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浓厚节日氛围,倡导文明过节新风尚,连日来,九江市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了“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文明实践主题活动。包粽子、编五彩绳、画五彩蛋……和谐邻里共品悠悠粽香,共话端午习俗,处处洋溢文明和谐的节日氛围。
5月28日下午,武宁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携手武宁县第九小学开展“粽情端午传古韵 文明实践润童心”主题活动,为学生们带来一场沉浸式传统文化体验。
活动伊始,老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述端午节的起源。随后的知识问答环节,面对一个个有趣又充满挑战的问题,学生们踊跃抢答,既增长了知识,又收获了喜悦。
在“巧手包粽子”实践环节中,学生们分组协作,在志愿者和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大家一起折粽叶、填糯米、放馅料、绑丝线,每一个步骤都学得认真、做得仔细,大家都沉浸在动手实践的乐趣中。
活动现场,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在志愿者和老师的耐心指导下,穿针引线、填充艾草、收绳绑带,一个个造型精美、香气四溢的手工香囊在孩子们手中诞生。
近日,太平关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巧手绣香包 浓情迎端午”主题活动,和小朋友们一起感受端午节日的氛围。
活动现场,志愿者向孩子们介绍了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以及悬挂香包和艾叶的作用,让大家对端午节有了更多的认识与了解。随后,志愿者为孩子们分发材料包并耐心讲解制作流程,大家耐心缝制,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乐趣和成就感,忙得不亦乐乎。
卢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端午节的历史文化,耐心向大家讲解并示范制作技巧和步骤。大家跟着步骤小心翼翼地穿针引线,不一会儿,一个个颜色各异的香包雏形便在大家手中诞生。
过程中,留学生们积极与卢老师互动交流,学习如何缝制香包。同时,卢老师还带领大家研磨香料,让大家在研磨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制作香包的乐趣。
5月28日,修水县上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到敬老院开展上奉镇“粽情端午,同庆佳节”文明实践活动,为老人送去节日的温暖与关怀。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围在一起,与老人们亲切交流,一边包粽子一边唠家常。折粽叶、填糯米、放馅料、裹叶子、扎棉线……一双双巧手上下翻飞,不一会儿,形态各异的粽子就摆满了桌面,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又融洽,充满了欢声笑语。
5月25日,海会镇光明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巾帼巧手包粽子 浓情端午粽飘香”活动,以传统节日为契机,传递温暖与关怀。
活动现场,糯米、红豆、粽叶等食材整齐摆放,清香四溢。村民围坐在一起,捋粽叶、做漏斗状、填糯米、压紧实、封口、扎捆,巧手翻飞,不一会儿工夫,一只只形态各异的粽子就在欢声笑语中诞生了,现场气氛热烈融洽。
5月24日,庐山西海风景区柘林镇司马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粽叶飘香、欢声笑语,一场以“关爱留守儿童 共享浓情端午——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端午”为主题的文明实践活动吸引了近20位小朋友热情参与,活动现场欢声笑语不断,节日氛围浓厚。
上午9时,活动在“童手包粽”环节中拉开帷幕,庐山西海红色娘子军巾帼志愿服务队队长黄贵香现场示范粽子包法。孩子们在志愿者协助下折叶、填米、扎绳,一个个形态各异的粽子逐渐成形。
5月28日,永安乡张家渡社区演艺大厅人头攒动,欢声笑语不断。一场由张家渡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的“庆端午”文艺汇演精彩上演,为广大居民送上节日文化盛宴。
活动在气势恢宏的锣鼓表演中开场,铿锵有力的鼓点瞬间点燃现场氛围。活力四射的广场舞、诙谐幽默的方言小品、激情澎湃的红歌联唱,将传统节日韵味与现代生活气息巧妙融合。
5月29日,柴桑区新合镇涌塘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传承端午记忆,共赏传统之美”端午节主题活动。村民们齐聚礼堂,观看涌塘村黄梅戏剧团带来的黄梅戏《卖油郎》《四郎探母》等经典剧目,共赏传统文化。村民自创《移风易俗三字经》以竹板快板倡导“生厚养,丧简办”,朗朗上口的唱词赢得阵阵掌声。活动尾声,“传承端午记忆,共赏传统之美”的标语,不仅映照着村民们脸上满足的笑容,更让“红事简办、白事俭办”的新道理,顺着唱戏、打快板的热闹劲儿,实实在在走进了大伙儿心里。
已有 0 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