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进一步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激励更多的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推动我市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发展。市文明办、团市委、市红十字会、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共同组织开展了九江市第四届志愿服务典型评选活动。经过评审,推选出优秀志愿服务项目20个、优秀志愿服务社区10个、优秀志愿服务组织20个、优秀志愿者20个。近期,本刊将逐一展示。
本期展示的是第四届九江市志愿服务典型——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残健共融共享阳光
都昌县红十字志愿者协会成立于2011年4月,是自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民间公益性团体。现有骨干会员30余人,会员800余人。2019年6月协会成立了党支部。目前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有:敬老爱老,扶残助残,救贫帮困,爱心助学以及参与平安建设服务活动、参与维护大型公共场所活动秩序和志愿服务等。
11年来,协会管理层成员团结一心,共同打造爱心公益这一片蓝天,志愿者从当初的8个人、50个人,发展到现在800多人。多年来得到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的大力支持,救助贫困家庭1251户,走访慰问乡镇敬老院24个。自2018年开始连续四年开展助残活动,爱心助残人员162人,参加的99爱心公益活动多起,关爱特殊儿童和留守儿童达343人,全员参加志愿活动3000多人次,近三年来志愿服时间达16944个小时,在当地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2021年度协会被评为“第十六届江西省文明单位”,在当地人民群众中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残疾人群体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因其身体缺陷、社交障碍,更需要全社会的关心与关爱,他们也和普通人一样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社会的爱,对于残疾人来说就像疲倦的人得以依靠;就像迷路的人,找到一盏明灯;就像炎热的人找到浓浓的绿荫;就像心灵干枯的人们找到一泓清澈山泉……
都昌县红十字志愿者协会在2018年5月20日“全国第28个助残日”首次主办了“残健共融 共享阳光”助残志愿服务活动,邀请部分脊髓损伤者聚集在县城南山文化广场,互相交流康复经验,婚恋,创业等,活动旨在帮助轮友们战胜心理障碍、走出家门、自立生活、回归社会、创造价值;互帮互学、更多的引起全社会对残疾人群体的关注,营造一个扶残助残的人文无障碍环境。
2019年5月19日全国第29个助残日,都昌县红十字志愿者协会联合多家爱心企业,举办都昌第二届脊髓损伤患者交流会,为脊髓损伤患者带来一片温暖和阳光。
21位脊髓损伤患者及家属、爱心志愿者及爱心企业代表共60多人在都昌县协和医院集合,院领导和爱心社区代表为脊髓损伤患者派送礼物。在爱心成员的助推下,21位患者的轮椅摆成一个整齐的队伍,9点准时来到东湖广场,县残联副理事长熊华荣致辞,希望社会各界都来关心关爱残疾人,希望残疾人朋友乐观面对困难。爱心志愿者代表余美林在致辞中呼吁,希望各位患者朋友走出家门,乐观生活。
2020年5月17日全国第30个助残日来临之际,都昌县红十字志愿者协会携手新光明农场将举办都昌县脊髓损伤者第三次交流会。激励并带动伤友走出家门,融入社会,体验出行,感受祖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同时展示伤友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向社会发出我们渴望自由出行和参与社会活动的声音。通过活动让更多的脊髓损伤伤友们能够勇敢的走出家门,感受这个世界的美丽和温暖,展示伤友的阳光,自信。
2022年5月15日全国第32个助残日,都昌县红十字志愿者协会在南山公园举办了第四次主题为“同样的蓝天,同样的梦想”关爱截瘫残疾人活动。13名截瘫者应邀在家属的陪同下,与30多名爱心志愿者相聚在蓝天下,无拘无束地谈笑风生,对外展示了健全人和残疾人平等相待,让残疾人切身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关爱和温暖。
“人因生命而存在,生命因信念而精彩。这群截瘫残疾人,靠的是坚强的毅力而生存,活出生命的意义。关爱残疾人,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维系感情的重要纽带,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残疾人更需要我们的呵护与关爱……”
连续四次牵头参加助残爱心活动的截瘫者发自肺腑之言:“自身的残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身意志沉没。关爱是一个眼神,给人无声的祝福;关爱是一缕春风,让人身心舒畅;关爱是一句问候,给人春天般的温暖;关爱是一湾清泉,给人心灵上的慰藉……”
助学圆梦,爱心护童
“成长路上,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是会长邵淑文老师的最初心愿,也是项目组成员的共同心声。
作为都昌县正式注册的为数不多的公益社会团体,都昌县爱心人士协会从2018年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定期开展助学帮扶活动。通过将各类困难家庭的在读学生纳入帮扶对象范围,利用协会广泛的社会参与性,收集符合条件的对象信息,经过集中讨论,认真筛选后,进行爱心助学走访,将社会大众的点滴爱心和温暖阳光送到最需要的孩子手中,助力他们在成长路上越走越远,成功走出当下困境,迈向美好的明天。
每年春秋两季开展的大型助学走访活动,是该项目的主要内容。活动通常在开学后一个月左右举行,组织爱心志愿者分组开展走访,对每一受助对象发放800至2000元的助学金,鼓励他们刻苦学习,努力向上,争取用知识改变命运。五年来,共计关爱帮助各类困境学生120余人次,发放助学款12余万元。
“拾穗行动,爱在江西”,是项目中执行了5年的助学活动,截至目前共计发放58000元爱心助学金。来自南峰的张宗博、大树的陈齐娟等五个孩子,因父亲患尿毒症失去劳动能力,母亲很早就离开而面临重重困难。阳峰乡汪敏姊妹三人自小失去父亲,母亲改嫁,由年迈的爷爷奶奶抚养照顾,生活极其困难。他们急需得到社会关爱和救助。
爱心协会会长在当地志愿者的配合下,为5个不幸的孩子申请到“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拾穗计划”项目资助,并组织爱心志愿者每年对孩子们进行3次实地走访,为他们发放助学款,了解和记录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对他们进行安全和健康等方面的教育,用爱心和耐心陪伴他们,鼓励和支持他们自立自强,努力克服困难,快乐成长。
5年的爱心脚步,记录了孩子们成长中的点点滴滴,也见证了孩子们的喜人变化。当年在读幼儿园的孩子们已经日渐长大,他们大多乖巧懂事,生活自律。汪敏姐弟变化尤其显著,他们长高长大了许多,整个人也阳光开朗了,不但学会了互相关照,也逐渐理解和心疼爷爷奶奶的辛苦不易,在姐姐的带领下自觉帮忙做些家务了。
大沙的“拾穗女孩”沈清清,在读完初中后去了九江一所中专学校学习,懂事的女生明白自己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已经走在开启人生新征途的路上。
“圆梦高考,助力脱贫”爱心助学活动,将该助学项目推向新的高潮。2020年和2021年,协会连续两年对都昌县当年高考录取二本及以上的家庭困难学子开展“一站式”帮扶,从收集信息,到开展走访,将2000至5000元的爱心助学款送到孩子们手中,作为对他们取得优异成绩的奖励,也是对他们成功步入大学生活的美好祝福。2020年录取湖南大学的二中女生刘媛媛,在协会对其持续关注三年后,终于不负爱心不负众望,以优异的高考成绩回报了大家的爱心与厚望。女生的特殊遭遇和自强不息的求学经历,更是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也因此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资助,解决了大学的经济困难。
年复一年的开学季,日复一日的求学路,孩子们一天天长大,日子也在一天天好起来!助学路上,有风雨无阻的寒暑和苦累,也有看见“春蕾”花开的美好。一中毕业的占明超,去年已经顺利入围江西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他将喜讯告诉给助学项目组,是对大家付出和坚持的最大慰藉!项目组对接的南昌“益路阳光”公益资助的8个孩子,也陆续考入大学或其他学校,结束了长达数年的学习资助,愿他们今后的人生步步精彩!
