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红色基因 百年传承
实践:多维融合 特色育人
创新:国防教育 品牌引领
学校致力于打造“少年军校”“甘特吾中队”“红星班”“军校共建”等特色文化品牌,努力构建起多维立体的国防教育体系。
该校与县人武部为常态共建单位,2024年又与海军某部陆战队结为共建单位,丰富了国防教育的“场景实践”。这种军校共建的模式,让同学们走出课堂,走进军营,亲身感受军人的生活和训练,让他们对国防事业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切实的了解。孩子们与海军战士书信、视频对话,将课本上的国防知识转化为真实可感的体验。
成效:育人硕果 社会赞誉 学校依托秋收起义纪念馆等本县红色资源,通过在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抗战胜利纪念日等这些特殊的日子里开展主题教育,让学生们触摸历史的温度,感受家国情怀。这种教育模式,为其他学校提供了借鉴和示范。它将红色教育与传统节日、纪念日相结合,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教育体系,让红色文化在学生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近年来,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该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取得可喜成果。2021年,学校组织全省六校同上一堂党史课“沙画绘党史 童心永向党”主题活动,该节现场直播课点击率为全省第一,并在新华网发布。学校利用读书节、艺术节等校园节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如精心编排红色绘本、红色故事演讲比赛等,通过各种创意活动,吸引学生广泛参与。多名学生荣获省市“优秀少先队员”“新时代好少年”“四星章少年”等称号,其中李雨常同学在2022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少先队员”,同年,甘特吾中队三(2)中队被评为全国“红领巾”中队。 这些成果的取得,充分展示了学生们在红色文化和国防教育的熏陶下,在思想道德、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全面提升。 学校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2019年,该校少先队员黄卢娇在校园“国歌响起·自觉敬礼”的瞬间被央视报道,体现了德育内化于行的成果。2018年,省市各大媒体对该校胡锦民同学坚持擦洗公交站台候车座椅事迹进行了报道。近两年,多位学生的讲红色故事、唱红歌、演讲比赛等活动作品被选入学习强国展示,见证着红色基因的童心表达。 学校的特色校园文化发展得到了各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影响力不断扩大,2023年学校获得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2024年获得江西省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学校等荣誉。 展望:守正创新 行稳致远 修水县第一小学在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道路上,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该校将继续秉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赓续红色薪火,培育时代新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教育力量!
来源:修水县第一小学 投稿
已有 0 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