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进一步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激励更多的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推动我市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发展。市文明办、团市委、市红十字会、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共同组织开展了九江市第四届志愿服务典型评选活动。经过评审,推选出优秀志愿服务项目20个、优秀志愿服务社区10个、优秀志愿服务组织20个、优秀志愿者20个。近期,本刊将逐一展示。
本期展示的是第四届九江市志愿服务典型——优秀志愿服务社区。
彭泽县龙城镇沿江社区
沿江社区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构建“党建引领、文明实践、社区发展治理”新格局,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优势,不断发挥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本辖区共有常住居民2725人。其中,社区党员103人,退役军人303人,社区工作人员5人,现有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进社区329人,注册志愿者300余人,成立志愿服务队伍10支。
一、搭建平台,奠定志愿服务基础
社区始终坚持不断探索“以党建引领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治理”新路子,充分发挥社区“五老”、退役军人、社区党员等资源优势,精心打造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站。共组建了10支志愿服务队伍,其中最为精锐的有“夕阳红志愿服务队”“生态环保志愿服务队”“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580-我帮你志愿服务队”“未成年思想教育服务队”“老年同乐歌舞会”“老年旗袍协会”。
二、创新理念,传承雷锋精神
社区每年开展树典型、树正气、设立好媳妇、好公民、好公婆、好党员、好邻里评先进活动。利用召开居民大会对五好家庭5个奖项进行评比。他们的模范事迹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做的实事、好事看得见、摸得着。在学习雷锋活动中,以雷锋精神为动力,以为民服务为宗旨,把为人民服务落实到行动上,当好群众的后勤保障部,社区“两委”经常开展学雷锋义务活动,例如搀扶老人过马路,清扫小区内的垃圾,为敬老院老人们包饺子、打扫卫生,经常上门关爱留守儿童,在工作中处处以雷锋精神来提升为民服务质量。经常开展文艺活动,先后开展了“六一”文艺演出、“广场舞比赛”、“九九重阳”慰问敬老院、节假日走访困难户、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以表演、走访等方式,弘扬雷锋志愿服务精神。
三、注重社区治理
一是搞好社区警务建设。在社区设立警务室,在辖区内设立网格长、楼栋长,由社区党员志愿者担任。二是人防、技防相结合,通过协调职能部门,在社区主要街道安装了电子监控防范体系,社区干部入户宣传、协助老年人下载注册反诈APP等形式,大大提高了居民防诈骗意识。三是与司法部门共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社区设立了道德法律讲堂,邀请专家、律师对居民开展法制教育课。三是进一步发挥网格化管理作用,发挥楼栋长调解作用,使矛盾纠纷在基层有人问、有人答、有人帮助解决,实现了各类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处理、早解决,做到了小事不出楼,大事不出社区。四是社区利用“退役军人”资源优势,成立“优环境、美社区志愿服务队”,每月在辖区内至少开展2-3次大扫除活动,把每个居民小区、垃圾死角清扫一遍,老城区的环境卫生因此得到了很大的转变。
四、社区常年开展学雷锋志愿者“一对一”扶难帮困活动
学雷锋志愿者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对下岗失业家庭困难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一对一”扶难帮困活动。从帮助困难学生、到帮助孤寡老人,志愿者们按照社区学雷锋活动的计划和要求认真开展活动,组织周密,形式多样。
五、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充分体现雷锋精神
彭泽县龙城镇沿江社区的学雷锋志愿者中,其中“五老”成员占了三分之一,由于他们都是政治素质高、热心社区公益事业的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一直在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发挥着他们的重要作用。例如:该社区的老党员尹先明,经常用自己的退休金买一些学习用品为该辖区的困难家庭儿女送去关爱。在社区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中,多次宣讲雷锋精神,使社区青少年普遍受到教育。
通过形式多样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使得辖区内300余名志愿者规模化、规范化、常态化参与社区治理。“志愿红”服务群体的代名词也因此活跃在沿江社区街头巷尾。
