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倡导文明新风,九江市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引导群众在积极参与中厚植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培育文明健康节日风尚。 在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民俗知识,引导群众缅怀先烈,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文化,3月27日,彭泽县黄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东红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清明节历史与文化知识科普讲座。 志愿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清明节的习俗与民间故事,并讲解了寒食、祭扫、踏青、赏春等传统习俗,深刻认识清明节的文化内涵,激发群众爱党爱国、铭记历史的民族情怀。充满正能量的讲座引起听众们的共鸣,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讲座过程中,大家全神贯注,互动环节更是踊跃提问,分享家乡的清明习俗,现场气氛热烈。村民们表示此次讲座让他们对清明有了全新的认识,更加了解清明习俗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 3月28日,永修县三角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积极行动,组织志愿者深入集镇与村组,广泛开展清明文明祭扫宣传活动。 活动中,志愿者们走街串巷、逐户上门,将一份份《三角乡清明文明祭扫倡议书》送到乡亲们手中。倡议书中,倡导文明安全祭扫成为核心要义,鼓励大家摒弃传统的焚烧纸钱、燃放烟花爆竹等旧俗,提倡采用鲜花祭扫、踏青遥祭、家庭追思会等绿色环保方式缅怀先人,以电子香烛代替明火纸钱,严守防火规定,杜绝火灾隐患,祭扫结束后不忘随手清理垃圾,守护家乡的绿水青山。 同时,“绿色低碳祭扫”理念也深入人心。志愿者向群众呼吁抵制大操大办、散埋乱葬等不良风气,保持墓地整洁,以清扫、献花等朴素形式寄托哀思,传承优良家风。此次宣传活动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积极响应,村民纷纷表示认同并愿意践行文明祭扫新风尚。 近日,赛湖街道新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巧手做青团 浓浓节日情”亲子手工活动。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与在场的小朋友和家长们一起畅聊清明节的起源、意义、习俗、文化饮食等知识,并共同朗诵诗歌《清明》,拉开活动序幕。随后,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大家一起制作青团,利用蒸青团的间隙,工作人员还带领现场的小朋友及家长参观了知青馆。在馆内大家认真听取了“七烈士”的英勇故事。 此次通过开展多元活动唤醒文化记忆、联结情感纽带、传递精神价值,让清明节不止于哀思,更成为感悟生命、传承文明的全民课堂。 为引导居民树立文明祭祀理念,双钟镇西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了“绿色祭祀倡新风,移风易俗过清明”宣传活动。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详细讲解了绿色祭祀的意义与方式、传统祭祀的弊端及相关法律法规,倡导居民采用鲜花祭祀、植树扫墓、家庭追思等环保、文明的方式表达哀思。同时,强调了移风易俗的重要性,呼吁大家从自身做起,摒弃陋习,树立文明新风。 活动中,社区工作人员向居民发放了《绿色祭祀倡议书》,居民们纷纷表示支持,并在倡议书上签名承诺。本次活动得到了社区居民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 通过此次活动,居民们对绿色祭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纷纷表示愿意从自身做起,践行文明祭祀理念,为保护环境、弘扬新风贡献力量。 清明将至,湖畔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移风易俗·文明清明”为主题,引导居民养成健康、绿色、科学的文明祭祀方式,将文明理念注入节日习俗。 社区工作人员向居民们发放文明祭祀倡议书,普及文明祭祀知识,倡导大家采用鲜花祭扫、网络祭祀、植树祭祀等低碳环保的方式缅怀先人。同时,呼吁大家摒弃以往陋习,倡导文明祭祀新风尚,共筑绿色清明好氛围。 随后,大家一起制作青团,大家边学边聊清明饮食文化。活动中,社区特别推出“低糖养生青团”配方,兼顾传统与健康需求。居民们将做好的青团装入环保食盒,赠予独居老人,让温情随春味传递。 3月30日,温泉镇板桥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我们的节日·清明”采米萩活动。10余名儿童在志愿者带领下,手持篮筐走向田间地头,学习辨识清明时节特有的鼠曲草(俗称“米萩”)。文明实践员现场讲解植物特征,孩子们俯身轻采嫩芽,家长也纷纷加入亲子互动。
已有 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