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导师九江行(十四)
    日期: 2025-07-09          来源: 九江文明网          访问量: 0

    为深入实施由省委宣传部牵头,省文明办等9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的“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计划,探索建立优质文化人才资源直达基层机制,九江市积极响应省级部署,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的作用,特开设《文化导师九江行》专栏,聚焦新闻宣传、理论宣讲、文化文艺、非遗传承等领域的文化导师们发挥专业优势、下沉基层,培养推介人才,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以文化为驱动力助力乡村实现全面振兴,促进文化人才与文明乡风之间的协同赋能。




    01



    都昌县

    近日,江西省“四个100”非遗导师、都昌绳结编织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金女走进都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景德镇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鄱水明珠”三下乡实践团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纷呈的非遗课程,让青年学子感受传统绳结技艺的独特魅力。

    课堂上,张金女以丰富的经验和生动的语言,从绳结技艺的历史渊源讲起。绳结编织在古代不仅是实用的生活技能,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寓意。她展示了亲手制作的精美绳结工艺品,每一件作品都让同学们赞叹不已。

    在实践教学环节,张金女耐心地向同学们传授基础绳结的编织方法。同学们围在张金女身边,观察动作,动手实践。

    图片


    02



    湖口县

    7月4日,一场以“文化赋能乡村 青阳古韵传薪”为主题的文化实践活动在湖口县青阳腔传承保护基地开展。江西省“四个100”文化导师团队携手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师生,与湖口县当地代表共同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青阳腔非遗探索之旅,深化“牢记嘱托强国有我 行走赣鄱感恩奋进——文化赣鄱行”2025年江西省高校学子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成效,以创新模式推动非遗传承与乡村文化振兴。

    活动现场,非遗导师饶江钗化身“文化引路人”,在非遗课堂上深入浅出地讲解青阳腔独特的唱腔特点。新闻导师周亚婧带领学生们对青阳腔艺人及相关人员进行深度采访,挖掘背后的文化故事与传承心声,用文字记录下青阳腔的发展历程;文艺导师李涛渊指导学生用镜头捕捉精彩瞬间,一幅幅照片定格了青阳腔的独特魅力。

    图片


    03

    3

    彭泽县

    7月5日,彭泽县非遗导师陈良曹在竹编展示馆为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开展竹编技艺沉浸式教学活动,让传统竹编技艺在青春赋能中焕发光彩 。

    在陈良曹导师生动详尽的讲解与引领下,展示馆内一件件巧夺天工、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竹编精品深深吸引了学子们的目光。同学们或凝神细观,或拍照记录,或低声交流,眼中满是对传统技艺的惊叹与敬意。

    为了让学子们真切触摸非遗的“温度”,陈良曹导师精心安排了体验环节。他亲自示范基础技法,手把手指导学生们尝试简单的竹篾挑压与编织。“每一根竹篾都有生命,顺其性方能成其美。”陈良曹导师边指导边讲述着蕴含在竹编中的自然哲理与匠心追求。

    图片


    04



    庐山市

    7月7日,江西省“四个100”文化导师中的非遗导师李平寒走进庐山文化馆,带来了孩子们期待已久的金星砚制作技艺体验课。

    李平寒导师耐心细致地为孩子们讲解金星砚的历史渊源、制作流程和独特魅力。他一边演示,一边手把手教孩子们雕刻的基本手法,从如何握刀、运刀,到线条的处理,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在李平寒导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全神贯注,小心翼翼地雕琢手中的砚石,稚嫩的脸庞上满是认真。

    图片



    05



    濂溪区

    7月1~3日,文艺导师曹虹带领濂溪区二小少儿合唱团冲刺“童声里的中国”全国展演。在经过精心的排练之后,7月3日,进行视频录制,孩子们早上6点便抵达拍摄场地。文艺导师曹虹根据视频效果要求不断调整站位,汗水浸透了她的长裙,她仍然一遍遍地在孩子们面前示范发音细节。从合唱队形到表情管理,从声线统一到动作整齐,每个环节都在汗水中反复打磨。录制厅外热浪翻滚,厅内孩子们的歌声却始终清亮,汗珠在孩子们的脸颊挂着,却未让他们漏唱一个音符。直到下午1点,最后一个镜头收工,孩子们虽然很累很辛苦,却仍围着文艺导师曹虹哼着旋律,充满了对音乐的赤诚之心。

    图片



    已有 0 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