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浓厚节日氛围,倡导文明过节新风尚,连日来,九江市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了“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文明实践主题活动。包粽子、编五彩绳、画五彩蛋……和谐邻里共品悠悠粽香,共话端午习俗,处处洋溢文明和谐的节日氛围。 演出在杨梓镇鼓舞队的开场大鼓《站台+戏》中启幕,激昂的鼓点点燃全场氛围。节目单涵盖黄梅戏《天女散花》《闹花灯》、舞蹈《搀扶》《风筝误》《俊女子亲哥哥》、男女声独唱《恋曲1990》《咱老百姓》、时装走秀《活力无限》等多元节目,更以川剧变脸压轴,表演精彩纷呈,吸引600余名群众观看,现场掌声此起彼伏。 此次活动,将艺术表演与移风易俗宣传有机结合,既丰富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通过生动的节目形式传递了文明理念,获得居民一致好评。下一步,杨梓镇将继续推动优质文化资源下沉,以文艺力量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与社会治理。 活动伊始,80岁高龄的志愿者许庭花作为“特邀讲师”,一步步分解演示包粽子手法。晌午时分,长桌上层层叠叠铺满近200个粽子,形态从歪斜的“小枕头”到精巧的“四角塔”,记录着孩子们从生疏到熟练的成长轨迹。这场飘着米香的文明实践课,既让孩童体验到亲手创造的快乐,也让端午文化在新一代里传承。 5月24日下午,修水县濂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帝王国际小区红色客厅开展“浓浓端午情 清清糯米香”端午系列主题活动。 本次活动以传统节日为载体,通过“文化传承+邻里互动+公益实践”的模式,既传统了文化基因,又增进了邻里感情。活动现场,居民们相谈甚欢、互相切磋包粽子手艺。在志愿者的引导下,亲子互动制作各色漂亮的艾草香囊。社区工作者向小朋友们介绍端午节的来历和意义,激发孩子们的爱国情怀。 活动当天,实践员提前准备好馅料、粽叶、桌椅等物品,布置好场地,大家围在长桌旁,动作熟练地折粽叶、填糯米、裹叶子、扎棉线。欢声笑语中,一个个棱角分明、饱满可爱的粽子逐渐成形。 活动最后,给包粽子最快最多最好的参赛队伍进行了颁奖,还通过趣味问答向居民普及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防溺水等知识,寓教于乐,让大家在趣味的活动中学到日常安全知识。 比赛结束后,社区干部与志愿者分组行动,将粽子送到辖区低保残疾孤寡等困难家庭,向他们送上节日的问候。 活动以一套专为老人设计的“养身手指操”拉开序幕。针对夏季高温特点,志愿者聚焦用电防火、防中暑急救等知识开展宣讲,特别提醒老人“少吃隔夜菜”“高温天尽量少出门”。随后,针对意外险、医疗救助等政策,采取“一对一答疑”形式,确保每位老人清楚惠民福利的申领条件与流程。 活动现场,社区工作人员早早布置好场地,桌上整齐摆放着新鲜的艾草、菖蒲、五彩丝带、麻绳等制作材料,弥漫着浓郁的草本清香。活动伊始,社区志愿者通过趣味问答、故事分享的形式,向居民们讲解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 活动当天,志愿者和居民早早地来到活动现场,提前将准备好的糯米、大豆、粽叶等食材取出摆放在桌子上,居民们纷纷挽起袖子,跃跃欲试。在包粽子的过程中,大家一边交流着包粽子的心得和技巧,一边聊着家常,现场欢笑声不断。经过大家共同协作,粽子堆满了桌子,志愿者将包好的粽子进行分装,送给参与活动的居民,让大家带回家与家人共同分享节日的喜悦,并送上节日的祝福。 5月22日,浔阳区新公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粽情端午 邻里同乐 廉洁同行”为主题的关爱老人端午活动,通过包“廉”粽、编彩绳、投壶等系列活动,将廉洁理念融入传统民俗。 社区工作人员提前准备好糯米、粽叶、红枣等食材,邀请辖区老年党员和居民,围坐在一起,一边包粽子,一边分享着生活中的廉洁小故事。 活动结束后,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把包好的粽子和走访物资送到辖区困难群体手中,让这个端午充满“廉”味与温情。
已有 0 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