彭泽县龙城镇渊明湖社区
渊明湖社区坚持把开展志愿服务与创新社区治理相结合,充分发挥领头雁的作用,带领辖区党员干部积极为广大群众办实事、谋福祉,开创了社区治理新局面,在辖区内赢得了居民群众的广泛赞扬,有效提升辖区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社区认可度得到长足的提升。
一、构建“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的社区自治管理模式
渊明湖社区位于彭泽县渊明湖公园对面,辖区内有居民4204户、10943人,流动人口多,人员构成复杂,日常工作难度较大,为确保社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渊明湖社区积极探索网格化管理体系,搭建“1+3+9”三级网格结构,充分发挥辖区内编制资源、热心群众力量,充实三级网格自治管理力量。
周期性开展治安巡逻,地质灾害巡逻,房屋、企业等消防安全排查;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社区矫正、刑释结交人员的安置帮教、禁吸戒毒、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等工作,运用网格化管理网络,开展平安建设,做好群防群治工作,积极创造社区稳定环境。
二、事必躬亲,“量身定制”精准服务辖区居民
心有所系,方能行有所定,群众身边的“小事”,就是党员干部的“大事”。
一是做好老弱病残及优抚对象的帮扶工作。利用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带领社区干部及社会爱心人士走访慰问辖区内的残疾人及优抚对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住在水产场小区的鲍习刚是一名环卫工人,家里上有一位90多岁、生活不能自理、卧床多年的老母亲,下有一位27岁智障女儿要照顾,渊明湖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经常上门看望,了解老人生活起居情况,帮助购买药品、打扫卫生等,这类的事情在渊明湖社区还有很多。
二是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帮扶工作。依托网格员,主动对接下岗失业人员,了解其掌握的技能信息及工作经验,拓宽就业领域,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三是事无巨细,服务辖区居民解决身边事。社区工作无小事,只要社区居民一个电话,社区书记带头立即深入群众当中,实地调查解决群众身边难题。
三、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这一宣传阵地,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
整合辖区内县级编制力量、社会群团组织及退休教师、老干部、热心人士,搭建理论宣讲、体育舞蹈、生态环保、文明监管、法律援助、文化惠民6支志愿服务队伍,发展志愿者1450名,设立常态化志愿服务项目7个,形成“舞动渊明”志愿服务品牌项目。
一是积极开展敬老爱老活动,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2021年至今,渊明湖社区牵头举办“重阳茶话会”、“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反诈APP普及宣传”“为家中老人奉一杯热茶”等各类实践活动30余次,参与人数近700人。
二是启用家庭教育场所。利用珍珠湖城市书屋、社区家庭教育等场所开展“家长课堂”“亲子互动小课堂”等家庭教育活动;针对辖区未成年儿童开放社区阅读小屋、联合镇关工委在辖区内常态化开展“珍爱生命,远离危险”防溺水宣传活动。
三是以“我们的节日”为契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利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重要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民俗文化活动,引导人民群众在各类活动中弘扬文明新风,厚植家国情怀。
四、协助政府做好其他各项工作
一是做好国防人武工作。协助开展国防、人防教育、知识普及培训等各项工作,形成了政策宣传有声势、征集发动有效果、典型宣传有影响的浓厚氛围,在辖区掀起了有志青年参军报国热潮开展兵役登记及政审工作。
二是守土尽责,筑牢防疫底线。基层党组织组织能力强不强,抓重大任务落实是“试金石”,也是“磨刀石”。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大考,渊明湖社区书记积极协调辖区内10个单位下沉的县级编制力量,带领辖区内186名党员、286名志愿者,守好辖区内5个卡口,以实际行动守好辖区内的防疫底线。
渊明湖社区时刻以“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为宗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这一宣传阵地,力争做到让辖区居民办事更放心、生活更舒心。
共青城市甘露镇创业社区
志愿服务工作开展以来,创业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创新机制、主动下沉力量、精准对接服务,打造了热心、细心、诚心、用心和贴心的“五心”服务体系,走出了党建促实践、党员带群众的志愿服务新路径。