这些曾经遭遇困境的孩子们也日渐羽翼丰满,他们各自怀揣着梦想,展翅欲飞,一如我们当初的梦想,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不让一个梦想折翼,这是我们的助学梦,也是孩子们的求学梦。愿我们一如当初,依然有力量坚持,有理由相信,爱心和志愿,是无私无畏的勇敢者奋力追逐的梦想!
点亮困境儿童微心愿
湖口县“微心愿”项目2014年3月成立以来,已为近千名留守儿童点亮了微心愿。每年通过微心愿筹集,圆梦困难家庭儿童小心愿。2017年3月3日,张青乡中心小学,为40名贫困留守儿童完成“微心愿”。2017年6月1日正值儿童节,在大垅中心小学举办“点亮微心愿”志愿活动,为40名贫困家庭青少年儿童发放了“微心愿”礼物。2018年3月21日在凰村乡学校为50个贫困学生实现微心愿。2018年5月31日,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县第三小学举行“微心愿”志愿服务为61名贫困留守儿童圆梦。2019年3月1日志愿者在湖口县马影镇新塘村,为6名贫困家庭儿童点亮“微心愿”。2019年5月30日下,湖口县大垅小学举行“微心愿”志愿服务圆梦活动,为61名特困留守儿童圆梦。2020年5月29日,金砂湾学校举行“点亮微心愿,实现微梦想”活动。孩子们盼望已久的学习用品、书籍、自行车等礼物送到了写下微心愿的61名建档立卡户家庭青少年手中,让他们在节日前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2020年6月2日,“关爱留守儿童 点亮微心愿”志愿服务活动走进马影镇中心小学,共同为该校67名留守儿童点亮“微心愿”。2022年4月11日,“新时代文明实践·网信云公益”点亮微心愿活动在城山镇东庄学校举行。为东庄学校征集了41份家庭困难孩子的微小心愿。5月28日在凰村镇、流泗镇和双钟镇三个乡镇为99名儿童点亮微心愿。2022年5月30日,湖口县武山学校和凰村学校122名学生的微心愿在“六一”前如愿点亮,他们每人拿着这份特殊礼物,高兴地相互交流、展示,笑容满面、眼神明亮,走起路来一蹦一跳。
虽然实现的心愿很微小,但对于孩子们来说,却是一份意义不凡的礼物。让暂时处于困难当中的孩子们,在爱里长大,心中向阳,必定未来可期!
“共享阳光 让爱飞翔”关爱山区困境儿童公益项目
彭泽县志愿者协会承办的“共享阳光 让爱飞翔”关爱山区困境儿童公益项目覆盖彭泽县太平、天红、杨梓、上十岭、东升、浩山、海形、和团等八个边远山区乡镇。该项目自2016年实施以来,彭泽县志愿者协会积极联系县妇联、县民政局、县教体局、县文化馆、县融媒体中心、县博物馆、城市展览馆等单位和县城各中、小学,整合社会资源,先后开展了珍爱梦想教室、七彩课堂、健康成长、自信激励、爱国主义教育等各种类型的活动。
项目开展主要有两种方式:方式一、协会组织志愿者走进山区,走进困境儿童家庭,送给孩子们书籍等礼物,和孩子们交朋友,陪他们过生日,带领他们做游戏,了解他们学习生活情况。方式二、志愿者将孩子们接到县城,带领他们走进山外多彩世界,开展各种活动,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学习成长的机会。
在县城,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参观了陶令纪念馆、县博物馆和彭泽县城市展览馆,让他们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和家乡的发展变化,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热情。志愿者还陪孩子们参观科技展,体验现代科技的神奇,激发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在珍爱梦想教室,志愿者老师带领孩子们做互动游戏,让孩子们学会团结协作自我保护。针对这些孩子性格多内向、孤僻的特点,社工和心理辅导老师和孩子们一对一互动交流,陪他们看励志影片,帮助他们树立自信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清明节、儿童节、国庆节等节日,志愿者带领孩子们祭扫烈士陵园,重温了少先队入队誓词,讲述彭泽先烈的感人故事,唱红歌。培养孩子们爱国情感。志愿者为每一位参加活动的儿童制作一个“微心愿小红包”,从收集微心愿到实现微心愿,让社会对偏远山区儿童的了解进一步加深,关注度进一步提高。
“共享阳光 让爱飞翔”项目开展充分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特点,采取精准帮扶服务,活动内容有趣味性、知识性、新颖性,在最大程度上给予偏远山区儿童全新的体验和从未接触过的知识,真正做到了整合社会优质教育资源。
该项目以一种创新的教育服务形态、公益化的运作模式,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受到偏远山区儿童和家长的欢迎。目前为止,已坚持开展了6年,覆盖青少年200余人,取得良好的社会影响。该项目2020年、2021年先后被九江市、彭泽县评为“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项目采取“走进去”和“接出来”两种方式,因地制宜开展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活动内容,达到良好的效果。
项目实施过程中,一批社工、心理辅导老师参与,从心理上进行专业关怀疏导。更快促成孩子们形成勤奋、自信、阳光、坚强的健康心理特质。
“共享阳光 让爱飞翔”项目建立了成熟完整的运营模式,较好地整合了政府、学校和社区等社会资源,更好地发挥公益性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德育功能,让更多的山区儿童分享了校外教育的成果。也动员了全县各界共同关注困境儿童成长成才,促进了教育公平。
“四心创建”助力养老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项目
彭泽县新联会针对农村老年人群体精神匮乏、空巢老人十分普遍、容易被非法宗教势力渗透的实际,紧紧结合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发挥农村养老中心功能完善、新联会群体又十分活跃的优势,积极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开展“四心创建”助力农村养老事业。即:开设“同心讲堂”,以新阶层人士中的中介组织和新媒体从业人员为主体,开展授课、讲座,讲法律知识、宗教政策;开展“同心结对”,以新联会中的会员企业为主体,自愿开展“同心结对”,定期进行走访,组织结对帮扶;设置“同心驿站”,以新阶层人士中的社会组织从业人员为主体,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服务,并开展线上线下服务,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组建“同心社团”,以新阶层人士中的自由择业者为主体,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据悉,彭泽县始终遵循“党建引领、乡镇主导,村级主办、政府支持、个人自愿、社会参与、突出重点、医养融合”的原则,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统筹运用农村各种资源,结合各村居实际,打造和谐宜居的“颐养之家”。为满足农村留守老人“不离乡土、不离乡邻、不离乡音、不离乡情”的养老需求,提供生活医疗服务、便捷价廉助餐、休闲文化娱乐等服务。这也是彭泽县委统战部依托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全县范围内积极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通过设立“同心讲堂”、开展“同心结对”、设置“同心驿站”、 组建“同心社团”,探索推行“四心创建”,助力农村养老服务,着力打造“四心创建”品牌活动的一个生动缩影。彭泽县“四心创建”活动在全县所有社区和乡村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通过抓点及面,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培训及讲座400余次,100余名新联会会员与农村老年人群体开展结对帮扶、联谊交友等活动,营造了全社会关心关爱老年群体的浓厚氛围,受到了老年朋友的热烈欢迎,成为了“老人乐见、群众欢迎、社会颂扬”的智慧新联品牌。
