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一线”编织爱
江西省移风易俗“五个100”之
“移风易俗好家庭”
典型代表谢芝兰家庭事迹
在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后埠街后村社区有一位82岁的奶奶,她用朴实的家风,培育儿女们优良的品德,被儿女们尊重爱戴;她用平凡的善举,为福利院孩子们编织毛衣500余件,孩子们亲切称之为“毛衣奶奶”;她用20多年的坚守,无声无息地感染着身边的人,实现了由一个人到一群人的嬗变。
谢芝兰1941年出生,19岁便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中专毕业后,谢芝兰下放到广寒寨垦殖场三十湾分场,担任七姐妹生产队的队长。命令一下,责任上肩。谢芝兰就对姐妹们说:“革命工作都要干,男子女子都一样。”就这样,“七姐妹”义无反顾地走进了田间地头,开荒种粮,一干就是好几年。凭着埋头苦干的精神,谢芝兰带领着小队取得了骄人成绩。25岁时,谢芝兰便被评为萍乡最早的一批省劳模,还当上了省党代表。
劳动之余,大家聚在一起闲聊,谢芝兰见食堂大姐一边聊天一边娴熟地织着毛衣,便想学。那时物资短缺,勤俭的她舍不得买编织针,就请林场男青年们帮助,从山上砍来竹子一点一点削,做出几副打毛衣用的编织针,一边学一边练,学会了编织各种花样的毛衣。这门“手艺”,也为以后许许多多的孩子送去了爱和温暖。
28岁那年,谢芝兰被调往造纸厂上班,遇到了丈夫戴志明。戴志明前妻因病早逝,一个人要照顾四个儿女长大。婚后,谢芝兰也生下了两个孩子,全心全意地抚养着六个孩子长大成人。那个年代,虽然经济拮据,但谢芝兰千方百计省出钱来为六个孩子织了几件合身的毛衣。她的家庭相亲相爱,生活井井有条,看着儿女们渐渐懂事,谢芝兰和丈夫便为儿女们立下了“勤奋努力、勤俭持家”的家规,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陪伴着孩子们成长。
谢芝兰的四儿子是双职工家庭,下岗之后单位为他的妻子保留了食堂的工作,四儿媳偶尔会把食堂多余的菜带回家,以此缓和紧张的开支。谢芝兰知道以后特别生气,她说道:“以后一颗白菜都不能往回拿,你把多余的食材带回家,单位又要采购更多,老四虽然下岗了,但还可以依靠劳动获得生计……”看到顾家的母亲在家庭困难时期,依然坚持着正直为人,家人们为她感到自豪。
2015年底,谢芝兰的小儿子戴宏秋作为安源区扶贫干部来到“省级贫困村”王家源村任“第一书记”。得到消息后谢芝兰特别高兴,上任的前一天,谢芝兰当面叮嘱小儿子:“既然组织信任你,就要好好干。”在脱贫攻坚战中,戴宏秋与村“两委”协商推行了“公司+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种植380亩金兰柚,养殖土猪、五黑鸡等,又多次与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春蕾集团负责人商谈,希望对方支持村里脱贫攻坚。真诚换来了行动。2016年底,春蕾集团投资2000多万,在王家源村建起了6个饲养大棚,年出栏肉羊1.2万头。因为引进了这个肉羊养殖基地,戴宏秋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羊书记”。“和群众吃住在一起,和群众干在一起。”戴宏秋谨记母亲的教诲,经过几年的努力,王家源村成功摘掉了贫困“帽子”。
谢芝兰退休前,她所在的单位组织到福利院开展帮扶活动。当得知这些孩子大多数都是先天残疾儿童时,她顿生怜惜,萌生了要为孩子们织毛衣,让他们年年有新衣穿的念头。谢芝兰说干就干,按一个月织两件毛衣的编织进度,她一年下来也只能织24件,送给福利院孩子的这500多件毛衣,“毛衣奶奶”整整织了24年。谢芝兰一辈子节俭,自己能省的就尽量省,但在孩子们身上,她却很舍得花钱。这些五颜六色、曲曲弯弯的羊毛线,融进了谢芝兰的拳拳爱心和浓浓深情。
如今,谢芝兰已经82岁了,织深色毛衣时,都需要戴上眼镜了,右手手指关节也因为长期织毛衣而肿大变形。儿女都劝说母亲歇一歇,可是谢芝兰没有听劝。“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只要我还能干得动,就会一直坚持下去。”谢芝兰的坚持得到了儿女的理解,有时候见母亲赶时间赶进度,女儿们还抽空帮着母亲一起织毛衣。
渐渐地,谢芝兰义务为孩子们织毛衣的事迹逐渐在身边传播开来,无言大爱令人动容。在她无形的带动下,安源区后埠街的党员、群众自发地形成一个热心参与公益的爱心志愿团。独行善不如众行善,“毛衣奶奶”谢芝兰将她的大爱化作旗帜与标杆,实现了从一个人到一群人的嬗变!
已有 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