一、党建引领,凝聚了合力
创业社区以“党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总体思路,“两委”班子带头加入志愿服务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充分激活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身份意识,以11名社区党员为骨干,形成了班子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的良好氛围,先后有100名群众自愿加入,吸引社会各界捐款捐物价值1.2万元,社区治理从“自己干”变成“大家干”,构建了“多方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二、创新机制,建强了队伍
社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阵地,以“颐养之家”公益品牌为平台,设立“五心”志愿服务工作站,创新建立“志愿者公益积分银行”兑换机制,引入社会力量打造了以公益积分为交易货币的“无人超市”,志愿者们参加志愿服务,获得积分,在“积分银行”兑换生活用品或教育、娱乐、养老等服务,形成了循环可持续的运行机制,充分调动了群众积极性。目前,志愿服务工作站下设环境整治、治安联防、医疗卫生、人民调解、文化宣传等5支志愿者服务队。今年已开展志愿服务活动8次,参加服务的志愿者28人次,为建设和谐社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力量下沉,打通了渠道
创业社区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用心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急难愁盼。在各楼院小区设立“民情箱”,每周进行民情研判和处理,目前累计收到各类民情民意问题16件,已妥善解决16件,问题化解率100%。同时在社区范围内,整合党员及志愿服务者力量,共计30余人,广泛开展“民情大走访”活动23次,受益居民100余户,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并在服务大厅设立了“线下”点单求职信息屏,有再就业意向或更换工作单位的居民可以在大厅内进行查询,并进行实时登记。
四、精准服务,树立了口碑
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全力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针对社区居民普遍反映的养老、托幼等突出问题,率先建成并运营社区颐养之家,目前已登记进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老人共有7位,聘有2个服务人员,为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休闲娱乐、康复护理、卫生保健、精神慰藉等服务,解决留守老人、独居及困难老人一日二餐的生活问题和乡情交流及休闲娱乐的精神问题。同时,颐养之家的建设与维持也得到了上级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并且有诸多社会组织及从事慈善事业的个人及群体参与进来,通过捐款捐物、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帮助老人们。按照“日有问安、周有探望、月有巡防、年有慰问”标准,对失能失智、空巢、孤寡老人开展常态化服务。先行先试,于2021年7月建设了未成年人示范点,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阵地,以文明实践工作管理系统为平台,招募辖区内教师、退休干部、老党员、大学生等积极参与,扎实推进“心连心”课堂项目开展,打造了“一老一小”特色志愿服务品牌。
共青城市茶山街道东湖社区
东湖辖区总面积约0.8平方公里,居民楼75栋,党员112人。东湖社区通过党员带头,积极发动现有志愿者500余人,开展志愿活动200余次,服务社区居民3000余人次。近年来获得九江市“十大和谐社区”“全省百佳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全国敬老模范社区”“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社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全国民主法制示范社区”等荣誉。
一、“红马甲”志愿服务先锋行
东湖社区将参与志愿者服务队伍的居民按照特长爱好,分别成立了政策理论宣讲、治安巡逻稳定、环境卫生维护、矛盾纠纷化解、应急任务突击、重点人群帮扶、公益事业奉献等7支不同类别的志愿服务队,将之命名为“红马甲”志愿服务队。并制定了社区志愿者服务流程、志愿者管理培训制度、志愿服务记录制度。并制定了一套“志愿者积分银行”的激励嘉许和回馈制度。广泛组织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极大地增强了社区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使更多的人加入到社区志愿服务中来,社区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志愿参与防疫、防汛、环境整治、电器维修、爱心义剪、调解纠纷等活动,组织居民群众举办门球赛、乒乓球联谊赛、厨艺大赛、拔河友谊赛、太极拳等。志愿者在服务活动中争当标兵勇当先锋,时时处处体现党员作用的发挥。节假日不定时走访慰问社区孤寡老人、残疾人、困难群众,向老人提供了医疗咨询、打扫卫生、配置生活用品,无障碍改造等义务援助。