“六荷党建映初心”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
共青城市大学生就业创业中心旨在构建若干基于大学生兴趣、爱好和技能的共青城大学生就业创业平台,为共青城大学生就业创业创新建“圈”建“群”,通过大学生创业社团“特色平台”的构建与实践,开启将社群作为基础展开创业的助力大学生就业创业创新的崭新思路,构建一个“站在共青,联动高校,发声全国”的“大学生创业圈、高校互联圈、资源融合圈”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创新生态圈,全力推动将共青城建设成为大学生双创示范市和青年双创示范市建设,全力投身将共青城市打造成“创新创业梦想地、新兴产业聚集地、青年才俊向往地”。同时,整合共青城市大学生资源,跟各个高校建立志愿者服务联系工作机制,签订志愿者工作服务合作合约,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工作冲抵学校的社会实践学分。现已对接共青城市8所高校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共吸纳发展8000余名志愿者,其中1000余人已经参与了我们组织开展的60多次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开展范围覆盖共青城市委、市政府,各职能部门,各乡镇及偏远乡村。
共青城市大学生就业创业中心推出三大“零费用”服务,助力大学生就业创业:“零费用”专享服务——政策宣导、岗位对接、项目孵化、培训指导、贷款申请、交流考察、产研平台;“零费用”孵化空间——提供“零费用”创业孵化空间,水、电、网络、物业等入驻孵化空间费用全免,实现零费用“拎包入住”;“零费用”创业活动——双周一次创业沙龙活动;每月一次社团专业培训;双月一次社团团建。
志愿服务驿站+党建团建活动+纪念学分档案+任务墙+书吧阅读区在共青城市委宣传部、团市委、江益镇人民政府指导下开展工作:
1、大学生志愿者会员管理服务;
2、对接服务各大学团委及学生社团组织;
3、提供平台服务大学生社会实践及创新创业;
4、团队建设拓展培训及咨询服务;
5、大学生毕业就业岗前培训、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服务。
四单服务模式:
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社会评单。
以党建为引领,以志愿服务为抓手,实现群众在哪里,志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理念在共青大地生根发芽。
江益镇“六荷党建映初心”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履行社会责任,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以志愿服务活动丰富文明单位创建内涵,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职业道德建设。努力把共青城打造成为全国青年向往的创业基地、美丽江西的展示区。我们更努力,共青更美好!
“爱珍禽护生态”关爱自然志愿服务项目
武宁县“一路有你”生态文明志愿者协会“爱珍禽护生态”关爱自然志愿服务项目自2018年3月成立以来,协会内部予以高度重视,积极克服疫情影响,通过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圆满地完成了工作任务,2019年获得省委宣传部及省财政厅的批准立项,至今该项目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效。
项目以爱鸟护鸟、保护伊山河清水鱼科普与宣传,建立观鸟基地为载体,致力激发民众爱护自然生态热情,宣传山水武宁,促进全域旅游为目标开展活动。进入实施后,会长肖高武组织订立了项目实施方案。组建以张友明、潘科等6位有热心有激情有经验的成员团队,负责核心内容的操作实施。三年多来,项目工作实施与防疫两不误,协会动员和组织以本会会员为基础的宣传、科普、巡护活动32次,其中参与禁捕清水鱼宣传及巡护活动24次,拓展区域开展全县重点林区爱鸟护鸟宣传活动8次,总计1042人次。项目组成员坚持了每天一次的常态巡山护鸟,总数逾1400次。工作中共发现、收容和救护受伤珍禽9羽,其中成功放归自然一级珍禽1羽,二级保护雉鸡禽类3羽,二级保护鸮类4羽。建设观测点6处,其中白颈长尾雉白鹇灰胸竹鸡3处,黄腿渔鸮、仙八色鸫及绶带鸟各1处。安装了红外监控仪器8台,其中成员自筹资金购买设备3台,收录监控数据信息超万条,为本地的珍稀鸟类调查积累了大量的有用信息。完成观鸟点简易棚的搭建3处,依靠其他单位支持建设了高规格移动板房的黄腿渔鸮观鸟棚一处,基本形成了观鸟活动雏形。
项目实施中,协会着力延伸拓展,谋划观鸟文化产业成型。观鸟文化的兴起,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和全域旅游经济发展,在观测点建设中注意吸收外地经验,融入观鸟的基本元素,力争本土特有鸟种为观鸟文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一年来的实践,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观鸟来客千余人次,过程中,注重了客人吃住行的配套服务,为今后观鸟文化产业形成后的营运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与模式。
通过“爱珍禽护生态”的项目实施,特别是吸引外来客人的影响,广大民众看到了鸟类与人的关系和对生态经济的促进作用,爱鸟护鸟已成为了大家生产生活中的自觉,文明意识空前提高,区内鸟类的种群与数量得以增加,国家一级保护珍禽白戏长尾雉已在四个观测点季节性稳定出现,特别是白鹇的数万羽的爆发性剧增,城中公园甚至街道树荫也偶然见其身影,还有夜行性的黄腿渔鸮在观鸟活动中走向台前,成功跻身近阶段的明星鸟之列,绶带鸟、仙八色鸫、中华秋沙鸭在区内的频繁现身更是对武宁县生态文明的有力褒奖。
“护航校园安全 呵护健康成长”
近年来,武宁县致力打造“枫桥经验”的“武宁模式”,于2020年8月4日注册成立武宁县志愿警察协会。协会以立“志”为本、从“警”为民为宗旨,奉行团结、互助、有爱、警民携手共建平安武宁的服务理念,设有会长1名,副会长6名,分设6个中队。成立至今,武宁县志愿警察协会已招募会员1073人。志警会员来自社会各行各业,各有所长,在公安机关指导下,协助公安民警开展护校安园、交通劝导、安保执勤、社区服务、应急救援、巡逻防控等工作。
1.为切实做好建党100周年安保工作,彻底消除辖区各类安全隐患,加大加强巡防力度,在城区的重点金融、党政、事业单位、学校、居民住宅区和商业街等人员密集区域组织巡逻,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巡出群众平安幸福。
2.协助治安大队推进智能安防小区建设。志警在小区与居民登记整理业主资料,人员车辆信息,加强视频监控建设、智能门禁系统建设、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实现人员进出留痕、行迹可溯,使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3.配合县公安局为深入推进全民反电信诈骗活动,组织志警360余人,向市民广泛宣传防电信诈骗常识,发放、张贴宣传标语1000余份并现场解答群众咨询。此次活动的开展,扩大了反电信诈骗宣传的覆盖面,使群众更加了解和掌握了防范电信诈骗的常识和技巧,提高了群众防范意识和能力。
