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央视《新闻联播》和《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等央媒持续关注九江这些工作
    日期: 2024-01-09          来源: 九江文明网          访问量: 0
    1月3日 央视《新闻联播》

    图片


    1月3日,央视《新闻联播》头条播出的《为了美好的明天拼搏奋斗——习近平主席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引发热烈反响》新闻中,报道了新年伊始,长江经济带上,九江港一派繁忙景象。同时采访了九江市港口航运管理局副局长丁本领:习主席提到长江经济带活力脉动,作为港口的从业者,感触很深。每天有来自长江经济带的大批货物在这里进出,新的一年,我们将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优势,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1月6日 《经济日报》7版

    图片


    打好长江保护攻坚战
    经济日报记者 赖永峰 刘兴

    隆冬时节,长江“最美岸线”江西湖口段天蓝地绿水清,风景如画。


    九江市湖口县位于鄱阳湖入江之口,湖口县的污水治理对长江的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湖口县生态环境局局长欧阳清华说,县里先后投入1.9亿元资金建设园区污水管网“一企一管一阀一池”明管收集系统,实现污水管网明管架空敷设,有效降低水环境风险。通过实施提标改造、节水减排等措施降低废水排放总量和浓度,长江湖口段水质常年稳定在Ⅱ类。


    千河归鄱湖,鄱湖入长江。江西拥有长江岸线152公里,是长江中下游生态屏障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江西坚持把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持续深化依法治理、系统治理、协同治理,全力筑牢长江生态环境屏障。


    “去年,我们聚焦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坚持标本兼治,统筹推进‘五河两岸一湖一江’全流域治理,以治污、治岸、治渔为重点领域,持续开展系列专项整改整治行动。”江西省发改委长江经济带发展处处长刘建军说,江西省制定出台《江西省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工作方案》,持续实施污染治理“4+1”工程,截至2023年12月底,11个设区市中心城区原生生活垃圾基本实现“零填埋”,全省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7%,长江干流10个断面全部稳定达到Ⅱ类水质,水环境质量持续保持较高水平。


    长江水域生态变得越来越好。江豚时隔40余年重返南昌主城区赣江江段;濒危物种“鳤”时隔10年重现鄱阳湖;素有“长江三鲜”之称的刀鲚,呈几何倍数增长;水雉、东方白鹳等国家级保护动物逐水嬉戏的场景越来越常见……长江、鄱阳湖生物多样性水平逐步提升,“江豚微笑”“万鸟齐翔”成为美丽江西生动名片。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龙刚表示,下一步,江西将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统筹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项目建设,实施流域控制单位精细化管理,防范化解重大生态环境风险隐患,为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图片


    1月5日《新华每日电讯》头版

    图片


    “围庐夜话”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朱雨诺


    1月5日,《新华每日电讯》头版刊登稿件《“围庐夜话”》,报道了2023年以来,庐山市在开展主题教育过程中,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探索搭建“围庐夜话”基层议事平台,推行群众点题、干部答题模式,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步步提升。内容如下:


    隆冬夜晚,街道上行人和车辆寥寥无几。江西省庐山市蓼南乡和公塘村,却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一个炉子,数张凳子,“围庐夜话”如期举行。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热烈的气氛驱散寒意。


    “这几年,我们和公塘变化喜人。今后村里要怎么发展,大家都出出点子。”村党总支书记陈焱南的一席话,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来村里‘打卡’的游客越来越多,刷新村庄的‘颜值’至关重要。”老党员陈述义说,希望强化保洁员队伍建设,助推人居环境长效治理。


    谈乡村振兴,找问题短板,谋对策举措……不知不觉,“围庐夜话”进行了一个多小时。


    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2023年以来,庐山市探索搭建了“围庐夜话”基层议事平台,打造“围庐夜话”基层治理党建品牌,推行群众点题、干部答题模式。截至目前,共开展“围庐夜话”活动695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765个。


    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围庐夜话”恳谈会、生态宜居美丽家园“围庐夜话”恳谈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围庐夜话”恳谈会……围绕一个个主题,庐山市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步步提升。


    党员干部是联系服务群众的中坚力量。白鹿镇万杉村组织村干部、老党员等骨干力量建成“夜话”队伍,通过石桌会、屋场会、院落会等形式,收集村民反映的问题,疏通民生难点、化解矛盾纠纷。


    除此之外,庐山市将“围庐夜话”与“四下基层”活动相结合,推动党员领导干部入村入户;整合“县乡村”三级力量,组建一支召集员队伍和多支特色服务队伍;实行“市领导包联督办,市直单位包挂指导,乡镇党委包挂协调,村、社区干部包挂参与,政法干警包挂调解”工作机制,形成一套说事、议事、办事、评事的工作流程。


    “‘围庐夜话’以拉家常的形式,网格说事,闭环解事,构建了富有活力和效率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庐山市委主题教育办负责人易晓剑说。


    图片


    1月5日《新华每日电讯》3版
    图片

    补短板疏痛点 完整社区怎么建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王优玲


    1月5日,《新华每日电讯》3版刊登稿件《补短板疏痛点 完整社区怎么建》,报道九江市柴桑区完整社区建设工作


    内容摘要:

    九江市柴桑区公园社区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运营,采取“政府+企业+国资公司”模式,引入社会资本投资主要用于建设社区光伏节能设施,运营社区托育中心、养老食堂、日间照料中心、社区超市、便民服务网点等经营性公共服务场所。


    图片


    1月7日《人民日报》副刊8版

    图片


    1月7日,《人民日报》副刊8版刊登稿件《文房艺术展——营造人文空间 探寻生活美学》,报道九江市博物馆举办的“文风雅韵——中国古代文房用具展”相关内容

    内容摘要:


    在江西省九江市博物馆举办的“文风雅韵——中国古代文房用具展”上,宋代影青仿官釉鸳鸯戏莲水滴、清代松石绿釉雕瓷花鸟纹笔架等123件(套)精美文物,以精巧设计彰显传统造物智慧。这些兼具实用和玩赏功能的文房用品,充分展现了小器大作之美,蕴含着丰厚文化内涵,传递着传统文化精神。


    图片


    1月7日 央视《朝闻天下》

    ,时长01:42

    1月7日,央视《朝闻天下》栏目报道鄱阳湖控制总磷污染,守护“一湖清水”相关情况,采访都昌县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1月7日 央视《新闻30分》

    ,时长01:29

    1月7日,央视《新闻30分》栏目报道全国首部湖泊总磷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规施行 《江西 守护“一湖清水” 鄱阳湖控制总磷污染》。


    图片


    图片


    图片


    已有 2 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