二、网格化管理显优势
社区网格化志愿管理服务为社区构建了一张范围大、反应快、效果好的防控网。还特别注意对活跃群体的关注,发挥网格志愿信息员人头熟、信息灵的特点,关注和掌握不稳定信息、信访信息等,以便志愿者们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居民动态,及早介入、宣传和说服,对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及时协调落实,短时间平息事态。在重点时段,对重点路段、重点场所、重点居民开展巡逻100余次,提示居民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另外,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点单平台、居民微信群等多种便捷服务通道,方便人们参与志愿服务,让“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的理念深入人心。
三、科普惠民,以社区为阵地助推全民科学素养
为给社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科普资源,使志愿阵地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东湖社区大力发展开放性、全天候室外科普新阵地,完善社区科普网络,实现多层次全域科普。一、利用现有社区图书阅览室、健康小屋场所,不断完善社区科普设施,增设了乒乓球室、舞蹈室等阵地,强化社区居民的科教意识,健康居民群众生活,通过社区投影仪和LED显示屏,科普大屏、宣传栏等媒介,大力营造科普知识宣传氛围。二、社区组建了专门的“科普微信群”,定期给居民发送各类丰富的科普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并鼓励居民下载”科普中国”APP自主选学,将网络科普资源引入社区,推动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引导广大居民认识科学、学习掌握科学知识。三、深入开展“科普进社区活动”。内容涉及防电信诈骗、远离“黄赌毒”、世界急救日宣传、垃圾分类、防灾减灾、民法典宣传、疫情防控应知应会、关注心理健康等等各类与群众息息相关的科教内容,共组织开展科普知识授课20余场次,服务街头科普宣传80余次,印发科普宣传资料2万余份。
武宁县豫宁街道太婆堰社区
太婆堰社区成立于1990年,辖区面积1.8平方公里,下辖8个居民小组,居民1614户,总人数约6450人,办公用房面积600平方米。社区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4年,主要由社区工作人员、党员志愿者、“心连心”结对单位干职工及热心公益事业的居民群众组成。现有注册志愿者人数768人,八年来累计参与活动420余次,累计参与人数万余人次,志愿服务时长共计3万余小时。多年来,社区坚持把开展志愿服务与创新社区治理有机结合,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一、完善机制建设
社区精心打造了志愿服务活动室,建立红色爱心党员先锋队、绿色环境服务队、蓝色治安服务队、白色健康服务队、紫色圆梦艺术队、黄色交通协警队等六支志愿服务队伍,志愿服务活动有专门的场所、有齐全的设施、有稳定的队伍,实现了人心齐、场所全、设施好的三维一体志愿服务阵地。
二、开展六项服务
太婆堰社区每次开展志愿服务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对每个志愿者的每次服务,按照服务时间和服务效果进行登记,存进服务时间存折。常态化开展以下志愿服务活动:
一是以党员“连心”室和社区警务室为依托,以蓝色治安服务队为力量,开展党员联系走访、法律法规宣传、矛盾纠纷调解、义务巡逻等志愿服务。
二是以绿色环境服务队为骨干,为广大居民提供卫生保洁、绿化美化、设施维护等服务及信息服务。同时,为居民提供就业、物业、房屋、婚姻等方面的信息交换服务。组织志愿者到居民小区、湿地公园、柳山景区等地进行捡拾垃圾等活动,在清明节开展“移风易俗 文明祭祀”倡导活动,倡导群众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理念,积极助力武宁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三是以白色健康服务队为主力,为残疾人康复、计生、保健义诊等方面的指导和服务。组织志愿者积极参与世界献血日活动,传播无偿献血的公益理念。疫情期间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贡献青春力量 助力疫情防控”志愿活动,筑牢疫情防线,守护了居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四是以红色爱心助学队为力量,为少年儿童提供兴趣指导、学习辅导,为留守儿童和父母提供亲情连线,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积极开展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知识讲座、为留守儿童进行课后辅导等。
