展系列助农实践活动。团队创新采用“直播+体验+调研”模式,在雅佳沁香茶业基地打造沉浸式茶园直播,生动展示宁红茶从种植到制作的全过程,以活泼生动的语言和趣味互动实现农产品线上推广新突破。
实践团深入现代农业云中心、试种区和四季果园,实地考察无土栽培、智能温室等科技农业应用,探索产业升级新路径。同时,在火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茶文化进课堂”活动,通过茶艺体验、植物拓印等寓教于乐的方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孩童心中生根发芽。团队成员还走进茶厂,亲身体验传统制茶工艺与现代技术的完美融合。
为聚焦居民实际需求,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近日,南阳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江西职业技术大学“车载青春 电亮梦想”基层服务践行团开展“青春献基层,维修暖乡邻”家电维修便民活动。
“你好,我家的电饭煲总跳闸,麻烦帮忙看看!”活动刚开始,村民们便带着需要修理的电风扇、电热水壶、电磁炉等小家电前来。志愿者们迅速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仔细检查、耐心维修,有的拆卸零件排查故障,有的使用专业仪器检测电路,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们不仅熟练地维修家电,还热情地向居民讲解日常使用和保养家电的小窍门,帮助大家减少家电故障发生的频率。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地方戏曲艺术价值,近日,九江学院师生志愿者一行30余人来到湖口县付垅乡开展非遗文化“青阳腔”研学活动。通过实地观摩、互动体验、学术交流等形式,让高校师生近距离感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在湖口县青阳腔传承保护基地,师生们参观了青阳腔专题展览馆,通过珍贵戏服、传统乐器、手抄剧本等实物展品,系统了解这一起源于明代古老声腔艺术的发展历程。活动中,志愿者们化妆并身着戏服登台尝试演出,他们的动作、唱腔,满溢对青阳腔的热爱敬重。
7月9日,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青语·赣韵”中华文化传承团走进彭泽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带领孩子们亲身体验传统技艺。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非遗文化在少年儿童心中生根发芽,使古老技艺焕发新生机。
孩子们自由结对,给脸谱拨浪鼓上色,合作中,有的小朋友商量选色,有的互相帮忙修饰边缘,原本素净的拨浪鼓渐渐被涂上鲜活色彩,摇起来“咚咚”作响,与孩子们的笑声交织成趣。
近日,南昌医学院临床医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实践团奔赴永修县,开展以“医心筑梦护童心,青春义诊助振兴”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永修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一场启迪心灵的医学启蒙课正悄然展开。实践团成员化身“健康小讲师”,将专业医学知识转化为童趣满满的科普内容。在巴氏刷牙法教学中,他们手持牙齿模型与卡通牙刷,通过标准动作示范与趣味讲解,让口腔健康知识深植孩子们心中。
同时,团队还系统宣讲了护眼知识与七步洗手法,帮助孩子们建立科学的健康认知。
近日,德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携手南昌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暑期实践团,开展“医路相伴·青春诊程”健康服务活动,让健康关怀直抵群众心窝。
志愿者们帮居民们量血压、测血糖,“您的血糖偏高,要少吃甜食多运动!”大学生志愿者一边记录数据,一边化身“健康讲解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出个性化建议。
最吸睛的当属“救命课堂”。志愿者们用模拟人偶演示海姆立克急救法和心肺复苏术,“双手交叠、垂直按压!”口令清晰、动作标准。围观市民争相上手体验,志愿者全程耐心纠错,让晦涩的急救知识变成一学就会的实用技能。
近日,甘露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南昌理工学院医学院医护先锋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开展“爱心义诊进村居 情系居民送健康”志愿服务活动。
上午,南昌理工学院医学院的志愿者先是围绕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合理用药知识、医疗急救知识等内容,结合生动的案例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进行了讲解。
随后,志愿者们有序分工,为居民提供量血压、测血糖、按摩、艾灸等服务。
已有 1 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