4.深入贯彻落实加强关于校园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通过组织开展“护校安园”专项行动,在城区八所小学,五所中学、两所幼儿园每天派出90名志警,约16000余人次。增强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确保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给学校创造一个安全、稳定、健康、和谐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5.深入推进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文明交通行为,促进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提升文明交通意识,志警协会约360余人次开展文明交通执勤志愿服务活动。
6.保障各项安保措施坚决落实,执行到位,志警恪尽职守,规范执勤,着力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共约出动3800余人次参加了“2021年国际自行车马拉松赛”“欢乐小镇美食节”“福利彩票抽奖”等现场安保执勤。
为确保志警队伍建设更加规范,2021年1月15日,协会党支部正式成立。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通过抓党建带队建,达到促平安的成效。党支部积极参加社区防疫志愿活动,精准防控,在各社区、交通路口卡点值守,坚决维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弘扬雷锋精神,践行志愿服务理念,走进社区,扶助生活困难居民;为有效控制和降低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风险,持续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在全社会营造文明、环保、节俭、安全的良好祭祀氛围,党支部全体党员在县公墓区路口开展“文明祭祀 平安清明”防疫一线当先锋志愿活动。
武宁志警致力于把志愿服务做实做大做强,努力提升武宁县社会治安群防群治能力,推动武宁县社会治理全面发展进步。力争打造武宁县乃至全市志警靓丽名片,聚焦社会正能量,在建设“秀美富裕幸福的现代化山水武宁”的新征程中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
采童诗,让美和爱在留守孩子心里长起来
从2020年6月以来,20余次深入县内外偏远乡村,面对886名留守小孩,利用节气、节日契机,以“发现热爱自然之美、学习热爱传统习俗文化、感悟认识亲情友情乡情”为主题,激发孩子们对大自然、诗歌、文学的兴趣,创作、采集、发表童诗近千首。
“为你们雷锋式精神感动”“很感动有子清这样一群爱心人士为乡村孩子们搭建与世界交流的桥梁”“感谢有这样的活动,让在家乡的孩子在心里保存一份最深刻又有意义的事情”“漂亮,感谢来时们带孩子感受春天的气息”“用诗歌滋养孩子的心灵真好啊”。远在外地的家长在传播活动讯息和孩子作品的微信推文后留言。
这是武宁县甘露社工服务中心创始人陈燕燕和她的团队,实施“采童诗,让美和爱在乡村长起来”志愿服务项目,大力关爱农村留守小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成果。
陈燕燕,笔名子清,自由职业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九江市“最美军嫂”,九江市、武宁县“三八红旗手”,她的家庭是江西省“最美家庭”。2019年12月,她任法人成立武宁县甘露社工服务中心。
陈燕燕“采童诗,让美和爱在乡村长起来”项目志愿服务团队成员,主要是本地作家、诗人、教师、摄影爱好者、心理咨询师,大多数是公职人员,也有少数的社会自由职业人士,一般每次活动有十余人参加。
活动起于2020年6月11日,当时团队只有4人。服务对象是武宁县鲁溪镇梅颜村村小的孩子们。该村小有幼儿园至三年级学生41人,其中80 %多是留守孩子。团队选择了31名学生组织开展采童诗活动。陈燕燕任“主持人”,有诗人任辅导老师,有摄影爱好者拍下精彩的瞬间,带着孩子们来到野外,通过小游戏开场,引导孩子们进入“夏天的梦”主题。孩子们沉浸在趣味活动中,打开梦想,直白真诚表达,“我还想变成一只青蛙,帮吃掉爷爷稻田里的害虫”“阳光明晃晃的,知了为我唱歌”,满是对自然的热爱、对亲人的关爱。最后精选了6首诗,配上精彩的活动图片、个人照片,在武宁当地较有影响的微信公众号“江南风雅颂”上发表,传到孩子们学校,在师生、家长中引起热烈反响。老师发现孩子们越发可爱了,孩子们更加自信起来,远在他乡的家长们迫不及待地与孩子联系。
几乎每次活动都有个别流泪的孩子,有的是因为触动了自己的内心,想起了亲人;有的是因为写不出诗产生挫败感。团队都及时予以关注、因材疏导,帮助他们破涕为笑。
经过数次的实践探索,“采童诗,让美和爱在乡村长起来”项目模式逐渐成熟完善:选择节日、节气——联系偏远学校——征集志愿人员——组织孩子户外采风——讲授节日、节庆、诗歌知识——启发引导创作诗歌——精选诗歌公开发表传播。
媒体开始关注陈燕燕团队活动。2020年11月,陈燕燕带领12名成员来到幕阜山深处的澧溪镇郭坑小学开展“世界儿童日”主题采诗活动,设计了“带着茶花过河去”户外游戏。从58名孩子中随机挑选的22名孩子,各献花招、成功“过河”,并写下“我是一朵山茶花,被妈妈种在山野里生长的山茶花”“我是小花,开在妈妈心里”“有时,我是奶奶背上的一滴汗;有时,我是妈妈眼角的一滴泪”之类诗句。新华社江西分社摄影部主任周密闻声前来,深为活动的创意和成效吸引,约好来年春花盛开时专门再来好好采访。
2021年11月,陈燕燕团队的一位作家,整理了采集的部分童诗,编进他的新书《江南风雅颂》,由江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每一位有作品入选的孩子,都收到新书作为稿酬,欢乐便在幕阜山下、九岭深处久久飘扬开来。
鄱阳湖最美岸线“河小青”在行动
坡头社区“河小青”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20年3月,注册志愿者20余人,志愿者主要由社区党员志愿者、共建单位和社区居民志愿者组成。志愿服务主要内容一是开展河湖环保宣传;二是不定期开展巡河巡湖清除湖边垃圾,制止破坏沿湖环境事件。自成立以来,已累计开展户外宣传、清河护河志愿服务活动20余次。
“河小青”志愿服务队成立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却是一只有活力的志愿服务队伍。一是队伍先进性。志愿者队伍都是社区党员和共建单位干部社区热心公益居民。二是活动公益化。所有活动开展清河护河行动和环保宣传志愿服务活动主要利用业余时间开展,所有志愿者都是志愿活动。三是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河小青”志愿服务队以打造庐山国际旅游城市、鄱阳湖最美岸线为服务活动宗旨,志愿者队伍经常性的在社区辖区内南门码头、海事公司码头周边开展护河行动。
2021年3月,为了传承雷锋精神,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同时为了保护鄱阳湖的干净整洁,社区“河小青”志愿者联合南康镇团支部志愿者共同开展护河行动,用实际行动守护春天的鄱阳湖。
当天上午,志愿者们身穿红马甲、带着各种清洁工具,来到鄱阳湖落星墩附近,用扫帚、火钳等捡拾白色垃圾及果皮纸屑等垃圾,并积极向游客宣传绿色环保生态理念,传递志愿服务精神,积极引导游客参与到护河行动。
2021年4月16日,社区“河小青”党员志愿者与帮建单位市二中在职党员这愿者共同开展“绿色家园齐守护,巩固提升卫生城”为民办实事爱卫活动,活动共有30余人在南门桃源大道以南延伸至南门码头周边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中共清理垃圾死角2处,杂草3处,清运垃圾3车,清理乱摆乱扔乱倒10余处,通过活动开展,大大的改善了辖区生活环境,为打造鄱阳扬胡最美岸线奠定基础。
2021年7月16日上午,江西工业工程技术学院的志愿者来到社区鄱阳湖岸线开展“河小青”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活动共有15人参加。社区志愿者和大学生志愿者们顶着炎炎夏日在鄱阳湖岸线清扫树叶,捡拾岸边白色垃圾,并对来往行人开展爱湖护湖环保知识宣传,经过2个小时的辛勤劳动,把河岸两边清理的干干净净,人行道上卫生得到明显改观。通过活动的开展,让每一个参与活动的志愿者对河湖爱护保护增强了责任感,引导居民积极主动参与护河行动,争做爱湖护湖的传播者、实践者。为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鄱阳湖共同努力!