五是以紫色圆梦艺术队为核心,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丰富民化活动。在科普教育宣传方面,组织志愿者开展消防知识宣传、法制宣传、红色革命爱国教育宣传。为老年人举办趣味运动会、免费体检,给老人送去了组织的关心和温暖。开展“文化进万家”迎新年送春联文明实践志愿活动,开展了“清冰扫雪 助力创文”志愿服务活动,全力打造文明和谐的志愿服务氛围。
六是以黄色交通协警队为主体,有力维护路段的交通秩序。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对违反交通规则的车辆和行人及时阻止和劝导,引导居民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有力维护了责任路段的交通秩序。
通过常态化的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极大地增强了社区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使更多的人加入到社区志愿服务中来,社区与居民的关系日益融洽,营造了和谐暖心的社区氛围。社区先后荣获“全市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示范点”“全市民主法治示范社区”“九江市文明社区”等荣誉称号。
瑞昌市桂林街道瀼溪河社区
瀼溪河社区位于瑞昌市西郊,区域面积1.2平方公里,现有常住居民1380户4216人,小区党支部共有在册志愿者人数550人,志愿者人数占比达到13.20%。社区成立至今,坚持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为指引,积极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一、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培育志愿服务精神
一方面,社区在上级部门指导下,整合资源,搭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志愿服务站等平台,充分依托这些阵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切实把志愿服务同创新社区治理有机结合。社区根据居民需求建立各种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包含理论宣讲、助贫助残、爱老敬老、文体活动、环境治理、科普教育、心理疏导、医疗保健、法律服务等内容,通过这些项目,切实解决居民生活上的难题。另一方面,社区与共建单位积极开展党建共建活动,提升服务水平。社区与共建单位瑞昌市就业局每月共同开展“助困助残”志愿服务活动,与瑞昌市科协每月共同开展“爱老敬老”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软硬平台的搭建,使志愿活动开展得到有效保障。
二、发展社区志愿团队,完善服务网格体系
社区按照“多元化、规范化、常态化”的志愿服务发展目标,组建了各类志愿团队。一是通过发展形成由党员志愿服务队、家政服务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治安巡逻志愿服务队、青年志愿服务队、法律宣传志愿服务队以及疫情防控宣传志愿服务队等7支共计550人组成的社区志愿服务队,实现社区志愿团队多元化发展目标。二是严格按照志愿者招募、注册登记、服务认证和考评体系、激励、培训、信息发布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开展活动,实现志愿团队规范化工作。三是按照志愿服务工作职责、服务守则、服务承诺等规章制度,定期组织志愿者开展活动。在开展好常规志愿服务活动的基础上,结合“党建共建”工作要求每月联合共建单位至少开展一次志愿服务活动,实现志愿活动常态化目标。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实践活动,党员志愿服务队对困难党员每月进行走访,帮助解决党员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巾帼志愿服务队开展“送岗到家”活动,先后帮助100多名妇女解决就业问题,提高妇女家庭收入;家政服务志愿服务队在辖区对有需要的居民开展了便利的家政服务;治安巡逻志愿服务队每星期开展一次治安巡逻活动,守护社区的安宁;法律宣传志愿服务队在小区内向居民讲解法律知识,向居民发放宣传册等,增强居民的法律意识;疫情防控宣传志愿服务队送行动不便老人上医院接种疫苗,向居民大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特别是在疫情管控期间,志愿者们24小时不间断在小区的3个卡口轮流值守,帮助居民购买生活必需品并送货上门。
截至目前,社区7支志愿服务队已开展各类活动300余次,受益群众4200余人,形成了“实事共办、要事共做、难事共解”的工作局面,实现了社区党建、群建、社会组织、居民多方共赢。社区党委还组织志愿服务队与物业公司、业委会、小区党支部共同开展“三位一体"工作,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努力打造让群众满意的社区治理体系。
三、精心构建服务品牌,提升志愿服务水平
社区在做好志愿服务基础工作的同时,努力创新,打造了一批具有社区特色的志愿团队。如青年志愿服务队,青年志愿者积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奉献精神,在瑞昌市三小校门口进行文明劝导,维持上学放学交通秩序,以及上门为留守儿童和困难儿童辅导学习,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并提高孩子们的学习信心。
