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守护“少年的你”
市妇联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走深走实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事关家庭幸福,事关城市文明。今年以来,市妇联以家庭教育、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关爱困境儿童等工作为抓手,针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使广大儿童思想有引领、安全有保障、健康有呵护、情感有抚慰,全力推动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走深走实。
多措并举强化思想引领做儿童成长的引路人
一直以来,市妇联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妇联重点工作和家庭教育重要内容,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向善向美。线上组织开展了“激扬家国情 诵读颂九江”家庭亲子阅读活动,通过讲一段事迹、读一篇文章、说一段感悟的方式,培养未成年人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浓厚氛围;线下组织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活动、《读经典书 颂家国情》系列阅读活动、亲子读书分享会等,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激励广大儿童树立远大理想、厚植家国情怀,引领未成年人知党史、立远志、跟党走。
同时,依托市、县儿童活动中心、儿童之家等场所,开展富有内涵、家庭乐于参与的各类文体活动,满足家长儿童精神文化需求;开设书法、围棋、武术、舞狮、民族舞蹈等多期公益课堂,帮助孩子们陶冶情操、强身健体。组织“家乡美”系列亲子活动,先后走进九派非遗馆、九江博物馆、九八抗洪展陈馆、周敦颐纪念馆、天花井国家森林公园、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等自然人文场所,带领孩子们见识家乡传统技艺之美,了解家乡历史文化之美,领略家乡自然风光之美。
另外,在全市范围内常态化寻找“最美家庭”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颗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使“最美家庭”汇聚成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正能量。
多点发力聚焦安全防护 做儿童权益的守护人
通过加强分析研判,市妇联多措并举织牢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
强化部门合作,建立保护机制。市妇联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等四部门共同签署《关于全面提升我市妇女儿童权益司法保护合作框架协议》,通过合作建立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制度等合作机制,完善妇女儿童权益司法保护体系,编织九江市全方位、多角度的妇女儿童权益司法保护网。
深化家庭教育,推进指导服务。在全市范围内组织了340场“不忘初心”家庭教育公益讲座,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及防溺水、防火灾、女童防性侵、防校园欺凌等儿童安全教育,帮助家长掌握科学育儿知识,引导家长树牢安全意识。
提升防范能力,切实履行好监护职责。两年来,市妇联培训了160名家庭教育指导师,暑期以订单式、下沉式的方式深入各乡镇、社区、学校,开展家庭教育宣讲,为广大家庭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优化社会环境,落实普法维权。利用“三八”维权周、家风家教宣传月等节点为契机,通过新媒体、新方式、新措施重点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九江市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全面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多维服务精准关爱帮扶 做儿童未来的筑梦人
针对留守、困境儿童等特殊儿童群体的实际需求,市妇联纾困解难,让孩子们在同一片蓝天下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送爱心,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关爱儿童“红雨伞”行动为200名困境儿童发放助学金和书籍、文体用品等,组织家庭教育指导师上门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打造“红雨伞——阅伴成长”亲子图书角项目10个,购买、编印5000余本儿童书籍和《家庭教育读本》,配送到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较集中的城乡、社区、维权站点、社会组织,并定期开展活动。新建6个市级儿童之家和3个市级家风家教实践基地,夯实阵地建设。
聚合力,培育未成年人成长沃土。今年以来,市妇联投入和争取全国、省级儿童项目民生资金共400多万元。争取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阳光驿站”项目点20个,项目资金200万元;争取江西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江西农商银行“爱向未来”——儿童音体美素质教育公益项目点3个,为留守儿童每周提供一次课后音体美培训并配备学习用品;组织发动“99公益日——春蕾计划”募捐,争取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力维兰爱心基金开设2个“春蕾班”。
重陪伴,丰富未成年人假期生活。结合儿童身心特点和实际需要,组织全市妇联系统开展“把爱带回家 暖童心护成长”寒假关爱、“少年儿童心向党 关爱守护伴成长”暑期关爱等系列关爱活动1500多场,结对帮扶留守、困境儿童约9000人,受益家长儿童数约5万人次。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孔颖)
已有 2 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