2022年3月5日,在第60个“雷锋日”到来之际,坡头社区为了传承雷锋精神,积极组织青年志愿者在南门码头周边开展“河小青”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活动。
作为“河小青”志愿服务队队长陈磊琦常言道,鄱阳湖是我们的母亲河,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去好好的爱她保护她。自担任河湖长以来,以巡河护河为己任,经常到湖边进行巡查,对湖边游客随手丢弃垃圾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制止,多次组织开展清理河湖岸线白色垃圾的行动,她还表示,“河小青”志愿服务队要积极发挥作用,为打造人水和谐、岸绿,湖美的鄱阳湖不懈努力!
庐山市“阳光家园”居家托养助残项目
2017年起,该组织承接残联系统的“阳光家园”居家托养助残项目以来,在该项目推动下,充分发动社会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积极开展助残帮困志愿服务。志愿者们积极走进服务对象家庭,与残障朋友及其家庭成员亲密互动,及时了解服务对象的生活动态,倾听他们的心声,随时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真正走进了残友的内心,获得了服务对象及家庭成员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五年来,共为近200名残障人士提供服务近2000人次服务。
助残先扶智 丰富残障朋友精神世界
助残首先进入服务对象的内心世界,打开他们的心扉。一米阳光志愿者们实地深入了解残友们的身体生活状况,十分注重残障的精神状态,根据性格差异开展个性化服务。针对一些因伤致残长期卧床且有过受教育背景的残友们,团队会免费赠阅他们一些书籍,鼓励他们多读书,多收听收看新闻资讯并写出自己的读书感受,帮他们建立自信,开阔视野,获得社会认同感。蓼南乡郭小英是名重度残疾人,在“一米阳光”的耐心引导下,走进文学创作圈,写出了一部四十万字文学作品,体现了人生价值。
搭建残友微信交流群 开阔残障朋友的视野
在为服务残疾对象提供上户服务的同时,“一米阳光”特别注重残疾朋友心灵的共鸣,激发他们生活信心和勇气。针对残友们因残少与外界接触的实际情况,团队特此建立微信交流群,帮助一部分有能力使用4G手机的残友们搭建了互相交流的平台,志愿者们每天与他们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及时帮助他们解答生活中的疑虑和困惑,从物质和精神等方面倾心关注他们,把他们视为自己的亲人,得到社会各界和服务对象及家人的一致好评。
组织集体活动 残障朋友在亲近大自然中增进交流
在走访过程中,“一米阳光”了解到大部分残障朋友尤其是重度残障朋友致残后,一直没有出过门。其实,他们特别渴望走出家门,与大自然进行亲密接触。全国助残日期间,“一米阳光”多次组织残障对象集体出行。志愿者们推着坐着轮椅的重度残疾人,一边欣赏大自然风光,一边眺望鄱阳湖青山绿水、仰望高楼林立的美景,这些残疾人很多是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看到鄱阳湖、第一次进健身房、第一次看到几十层的房子、第一次坐电梯、第一次在饭店吃饭、第一次参加聚会....事后,很多残友们纷纷表示,“终于实现了埋藏在心底多年来的梦想,让自己的人生不再留下遗憾,不亏来人世间走了一趟,一定会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机会,好好的生活下去。”
用心沟通 争当残障朋友的贴心人
“一米阳光”志愿者们定期走进残友们家庭过程中,特别注重陪他们聊天的耐心、用心,残友们和志愿者们亲如一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残障朋友把志愿者们当成自己的贴心人。南康镇重度残疾人彭莎生活起居全靠年迈的老母亲一人照料,当她突发疾病,母亲无法独自从二楼挪下楼送往医院时,她第一时间就想到向“一米阳光”求援。得到求援信息后,“一米阳光”及时组织志愿者开车上门,护送他上医院,并全程陪伴他们一起看病就医,办理各种手续,从精神和行动上予以帮助,让她们感受到志愿服务组织温暖。
正如“一米阳光”创始人周荣华所说:“充分尊重残友实际情况,从他们的实际需求出发,倾听他们的内心,和他们打成一片,帮助和引导他们融入社会,树立生活信心”。“一米阳光”十分注重加大活动宣传,努力传播公益理念,坚持公益信念,倡导人人公益,通过自身的行动,影响并吸引越来越多的社会爱心人士加入和参与到庐山市的助残公益行列,有效地推动庐山市公益事业的蓬勃发展,为践行和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表率作用。
《移风易俗大舞台》项目
益联社会组织发展培育服务中心,为进一步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蓬勃发展,弘扬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以“党政关注、群众急需、社会倡导”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特色,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项目多年坚持开展“理论政策宣讲、红色故事宣传,移风易俗歌舞、小品、情景剧表演”等送文艺下基层,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文化惠民,喜闻乐见,让《移风易俗大舞台》---树文明新风送文艺“基层行”项目,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有力度、有温度。
两年前一群有梦想有担当的文艺爱好者加入到经开区益联社会组织。项目的发起人之一是该艺术团团长马声援,一名富有爱心的文艺爱好者,十几年坚持文艺表演,曾与执着勤奋同伴们,获得江西省广场舞总决赛冠军、江西省群众舞蹈大赛总决赛冠军;2021年个人在九江市建党100周年“学党史”讲红色故事演讲比赛中获三等奖,并获得“九江市党员教育讲师”称号。
贴近生活,风清气正
«移风易俗大舞台»——送文艺宣讲表演“基层行”,由益联社会组织及社会各界文艺爱好者,自发、自导、自编、自演各类移风易俗小品、三句半、唱歌跳舞、戏曲、乐器等表演,贴近百姓生活,群众喜闻乐见。
该项目深入到经开区七里湖街道、鹤问湖社区、养老福利院、特殊学校等开展送文艺演出志愿服务下基层。特别是福利院老人听到“文哥”深情演唱《爸爸妈妈》歌曲,边唱边握着老人的手,泪流满面,令人赞叹不已。
扩大文明实践战果,发挥社会组织文艺志愿者讲演特色,提高社会知名度,影响力,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九江城区一道靓丽的风景。大家自编、自导、自演,自娱自乐,成为传递党和政府连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提升百姓进入小康生活的幸福指数。
移风易俗,演绎文明
一场场文艺演出,台上台下群众积极参与,真正搭起百姓大舞台, 充满正能量。益联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有声有色,处处彰显着一座活力文明九江的生机和希望。
中心精心设计文明新风、移风易俗主题内容,确保大大小小的文艺活动“月月有主题、场场有精彩”。其中,重点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先进文化为目标,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三月学雷锋、“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暖心儿童节、“九九”重阳节等节日主题系列活动,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重要主题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同时,在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方面融入文明实践,培育树立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全面推进移风易俗。
