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精品文明实践项目网络展|看“童诗”如何治愈“心田”
    日期: 2025-07-11          来源: 江西文明网          访问量: 0

    编者按:深化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根基在项目,活力在项目。为深入贯彻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百千万”项目工作部署,推动全省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走深走实,江西省文明办特开设专栏,集中呈现全省精品文明实践项目。期待架起项目培育与公众参与之桥,助力更多“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精品项目飞入寻常百姓家,携手共绘“德润赣鄱”秀美画卷!

    图片

    “采童诗”留守儿童

         关爱项目

    图片

    礼赞词

    五载耕耘,以诗行为桥梁,跨越山乡阻隔;五载坚守,用童心作星光,点亮留守时光。你穿梭村舍,将童真稚语酿成璀璨星河;你扎根乡野,让孤独守望化作诗意回响。诗润童心——这四字箴言,终在青山环抱里,谱写出最动人的篇章!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为快乐的杨梅林采诗行

    图片

    项目介绍

    图片
    图片



    创设背景:武宁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外出创业就业人员数量较多,留守儿童成为需要重点关心的群体。由于缺乏亲情关爱和家庭教育,部分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文化知识教育、行为准则、健康成长成才等方面受到一定影响。“采童诗”留守儿童关爱项目,重点聚焦这个特殊困难群体的现实需求,为他们提供精准的心理健康和文化知识教育,让孩子们通过诗歌抒发内心感受,提供情感表达渠道,从而获得自信与阳光。

    image.png


    视频为“采童诗”留守儿童关爱项目拍摄花絮 

    图片

    项目内容:该项目自2020年6月发起设立,以采集童诗为载体,创新关爱留守儿童模式,以诗歌创作抚慰童心,助力孩子乐观成长。紧扣节气、节日策划活动,组织户外采风,教授相关知识,启发引导孩子用诗歌表达情感、发现生活之美。对孩子们创作的诗歌进行精选,通过微信公众号、《江南风雅颂》等平台公开发表传播,让更多人欣赏到孩子们的作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创作热情。5年来,项目足迹遍布江西、四川、甘肃等地偏远山村,开展采诗活动200余场,覆盖留守儿童4000余名,采集童诗近5000首。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为快乐的柳山书院采诗行

    项目远景:坚持“诗润童心,爱暖留守”理念,以“诗歌疗愈+乡土文化”为创新双路径,联合组建心理教师团队,推进“爱心妈妈”行动,深化诗歌疗法,开发“食育+诗育”课程,组织亲子劳动,让孩子浸润在乡土文化中以诗记录成长,塑造坚韧品格。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为秋季“割麦采诗”活动

    图片

    项目负责人简介

    图片
    图片

    陈燕燕,女,江西武宁人,武宁县心理协会副会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曾荣获中国好人、九江市三八红旗手、九江市最美军嫂等荣誉,由她发起“采童诗”留守儿童关爱项目,入选省级一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同时还担任义务婚姻家庭调解员,成功调解家庭矛盾200余起,在国内部分地区重大灾害发生后,积极筹资赈灾,开展心理疏导。

    图片
    图片

    爱心传递

    图片

    期待与您同行,用爱心、物资或时间,共同点亮希望! 

    联系人:陈燕燕 

    联系方式:18189681286

    图片
    图片


    已有 5 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