下一步,社区将继续探索创新志愿服务模式,结合当地群众的实际需求,常态化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挖掘社区潜力,增强社区凝聚力,突出社区亮点工作,打响社区志愿服务品牌。
九江经开区向阳街道柴桑春天社区
向阳街道柴桑春天社区地处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地段。东至新湖东路、南至新湖中路、西至长江大道、北至南海路,社区由新湖•柴桑春天一区、二区组成,共有房屋88栋,居民3695户,8965人。
该社区结合实际情况面向社区老年人、儿童、残疾人、困难户等弱势群体,以党建为龙头,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原则,“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始终把“学雷锋活动”作为社区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立足岗位学雷锋,不断加强团队自身建设,为辖区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形成了一个管理规范有序、服务优质完善、生活便利舒适、活动丰富多彩、治安稳定有序、邻里和睦友好的新型城市社区。
一、建立志愿队伍,汇聚学雷锋志愿能量
柴桑春天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现有志愿者1194名,坚持“党员自愿、服务公益,面向群众、讲求实效”的原则,开展多形式、多内容、全方位的服务,柴桑春天社区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以“党员示范、爱心先行”为宗旨,活跃在新春送福、送学上门、环境整治、邻里和睦、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主要承担着社区内的困难家庭及残疾人扶困、助老、免费义诊慰问、公共设施维修维护、环境整治等学雷锋志愿服务等,通过实际行动成为推动社区志愿服务的动力源,辖区内共建单位经开区生态环境局、鹤湖学校、绿城物业公司、支部党员及辖区双报到党员、热心居民等社会爱心人士积极加入志愿者队伍,汇聚更多的志愿者能量。累计参加活动100余次,受益人群达千余人。既锻炼了志愿者们,提高了居民素质,也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开展学雷锋帮扶活动
学雷锋志愿者们在社区党支部的组织领导下经常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对低保困难户、家庭困难学生、开展扶困帮扶活动中从帮助困难学生、到帮助独居老人,学雷锋志愿者们从简单地做一件好事到成为传播精神文明、弘扬先进文化的先进代表。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他们还深入小区进行文明劝导、环境整治,健康教育、反电诈宣传等活动。在疫情防控期间他们冒着严寒在卡点上落实“四查一戴”工作,并挨家挨户上门摸排外来返浔人员,将疫情风险排除。在核酸采样检测点现场分工有序,学雷锋志愿者们认领自己的服务岗位,在现场教居民操作核酸采样小程序,维持好现场次序,时刻提醒居民保持安全距离,做好小区居民防疫宣传教育工作,学雷锋志愿们主动细致地对遇到需要帮助的居民及时解决问题,如遇到特殊情况并向社区汇报,并引导、鼓励居民树立信心,充分发挥群防群控积极作用。社区还有许许多多像他们这样不求名利,无私奉献的学雷锋志愿者们,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雷锋精神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助力疫情防控。
三、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为了丰富社区居民的文体生活,该社区成立了文体志愿服务队伍,主要成员13名,下设舞蹈队、健身操队、腰鼓队、柔力球队等共计200余人,培养了多名文艺骨干活跃在社区,组织辅导群众的业余活动,以宣传惠民政策,促进社区文化建设。
四、营造氛围,弘扬雷锋精神
为了号召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社区从加大宣传力度入手,着力树立人人享有志愿服务、人人参与志愿服务的理念。一是宣传志愿服务精神,结合学雷锋活动纪念日等节日,通过制作专题宣传栏,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居民座谈,招募志愿者等形式,大力宣传志愿精神,提高社区居民对志愿服务的认识。二是通过电子屏、宣传栏宣传身边典型人物,注重挖掘社区志愿服务典型,积极发挥典型引路和示范作用,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柴桑春天社区坚持传承雷锋精神,弘扬雷锋信念,以饱满的热情,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搭建一座党和政府与居民群众密切联系的“连心桥”。
柴桑区沙河街道东方红社区
东方红社区地处柴桑区城区中心,辖区面积3平方公里,依山傍水、环境优美。2003年由村改制为社区,辖区有3个居民小区、7个居民小组、机关企事业单位8个,小学和幼儿园各1所,社区卫生所一处。住户1000余户,常住人口2978余人,社区党委下设两个党支部,共有党员87名,社区居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个体创业和城区务工。