“七送”特色,社会赞誉
文明实践“动起来”,“文明新风”舞起来。近两年,围绕宣传宣讲党的理论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乡村振兴等,组织开展了“七送”基层公益活动。一送理论政策宣讲下基层、二送文明宣传入社区、三送温暖关爱上家门、四送红色故事进乡村、五送歌舞表演街边乐、六送文艺专场百年庆、七送生命教育进课堂等活动150多场次,参与及受益人数达2万多人次。
益联社会组织发展培育服务中心倡导“五社联动”,与15支社会志愿服务队联合开展送文艺下基层。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充分整合资源,为市民群众提供“一站式”常态化的贴心服务,经过多年实践,申报“移风易俗百姓大舞台”树文明新风文艺“基层行”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发挥文化志愿者骨干引领作用,开展文艺巡演、文艺指导、红色文化教育等活动,吸纳基层群众广泛参与,利用文化广场、宣传文化活动室等阵地,常态开展活动,不断丰富城乡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让移风易俗大舞台成为浔城永不落幕的百姓大舞台。
“柴桑红,血髓恩”
柴桑区红十字志愿者协会前身为2016年6月由陈少敏同志领头组建的九江县红十字无偿献血暨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队,2018年5月17日在民政登记注册,现有会员161人;2019年5月17日, 2019年5月17日协会党支部成立;2019年9月1日,协会公众号“柴桑小红人”开始推送运营。一直以来,协会秉承“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践行“我参与、我快乐”志愿服务理念,以“三献三救”为本,“帮贫助困”,“敬老爱小”为辅,不忘初心,持之以恒,把志愿服务变为自觉服务。
从协会成立到如今,自筹资金,凝聚志愿者161人,参与10123人次,累计开展宣传活动42场,发放宣传单15300张;开展专业培训10次;累计发动群众7080余人,无偿献血超265700毫升,捐献造血干细胞血样,存入中华骨髓库750余人,占全市入库总人数11.5%,已成功配捐7例,成功匹配率占九江市成功匹配的21.2%,让7个受捐家庭重获希望。下面就详细的给大家介绍几场活动,让大家对柴桑区红十字志愿者协会有个更深入的了解。
2019年10月30日上午,九江市柴桑区红十字会在区政府大楼为该区红十字志愿者戴炜赴北京捐献造血干细胞举行欢送仪式。戴炜是九江市第18例、柴桑区第4例造血干细胞的捐献者,也是九江市第2例、柴桑区第1例涉外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是江西省第1例向法国患者捐献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2020年7月5日,柴桑区红十字会在柴桑区委三楼会议室举行了欢送该区第五例、女性第一例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李红同志赴湘捐献造血干细胞仪式。 挽救了一名9岁小孩的生命。
2021年5月6日上午,九江市2021年第1例,九江市公安系统第1例,九江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年龄最小的,柴桑区第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吴基创赴湘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吴基创是该区沙河派出所民警,多年来一直坚持参加无偿献血,2017年3月在献血时主动要求造血干细胞留样,时隔4年,终于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
2021年8月4日,九江市柴桑区红十字会在区政府三楼会议室举行柴桑区第七例红十字志愿者刘玉敏赴南昌捐献造血干细胞欢送仪式。区政府副区长吴伟伟在欢送会上对刘玉敏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他人生命的高尚行为,表示了赞扬,对区红十字志愿者协会所做的造血干细胞资料入库,中华骨髓库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协会党支部与九江市中心血站,于2019年11月28日在柴桑区港口街镇富塘村开展一次以“捐献热血、呵护生命、感恩有你”为主题的无偿献血活动。
2020年6月14日是第17个"世界献血日"。为了弘扬献血者无私奉献精神,推动该区无偿献血事业的持续发展,营造无偿献血的良好氛围,协会党支部组织志愿者开展"世界献血日骑行宣传活动"。
2021年1月11日10:28分九江市柴桑区爱心献血屋启动仪式正式开启。爱心献血屋位于柴桑区贤母园东南角渊明大道与陶母路交会处,建筑面积约62平方米,内部设置征询体检区、快速检测区、血液采集区等,环境优美,设施设备齐全,为全省首座集献全血和机采血小板功能一体的献血屋。献血屋的建成,是全区倡导文明新风,展现居民文明素养的一个窗口,也是柴桑区政府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将进一步提升柴桑区无偿献血宣传和市民参与无偿献血的热情。
2021年6月5日,协会接到九江市中心血站通知,市中心血站血库库存量供应临床应用紧张,晚上有献血车到柴桑区贤母园加班采血至21:00,需要志愿者参与招募献血者。接到通知,协会党支部及时组织党员及志愿者积极招募爱心人士参与无偿献血。在大家的努力下,招募爱心人士60余人参与无偿献血,其中49人成功采血。为我市临床用血及缓解血库库存压力作出贡献。
2021年6月14日是第18个世界献血日。 因第18个世界献血日正逢端午佳节,为了不影响志愿者和家人的团聚。协会将庆祝活动提前一天。 6月13日,志愿者们早早来到集合地柴桑区水金财富广场。将印有宣传标语彩旗固定在由九江贝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爱心免费提供的电动车上。将提前准备好的无偿献血宣传彩页和由九江市中心血站提供的印有宣传无偿献血的小风车准备好。一切准备工作完工后,统一着装,整齐列队听完陈少敏会长讲述宣传无偿献血知识的意义及此次巡游宣传的注意安全相关事项。
2022年4月21日至23日,柴桑区红十字志愿者协会聚焦“三救三献”核心业务知识,深入开展红十字宣传活动,充分发挥红十字作为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作用,组织志愿者在柴桑区贤母园开展“三救三献”宣传工作。
以上这些活动只是九江市柴桑区红十字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所做活动中的其中一部分,开展这些志愿服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广大人民对无偿献血相关知识的了解,自觉投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中来,展示良好的社会风貌。希望通过这些活动,增强人们对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遗体器官捐赠知识和血液安全知识的认识,让大家都明白,适当献血有利于身体健康。也是每个公民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柴桑区红十字志愿者协会一直坚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乐于奉献,尽己所能,服务社会,定将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护苗成长·向阳而生”项目
近年来,濂溪区公安分局为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防范工作,切实保障在校师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提高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校园周边防控工作能力和水平,区分局针对辖区中小学、幼儿园较多的特点,紧紧围绕落实校园治安防控和安全防范“双保险”工作目标,进一步细化“护校安园”工作措施,创新举措,推出“1+1+3”校园安防新模式,第一个“1”即建设平安校园的核心目标,第二个“1”即多元动态工作法,“3”即家、校、警三股力量紧密配合。实现共育共治,打通校园安全屏障的最后一百米,织密“护校安园”防护网。
