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阳峰乡党委大胆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新思路、新方式、新途径,创新实施“14556”核心工作法,聚焦“传、讲、评、帮、治、庆”六个方面,精心开展了一系列接地气、聚民心、有实效的文明实践活动,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
(一)创新宣传载体,打造乡域特色品牌
阳峰乡党委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首要任务。一是探索宣讲新载体。将理论政策与乡村两级重点工作深入融合,利用“线上+线下”宣讲模式,由领导干部带头深入田间地头和产业基地,面对面开展分众化、互动式宣讲,将党的好政策、好声音传递到群众的心坎上,让老百姓“听得进”“记得牢”。二是搭建学习大舞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家书屋等平台,开展“三会一课”、理论中心组学习、主题党日等活动,先后组织“喜迎二十大、携手看变化”“学习二十大、青年读书会”等活动,全面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三是开设“阳峰大讲堂”。借鉴市、县先进经验,创新理论宣传形式,以新修缮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载体,以阳峰乡广大乡贤为纽带,聚焦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和优秀传统文化,率先在全县乡镇层面开展“理论+文艺”讲座,打造了独具乡域特色的“阳峰大讲堂”。
(二)聚焦群众需求,开展多彩志愿服务
阳峰乡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一是构建“14556”核心工作法。全乡志愿服务以“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为总目标,把准“传播科学理论、加强基层思政建设、打造特色志愿项目、培养时代新人”四个定位,组建五支志愿服务队伍,依托五大功能室平台,开展精准“传”、跟进“讲”、大家“评”、上门“帮”、综合“治”、集中“庆”六类活动。二是擦亮“红马甲”文明底色。今年以来,全乡共开展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整治、反诈宣传、森林防火、抗旱保供等800余次志愿服务活动,活动现场随处可见“红马甲”的身影。乡村两级志愿者用实际行动发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得到了周边干部群众的一致认可。三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点亮微心愿”等实践行动,广泛收集群众需求,通过群众点单的形式,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情系孤寡老人、金秋助学、送诊上门等精准化服务活动,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三)细化网格服务,助推基层社会治理
积极探索“党建网格化+志愿服务+基层微治理”模式,将志愿服务作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一是依托网格整合力量。构建以乡党委为基础,10个专属网格为支撑,34个小网格为抓手的网格治理服务体系,全面整合单元网格内的老党员、老教师、入党积极分子、志愿者等人员力量,通过划分责任区、设立先锋岗等方式,广泛动员网格社会力量调解邻里纠纷、解决群众困难,打造群策群力、共同参与的基层治理局面。二是开展特色治理活动。以“党建聚合力”工程为统揽,全力推进“百名干部下百村”特色行动,积极动员乡党政班子、党员干部下沉网格里、融入群众中,通过群众“小板凳议事会”“广场夜谈”等形式,与驻村工作队、五老群体等一起,协商解决村民的现实关切。三是注重实效解决难题。畅通网格志愿者与群众沟通交流渠道,实现信息、事项及时上传,处理结果及时下达反馈,让群众在需要时能及时看到网格员和志愿者的身影。截止到目前,先后共有200余名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下沉到所有网格,协助开展环境治理、夜间巡逻、矛盾调解等各项工作,累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50余条,帮助解决群众身边小事30余件。
(供稿:都昌县阳峰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已有 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