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村镇巡礼】彭泽县天红镇团结村:青山绿水间蹚出文明振兴路
    日期: 2025-07-04          来源: 九江文明网          访问量: 0
    图片





    编 者 按


    图片


    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大会上,我市15家单位、14个村镇受到表彰。即日起,本专题将展播它们在文明创建方面的经验做法、进展成效。

    今天推出第六期——全国文明村镇彭泽县天红镇团结村,让我们一起看看它的“文明范”。

    图片


    彭泽县天红镇团结村

    图片




    图片

    天红镇团结村鸟瞰图(苏新国 摄)


    走进彭泽县天红镇团结村,成片的油茶林在晨光中泛着新绿,平整的柏油路串起白墙灰瓦的民居。近年来,这个位于赣北山坳里的小村庄以土地流转破局、以民生工程筑基、以文明新风润心,悄然改变了山村面貌,先后捧回“国家森林乡村”“全国文明村镇”等金字招牌,508户村民用双手在绿水青山间铺就了一条文明振兴之路。


    图片

    01

    土地生金:

    从补丁田到聚宝盆



    图片

    天红镇团结村村居布局图(苏新国 摄)

    图片


    团结村党群服务中心(李路 摄)


    站在村东头的老樟树坡远眺,连片的棉田与油茶林交织成绿色棋盘。五年前,这里还是数百块“巴掌田”的荒芜之地,最小的摆不下几张桌子。这场蜕变始于2020年,村党支部带着党员跑遍山坳,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把2000余亩零散坡地拼图成片,引入种植大户发展油茶等特色农业产业。
    “土地流转金每亩每年300元,在油茶、棉花基地务工每天还能挣120元。”村民徐新花算着账。她家6亩坡地过去种棉花、杂粮一年收入不足1000元,流转后加上基地务工,一年增收10000余元。像她这样吃上“土地饭”的村民有87人,其中23户脱贫户在基地实现了就业不离乡,6户残疾家庭捧稳了“阳光增收”饭碗。如今,村集体的账本上,油茶、棉花年产值突破15万元,户均增收8000余元。土地流转的春风让撂荒地淌出致富活水。
    图片


    图片

    02

    设施筑基:

    民生工程暖到心坎




    图片

    团结村村民正抢抓农时耙田插秧(李路 摄)


    图片




    团结村村民对育秧播种进行准备工作(李路 摄


    沿着新修的3.5公里灌溉渠道漫步,U型水泥渠如银龙伸展,汩汩清流正滋养着1800亩良田。“过去抽水抗旱要三班倒,现在闸门一开就能浇透整片棉田”种棉大户曾细华指着渠边水阀笑着说道。这条灌溉水渠不仅让灌溉效率提升70%,更在雨季化身泄洪通道,实现水利设施“一渠两用”。

    五年来,团结村用绣花功夫织就民生保障网:18公里硬化道路串联起所有村组,实现户户通,极大方便了村民出行与农产品运输。新建、改建卫生厕所350个,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100%;建成污水处理设施14处,生活污水处理率提升至64%。村庄保洁工程实现全覆盖,专职保洁员每天收集分类垃圾,做到了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村庄环境实现从“一时美”到“持久靓”的蜕变。

    图片


    图片

    03

    文明生根:

    好风气浸润山乡

    图片

    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文艺志愿服务活动走进天红镇团结村(何彭 摄)










    图片

    天红镇团结村内群众在积分超市兑换物品(郭宇欣 摄)


    初冬暖阳下,戏台锣鼓响,台上文艺志愿者们激情演出,台下200余名村民人头攒动,这是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至团结村开展文艺志愿服务下乡的鲜活缩影。近年来,团结村以文化浸润为抓手,全面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落地生根。落地建成的400平方米“文明综合体”成为全村精神文明地标。整合升级便民服务大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配建文化广场和乡村大舞台,搭建起文化活动联动空间。全年开展文艺汇演、送戏下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20余场,有效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评选“文明家庭”“好婆媳”,选树了8位先进典型人物,把崇德向善从抽象倡导变为看得见、学得来的鲜活模样。出台积分管理制度,义务清扫村道、照料独居老人、调解邻里纠纷……每一件善行义举都量化成可存储、可兑换的文明积分,村民通过积累的“文明资产”兑换毛巾、酱油等生活用品,积分超市货架每月都在见证文明量变。

    图片

















    图片

    天红镇团结村全景图(苏新国 摄)


    从产业兴村到生态立村,从设施惠村到文明润村,团结村用五年时光书写出乡村振兴的立体答卷。眺望前路,团结村将继续紧握这些密码,始终秉持团结奋进、创新发展的精神,不断优化绿色生态产业布局,厚植精神文明建设丰厚内涵,培育出更多“团结人”,以一颗颗“团结心”建成更加富裕、和谐、文明的团结村。


    来源:彭泽县 投稿

    已有 2 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