一、站好一班“岗”,筑牢护校护苗“防护墙”。
濂溪区公安分局结合辖区实际,充分利用新型警力志愿服务,紧紧围绕维护学校及周边秩序和确保学生儿童上学、放学安全的工作任务,立足实际,统筹规划,在辖区中小学校、幼儿园周边治安复杂的重要路段和早晚高峰上学、放学时段,科学设置“护学岗”,截至目前,辖区28所300人以上的中小学、幼儿园已实现护校岗100%覆盖,强化岗前培训及护学督导,切实做好一是交通疏导,维护学生上学、放学时段的治安、道路交通秩序,护送学生安全出行,指挥车辆减速让行,指挥接送学生、儿童车辆有序停放,严管校园周边交通秩序,最大限度减少交通违法行为,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实现校园周边道路畅通,切实维护校园周边治安秩序稳定。二是治安防控。依托“护学岗”着力构建多警种、多部门协作、群防群治和社会力量参与的全天候,全方位的“护校安园”工作格局,充分利用“家校警复合警力”推行民警+校领导+老师+保安+学生家长“五位一体”及“特巡警+派出所+交警”三方警力结合的高峰联勤护校模式。强化校园“高峰勤务”和“护学岗”机制,加大对校园周边重点时段、重点路段的巡逻,组织交警、属地派出所、濂溪志警协会结合校园实际情况在周边合理派驻警力及志警,定岗、定人、定责,督促学校严格门卫查验制度并落实校园“四查一戴”防疫举措,严防不法分子混入校园,并针对不同类型的校园安全事件制定应急处置预案,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现行涉校涉生案(事)件(如不法侵害、暴力突发等)的发生,切实营造校园及周边良好治安防控环境。筑牢广大师生心理安全的坚实屏障,让“护学岗”真正成为师生家长的安全港、服务站。
二、用好一把“钥匙”,开启护校安园新篇章。
为切实增强校园师生的自防、自救能力,全面加强校园安全防范工作,濂溪区公安分局在确保“护校岗”常态化实效开展的基础上,创新打造多元动态工作法,紧密结合时下热点话题,从“练、查、防、宣”四个方面创新护校安园举措,在警民之间搭建起一座校园安全“连心桥”。
“练”字为要,确保安保能力提升。为切实提升校园安保人员处置校园肇事肇祸突发安全事件的实战能力及学校教室、护校志警应对校园突发事件时的自救、护幼能力,区志警协会特邀特巡警教官组织志警队员开展体技能素质训练,进一步提升志警自我防卫意识和应急处置实战能力,紧紧围绕基础体能训练、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置等方面内容,精心组织、严格施训,确保体技能素质训练取得实效;此外,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校园突发事件,在区分局的大力支持下,志警协会联合区特巡警大队多次深入辖区中小学、幼儿园开展校园防暴处突模拟演练,严密防范和打击校园暴力恐怖活动,牢牢守住学校不发生暴恐突发事件的底线,大大激发了家长和老师对于“护校岗”工作的参与热情,对促进平安校园创建起到了积极作用,社会面关注度有效提升,先后被新法制报、大江网、九江日报、九江零距离等多家媒体平台纷纷宣传报道。截至目前,濂溪志警进校园组织防暴处突演练及开展安全知识讲座活动35场,被各大媒体报道21次。
“查”字先行,确保消除安全隐患。严查校园安全隐患,对校园内部防范措施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门卫值守、值班巡逻、外来人员登记等安防制度的落实情况、应急防护器械等设施配备情况以及校园监控设施的维护情况,发现漏洞隐患,严格督促整改,紧紧围绕《全省校园安防“四个一”工程建设方案》要求,指导施工单位对凡是具备一定条件的校园门卫室均增设或完善建设“一个安检门、一键报警器、一组存储柜、一间会客室”,最大限度减少校外人员进入校区,确保进入校区人员的随身物品不构成校园安全隐患,同时,强化对辖区内校园、幼儿园“四个一”建设进度的监管力度,对仍未建设到位的学校,摸清情况、找准原因、精准施策,并定期深入辖区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安全检查,对校园周边及内部实行视频巡查,有效提高校园安保能力,指导学校落实安全措施,督促建立健全相关台账,发现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全力做好校园安全基础建设,消除安全隐患,筑牢安全防线。
“防”字固本,确保校园安全工作不懈怠。区分局在全区重点路段开展定点守护,科学调整警力部署,加强校园周边巡逻和“护校岗”工作,全面提高校园及周边地区见警率、管事率,确保校园师生绝对安全。健全完善法治副校长机制,联合志警宣讲员、派出所民警到辖区中小学、幼儿园开展法制安全教育讲座,有针对性地为学生重点讲述了相关法律知识,向学生普及防火、防骗、防伤害、防交通事故等安全防范知识,教育学生远离网吧、远离违法犯罪,加强自身安全防范。联合学校上好“开学第一讲”,结合“新型警力入校园”及“水美家安——全民防溺水”等系列活动,重点加强在校学生反欺凌、反暴力、防范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等宣传教育,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定期到校给师生作有关法律知识方面的专题讲座,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发生,确保各校及校园周边环境的稳定。针对在校学生参与违法犯罪和受到不法侵害的情况,组织开展以“提升安全意识、加强安全防范、保障自身安全”为主题的法制安全教育进校园活动。在全民防溺水活动期间,濂溪志警联合学校,通过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向同学们讲述野外游泳的危害及如何自救的小常识,坚决做到不要在无家长陪同的情况下私自下水游泳,坚决杜绝擅自与同学、朋友结伴到河边和游泳池玩耍、戏水;坚决做到预防溺水“六不”,使广大学生认识到擅自戏水的风险与危害。宣传活动受到了老师、学生家长和同学们的高度赞扬,进一步增强了全体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为防止夏季安全事故的发生打下了坚实基础。
“宣”字增效,确保安全教育成效提升。濂溪区公安分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丰富安全教育内涵,从生命安全延伸至财产安全、心理健康安全等安全教育内容,创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宣传活动,通过“提醒式”宣传、“咨询式”宣传、“授课式”宣传、“互联网式”宣传、“周边普法”宣传等方式,做到线上、线下宣传全覆盖,走出了新形势下普法宣传新思路。线上,区志警协会与民警通过高校志警普法教育联络群,将新型、典型案例和普法宣传材料,精准推送预警信息以最短时间内扩散至各班级微信群;开通校园普法广播栏目,采取以案宣教、以案说法的方式,在线讲解普法安全知识,精心制作通俗易懂的故事性安全教育宣传片,使普法教育接地气、贴民心,切实提高学生知法、懂法、用法的能力。线下,每周组织志警在集中时段、集中场所开展巡逻宣传,尤其是开学季,志警协会联合辖区派出所在高校广场搭篷设台,打破传统宣传形式,通过花样普法答题兑换“普法周边礼品”;宣传下载、指导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领周边等形式,最大限度扩大宣传受众面,并组建普法志警宣传队,通过新生法制“第一课”、专题班会、专题讲座、模拟演练、校园广播等方式普及安全教育,充分利用易拉宝、普法宣传单页、宣传手册、校园广播站等宣传载体,深入宣传,提高广大学生的法制意识、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此外,为了增强宣传覆盖面,区分局带头做好媒体功课,既发挥传统媒体优势,又全力拓展新媒体阵地,濂溪区校园安全教育活动先后被新法制报、大江网、九江日报、九江零距离等多家媒体平台纷纷宣传报道,广受好评。
