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导师九江行(八)
    日期: 2025-06-03          来源: 九江文明网          访问量: 0

    为深入实施由省委宣传部牵头,省文明办等9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的“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计划,探索建立优质文化人才资源直达基层机制,九江市积极响应省级部署,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的作用,特开设《文化导师九江行》专栏,聚焦新闻宣传、理论宣讲、文化文艺、非遗传承等领域的文化导师们发挥专业优势、下沉基层,培养推介人才,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以文化为驱动力助力乡村实现全面振兴,促进文化人才与文明乡风之间的协同赋能。




    01



    修水县
    5月23日,四个“100”文化导师——修水贡砚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王令走进白岭镇中心小学,王令为该校80多名师生讲解修水贡砚历史渊源、工艺流程并进行了作品展示。

    课堂上,王令从修水砚台的历史脉络讲起,结合当地丰富的砚石资源,生动讲述砚台选材、雕刻技艺与文化寓意。孩子们聚精会神听讲,被这门古老技艺背后蕴含的匠心与智慧深深吸引,在他们心中埋下传承非遗文化的种子。

    图片


    02



    共青城市

    为深入推动“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计划,提升基层新闻工作者专业素养,5月27日,省“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计划新闻导师、江西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社会传真》副制片人王清平来到共青城市融媒体中心,为基层新闻队伍带来了一场“接地气、重实效”的新闻业务培训。

    培训会上,王清平导师聚焦基层新闻传播要点及痛点,结合数十年主流媒体工作经验,围绕“如何写出一篇吸引眼球的新闻报道”,从选好角度、写好标题、讲好故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阐述。

    图片


    03



    德安县
    5月23日,德安县文艺导师张栗娜再次来到德安一小,通过创意舞蹈教学与身体打击乐课程教授德安县舞蹈老师如何运用多元化艺术教育助力美育发展。
    课堂上,张栗娜导师运用“头-肩-腰-腿”渐进式热身法激活学员身体潜能。采用新颖的“动作自我介绍”方式,教授学员以脊柱为笔、空间为纸,通过肢体语言展现个人特质,让学员用身体书写姓名。在非洲鼓节奏训练环节中,学员将身体化作乐器,以击掌、踏步、响指等动作精准演绎复杂节拍,在欢快旋律中完成多声部合奏,张栗娜导师同步进行个性化指导。

    参训教师纷纷表示,这种将专业舞蹈技法转化为可复制的教学模块的培训模式,切实解决了艺术教育中教具匮乏、学生参与度低的痛点。

    图片


    04



    濂溪区

    5月23日,“与人民同行”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音乐培训活动在濂溪区第二小学火热开展,“四个100”文艺导师曹虹为现场100多名孩子带来了一场充满趣味的音乐盛宴。

    活动开场,曹虹导师以别开生面的趣味练声点燃课堂氛围。在她的引导下,孩子们踮起脚尖、微微抖动身体,齐声发出“呦噫”“呦噫呦噫呦”的声音,稚嫩的童声在教室里此起彼伏,洋溢着对音乐探索的热情。

    乐理知识教学环节,面对求知若渴的100多名小学生,曹虹导师将抽象概念转化为贴近生活的生动比喻。孩子们全神贯注、踊跃互动,原本晦涩的乐理知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变得易于理解。

    最令人期待的教唱环节中,曹虹导师带领孩子们学唱根据陶渊明诗篇《归园田居》谱曲的歌曲。100多名孩子跟随着曹导师的节奏,一句一句认真学唱,从最初的生疏到逐渐熟练,歌声从青涩变得悠扬。当整齐的合唱声在教室里回荡,传统文化的韵味与音乐艺术的魅力完美交织。

    图片


    05



    浔阳区

    5月22日下午,九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四个100”宣讲导师陈胜才受邀在浔阳区湓浦街道为街道党员干部进行理论宣讲,参与人数30余人。陈胜才教授围绕“重视作风建设是党的优良传统”“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等方面作了重点解读。宣讲课程主题突出、内容丰富,阐释透彻。

    图片


    06



    柴桑区
    5月27日上午,柴桑区“四个100”文化导师——新闻导师陈杰、宣讲导师廖运生、文艺导师陶婷、非遗导师曾高雨四位老师齐聚一堂,来到柴桑区城门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粽叶飘香传文明 端午习俗润民心”文明实践活动,以文化浸润赋能乡村振兴。文艺导师陶婷老师带领市文艺团队为城门街道的居民们带来了精彩的文艺演出。同时特别设置端午民俗互动环节,现场一起包粽子,并送给现场群众,让群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

    理论宣讲导师廖运生老师给群众带来了一节“三农”情怀主题党课。

    图片

    图片

    图片


    已有 2 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