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头条热点
动态要闻
文明创建
文明实践
文明培育
专题专栏
公告公示
首页
>
文明创建
>
正文
【移风易俗•倡树新风】乡风文明,在曲声悠扬处
日期: 2022-10-13 来源: 市创文办 创建科 访问量:
0
表演19时30分开始,一小时前,共青城市泽泉乡长塘村柏叶洪村小组的戏台前已座无虚席。一棵千年古樟树下,临时支起的小摊铺展开来,饮料、零食、烧烤一个不少,村民们一边嗑着瓜子,一边闲话家常。
国庆假期期间,由村民自发组成的西河戏“草台班子”,演出经典剧目《醉打金枝》,还有自编自导的压轴大戏《移风易俗树新风》。
“逢年过节,村里就会唱戏。为了让家家户户都有戏听,乡里大部分村小组都建了文化广场和戏台,我们过了‘戏瘾’,村民听戏也不用花钱。”长塘村脱贫户余火林是这场演出的组织者,平日里一有空就和村里的戏迷们一起研究戏本、琢磨唱功,戏越唱越好,捧场的人自然越来越多。
锣鼓一响,好戏开场,熟悉的戏腔一出,引来阵阵掌声。仍有村民陆续涌来,广场边的水泥路被拥挤的人群和电动车堵塞,后到的村民带着小板凳,熟练地“见缝插针”坐下听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河戏,流行于星子(现为庐山市)、德安、共青城一带的乡村,台词多为乡音俚语,唱的是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讲的是优秀传统文化,村民自己演,演给村民看。
随着时代的变迁,戏曲曲调和表演风格代代相传,戏文唱词也与时俱进,增添了许多新内容。这几年,为了进一步培育良好风尚,西河戏曲里编入了乡风文明、移风易俗等内容,“旧瓶”装上“新酒”,“老戏”乡音无改、曲调依旧,文化底蕴没有“变味”,新鲜有趣的内容让戏曲更加贴近现代生活,村民十分愿意“买账”。
月上枝头,鼓声、锣声、二胡声迭起,戏到高潮。电子屏实时滚动着每一句唱词,村民余金华带着孩子们一起坐在台下,不自觉地跟唱,“移风易俗树新风,东风劲吹气象更新……”戏台上的灯光照着他的双眼闪闪发亮,唱到动情时,食指往前一伸一点,像敲鼓一样。
“西河戏我们从小听到大,有很深的感情。这些最新的国家政策、优秀家风家训,用戏文唱出来,通俗易懂,让人倍感亲切。”余金华告诉记者,他的儿子和女儿都非常喜欢听戏,每每村里响起锣鼓,他们跑得比大人还快,都说要去抢占好位置,《移风易俗树新风》等“新戏”还被“搬”到了学校文艺表演中。
▲9月27日晚,在共青城市泽泉乡长塘村柏叶洪村小组的戏台上,村民正在表演自编自导的西河戏曲《移风易俗树新风》。
为充分发挥西河戏在倡导文明新风中的普及作用,每次排练“新戏”时,余火林等表演者会根据上一次演出的效果和观众的反馈,对唱词和表演进行修改。现在,他们正在尝试把发生在村民身边的孝老敬老、喜事简办等真实故事,改编成戏剧搬上舞台,将乡风文明唱进群众心坎里。
同时,当地通过道德评议、红黑榜评选、移风易俗积分制、“星级文明户”评选等方式,大力开展家风家训、文明生活新风尚宣传,将移风易俗融入传统节日和文化活动中,营造以德育人、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良好氛围,文明新风逐渐落地生根。
晚上的戏唱了整整三个小时。夜已深,村民心满意足,离开前将长条凳一一搬到后台房间里摆放好,还不忘清扫干净身边的垃圾,夜风拂面,送来了文明之花的芳馨。
赞一下
已有
1
人赞过
【全国文明单位巡礼】庐山市气象局:风清气正气象新 文明花开别样红
【文明出游】暑期旅游热 文明入人心
“诗润童心”文艺志愿服务活动走进九江市
九江市一医院走进浔阳区爱心养老护理院开展暖心服务
九江经开区滨兴街道春安里社区开展《九江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宣传活动
九江市瑞昌市:大地流彩·2025年九江市和美乡村篮球赛精彩开赛
九江市各地积极开展“大学生文明实践暑期行”活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