社区工作人员6人,志愿队伍11支,共有志愿者151人,定期为辖区党员群众提供理论宣讲、市民教育、科普宣传、健身指导、应急救援、抗灾减灾、医疗卫生、文艺演出、家政服务、家庭教育、疫情防控等公共服务和其他物质、文化、生活的志愿服务。
近年来,东方红社区以服务群众、为民办实事为宗旨,以努力构建和谐文明、环境优美的社区为追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强化社区治理与服务,提高创新意识来加深服务层次,用雷锋精神提升和带动居民文明素质,推进社区发展。
在社区干部和居民的共同努力下,东方红社区先后获得江西省文明社区、全市“十大和谐社区”、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市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星级创评”五星级的单位、全区“十大和谐村庄”、江西省科普示范社区、全省绿色示范社区、九江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学雷锋、重载体
东方红社区以发扬雷锋精神为出发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学雷锋活动,大力宣扬雷锋的高尚情操,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了“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经常性地开展文艺活动,先后举办了迎“五一”文体活动、“广场舞比赛”、“九九重阳节”敬老爱老唱山歌活动、庆“国庆”大型文艺演出活动等以表演、说唱、比赛等活动为载体,宣传和弘扬雷锋精神。
二、传承雷锋精神
东方红社区在柴桑路十四支巷新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孝”“雷锋精神”“中国梦”等主要宣传内容的文化长廊。东方红社区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把为人民服务落实到行动上,当好群众的后勤保障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开放便民服务中心,投入资金对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进行了改造升级,向居民提供劳动就业、残疾人救助、社会保障、困难救助、计划生育、理论学习、农家书屋等多项服务。二是设置了“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并购置了便民的老花镜、饮水机、助听器、报刊、五金工具、下水道疏通器等。三是设立了未成人活动室、四点半学校、居家养老中心、文体活动室等为辖区一老一少提供关爱服务。四是成立了理论宣讲、市民教育、科普宣传、健身指导、应急救援、抗灾减灾、医疗卫生、文艺演出、家政服务、家庭教育、疫情防控等11支志愿服务队,为辖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和其他物质、文化、生活的学雷锋志愿服务。
三、社区常年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东方红社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定期组织社区志愿者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做到每周一次大扫除进社区活动;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残疾人等关爱行动,五次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东方红社区学雷锋志愿者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通过一系列的志愿活动,坚持以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想帮助、找干部,有困难、找党员”,想居所想,着力在民有所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难有所帮等四个方面服务群众。从帮助困难学生、到帮助孤寡老人,学雷锋志愿者们从简单的做一件好事到成为传播精神文明、弘扬先进文化的先进代表。
社区学雷锋活动中,先进群体和模范人物层出不穷、不断涌现,例如坚持参加疫情防控的老党员罗清亮、社区的“热心肠”无私奉献的邱家奇、退伍不褪色的社区退役军人桂林等。
濂溪区十里街道九莲社区
九江市濂溪区十里街道九莲社区位于江西省最早的省级公路九莲北路中段,人口集中,经贸繁荣,交通便利。社区服务居民小区6个,其中包括拆迁安置小区1个、老旧小区2个、新建开发商住小区3个。人口结构复杂,住户3606户,常住人口10818人。
九莲社区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发扬无私奉献的“孺子牛”精神,努力打造服务型社区,提升居民的幸福感。社区把群众的关切点作为着力点,以担当尽责践行初心使命,将志愿服务作为推动社区治理创新的有效载体,积极培养社区志愿服务领袖,大力培育发展志愿服务组织,有效承接实施各类公共服务项目,在志愿服务的实践中形成社区共建共治的强大合力,在关键时刻当好群众的主心骨和贴心人,让那一抹抹“马甲红”深烙在老百姓心中。
一、建组织,让志愿服务强起来
充分整合辖区资源,凝聚骨干力量,充实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建立志愿服务组织培育站,成立党员志愿工作室,一方面,把热心公益服务的党员和社区居民整合集中,推动个人服务组织化,使个体行为发展成为规模化的志愿服务组织。另一方面,把辖区现有志愿服务力量整合集中起来,引导其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资源优势,开展各类公益活动,服务社区发展。目前,与九江市第六人民医院、九江职业技术学院、九江学院政法学院、一衡家电维修、乡乡缘志愿服务队、庐经服装厂、万众酒楼、东林寺等各类社会组织与志愿服务组织共计23家,形成社区服务联盟。今年以来,社区联合各方开展义诊、环保、普法、家电维修、为老服务、走访慰问特困人群、劳动技能培训、职业介绍、防灾减灾应急演练、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文娱表演等活动50余场,服务居民20000余人次。
二、树品牌,让志愿服务活起来
采取区域化统筹、实体化支撑、项目化运作和全民化参与的运作模式,在九江市民政局的关心支持下,引入由九江市众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接实施的未成年人关爱保护项目在社区打造未保工作示范点,运用专业社会工作方法为辖区儿童开展经常性的课业辅导、心理疏导、家庭教育等各项服务。同时引入了团市委、九江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在社区打造“九青驿站”社区青年志愿者综合服务台。特别推出了“睦邻友好”“党校学堂”“阳光宝贝成长乐园”“乐享耆年”等服务项目。通过有特色、有影响的志愿服务品牌,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典型的示范作用,服务品牌的集聚效应,扩大社区志愿服务的辐射面。
三、重落实,让志愿服务火起来
积极联系和协调驻区单位和共建单位,落实共建志愿服务责任,明确共建志愿要求,签订共建志愿协议。有效开展了民意征集、公共服务、公共事务处理等服务;建立了开放式学堂,主要开展党校学堂、老年讲堂、青少年课堂等文化教育服务;开办了“幸福人家”,主要从修身齐家、教养子女、家规家训等方面开展服务;建立了社区有声智慧墙服务平台,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爱心公益信息。尤其是围绕常态化疫情防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社区发展等工作,结合实际,联动协同,牵手辖区共建资源下沉社区,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和社区志愿者广泛参与社区各类活动,使辖区资源和力量深度融合,拧成服务居民群众的“一股绳”,从而形成志愿服务的强大合力,传递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如今,九莲社区内“人人争做志愿者,人人都是志愿者”蔚然成风,志愿服务之花绽放在社区的每一个角落。
八里湖新区八里湖街道赤道咀社区
九江市八里湖新区八里湖街道赤道咀社区成立以来持续深化“党建引领+文明实践”模式,建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组建特色志愿者队伍,打造高质量服务项目,真正打通了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一、创新社区治理格局,发展社区志愿服务
赤道咀社区紧紧围绕“以便民为中心”的思想解决群众问题,坚持“以机制为保障”的理念化解群众矛盾,把社区志愿服务与社区治理现代化相融合,建立健全各类招募培训制度。积极探索“党建+志愿服务”工作模式,以提升物业服务和居民代表议事能力为抓手,构建“1+2+N”党建服务模式。结合网格布局推动“一小区一亮点一品牌”,成立11个志愿服务队伍,组建了巡逻、宣传、民事调解、法律援助等志愿者服务队。累计收集社情民意890余条,提出合理化建议276条,解决居民反映问题133件次,调解邻里纠纷161起。通过动员党员和广大居民用行动点亮志愿之光,将党旗和志愿服务站旗插在了居民门前,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社区治理之路。
二、传承弘扬雷锋精神,活跃社区志愿服务
2021年5月18日社区邀请到80岁的雷锋生前亲密战友乔安山和79岁全国劳模邓凤兰走进社区“红色讲堂”讲述雷锋故事。建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实行“123工作机制”,即:每名志愿者每周至少志愿服务1次,每次志愿服务至少2小时,每次服务3人次以上。服务站的成立吸引了居住在小区内的广大机关干部、教师、医务工作者、五老人员和学生等加入志愿服务团队。服务队围绕小区安全巡查、文明城市创建、垃圾分类、疫情防控、文明养宠等热点问题持续发力,目前已累计超2880人次参与志愿服务,累计服务时长超8000小时,传承了雷锋精神,活跃了志愿服务。
三、贴近民生服务群众,践行社区志愿服务
为解决双职工居民暑期孩子看护难的问题,社区开设“公益暑托班”,目前已累计113户家庭受益。为解决辖区部分女性居民就业问题,成立了一支家政服务队伍,开设了12期“红色讲堂”,开放了社区“红色影院”。多方协调,建立联动机制,会同九江市博物馆、抗洪纪念馆、城市展示馆,八里湖新区第一小学志愿服务队、九江市善益协会到社区开展爱心托管、爱心助学、常态化文明交通值守、消防安全宣传等活动24场,参与志愿者620人次,助力学生13人。
赤道咀社区通过开展各类志愿活动,为居民构建了一个宜居、和谐、幸福的美丽家园,赢得居民们的广泛称赞!
已有 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