濂溪区公安分局持续致力于发扬新时代枫桥精神,组织群众、动员群众、依靠群众,利用群众的力量深化护校安园工作成效,并同步推进社区服务、护校安园、治安巡逻、疫情防控、反诈宣传等民生服务工作走深走实,不断夯实丰富“九江志警”内涵,擦亮“濂溪志警”品牌,助力在平安濂溪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中持续贡献力量,促进志愿服务在社会发展中发挥新效能。
"第二届鄱阳湖国际观鸟周"志愿服务项目
2021年12月12日,第二届鄱阳湖国际观鸟周在鄱湖之畔的千年古镇——永修县吴城镇盛大开幕。本届鄱阳湖国际观鸟周活动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指导,江西省人民政府、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主办,江西省林业局、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九江市人民政府、南昌市人民政府、上饶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来自世界各地的600余位嘉宾代表共襄盛会。活动中,共青团永修县委组织了200余名志愿者全程提供志愿服务,有力保障了活动的高品质开展。
为了提升志愿服务质量、保障活动顺利开展,共青团永修县委主动作为、精心部署,以志愿者队伍建设为抓手,以强化志愿者个人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主线,开展了一系列培训和演练活动,有力强化了永修县志愿服务队伍水平。
志愿者队伍从江西枫林涉外经贸职业学院、各中小学教师和社会志愿者中择优选拔,并经各单位初选后由团县委统一把关,确保所有志愿者思想上政治坚定、旗帜鲜明,作风上严守纪律、谨言慎行,行动上甘于奉献、担当实干。为进一步强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团县委组织全体志愿者连续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专业培训和数次现场演练。以活动背景和观鸟周志愿服务概述的学习,让志愿者们充分认识到举办第二届鄱阳湖国际观鸟周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围绕志愿者工作礼仪及形象提升、涉外通识、语言表达和沟通技巧、观鸟注意事项以及鄱阳湖鸟类概况等业务知识开展专题学习,让志愿者们学习专业服务技能,规范“做什么”“怎么做”“在哪做”的统一服务标准,有力提升了志愿者队伍的整体服务水平;通过组织多次现场演练,团县委与多部门协同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问题制定了完善的预案,切实强化了服务水平的稳定性和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让全体志愿者都能以青春昂扬的精神面貌和专业积极的工作姿态投入到志愿服务中,为嘉宾们领略鄱湖美景,一览候鸟千姿提供便利。
活动中,志愿者们按照会务组的统一调度,主要承担4个大类20个项目的志愿服务工作。在新旅吴城国际酒店和福荣国际大酒店服务点,志愿者们悉心帮助嘉宾们办理入住手续,引导远方来客顺利入住,以亲切的服务为远道而来的客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从广袤滩涂到草洲湿地,在大湖池、常湖池、朱市湖、湿地公园、望湖亭等各个观鸟点,身着青春绿的志愿者们排成显眼有序的引导队形,向嘉宾推荐最适宜的观鸟位置;志愿者们还贴心地为每一名嘉宾们送上温热的茶水,让嘉宾们一举驱散寒意,心无旁骛地感受“天南地北双飞鹤,鄱阳湖尾水如天”的壮美景象......除此之外,志愿者们还提供了随车导游、景点介绍、交通疏导、开幕式现场布置和秩序维护等服务。
本次活动中,全体志愿者们秉承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以亮丽的青春面貌和优质的服务水平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了永修风采,打造了属于永修志愿服务的闪亮名片,得到了与会嘉宾们的一致好评和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6+1”爱心助学公益项目
以扶助贫困家庭学子为目标,广泛发动全社会爱心人士,对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就读子女施行爱心助学,以“6个帮1个”模式,众手托举陷入贫困的寒门子弟,让其与同龄人一起享受到公平的教育、获得正常的成长,防止“一代穷、世代穷”,从根本上切断贫困“代际传递”,降低“问题少年”、“问题儿童”的发生概率,让贫困家庭及学子得到资助、受到鼓励、看到希望;通过结对帮扶,让特困学子及其家庭成员感受到社会的关爱,改善社会成员间特别是中高收入人群同低收入人群间的人际关系,厚植社会文明、温暖“底色”,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现已覆盖浔阳区、濂溪区、柴桑区、八里湖新区、都昌县、瑞昌县,已帮扶贫困学生130余名,参与帮扶的爱心人士达700多人,资金60余万元。
九江市“消消火”志愿服务项目
九江市“消消火”志愿服务联合会围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服务需求,推进消防安全工作建设为基础,提高全民消防安全素质、增强防御火灾能力。
(一)“消消火+平安生活”。打通消防工作群众路线,发动人民群众参与到消防安全保卫战,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联合九江市善益志愿者协会组织“消消火”成员下沉到九江市及各区县的大小社区街道物业、文明实践站,结合实际针对性志愿服务,指导志愿者对街道办、居委会和物业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普及和消防技能培训,开展消防知识宣教活动、协助开展消防综合演练和其他志愿公益活动。
(二)“消消火+平安校园”。为构建平安校园,增强校园师生防护自救能力,“消消火”志愿服务联合会联合九江市及各区县各中小学及高校,发展各中小学及高校志愿服务队分队,例如:九江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分队。指导大学生“消消火”成员们开展消防知识宣教活动、消防科普讲座、协助开展消防综合演练,组织师生和教学职工进行消防技能培训。
(三)“消消火+消防科普”。依托九江市消防科普馆这一专业宣教平台和九江市善益志愿者协会,组织“消消火”成员进行消防救援知识和消防器材操作学习,利用街头展板、电视广播、新媒体投放、入户讲解、消防站开放等手段进行消防知识宣教。2021年,九江市广电小记者就多次深入消防队进行参观学习。
(四)“消消火+一警六员”。为打通消防安全“群防群治”链条链路,开展“专群一体”火线救援新思路,由专业的消防宣教员对群众进行一警六员消防基本技能实操实训学习。目前消防器材操作和消防救援技能培训已达到22万人次,并组织“一警六员”进行成绩考核和技能证书认定50000余人次。
该项目将继续秉持“不怕火、不着火,志愿服务消消火”的口号,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坚持从群众的消防志愿服务需求出发,依托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专业消防力量和九江市消防科普馆、九江市善益志愿者协会等平台,用其丰富消防安全资源施教、施训、科普,为“再创九江辉煌、再现九派荣光”作出贡献。
橙光助孤大型孤儿扶助项目
经调查,在九江地区民政部门登记在册并发放基本生活费的孤儿有2000余名(含社会福利机构集中供养的弃婴)。他们或自小就无父母,或从小就遭遇父母遗弃,大部分生活在贫困的乡村,是一个最应该受到社会关注帮助的困难群体。
九江市义工联合会橙光助孤大型孤儿扶助项目于2013年4月启动,通过市义工联义工团队实地探访(每年参与项目义工一百余人,每年探访孤儿公里数达数千公里,项目至今已开展九年,累计参与义工超过1500余人次,累计探访里程超过50000公里)。项目每年选取九江地区50-100名特别困难的孤儿或事实孤儿(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进行帮扶,采取爱心“3+1+1”模式,即“1个爱心家庭+1名专业义工+1名孤儿”模式,通过招募爱心家庭与受助对象结对“认亲”,辅之以专业义工,对孤儿进行物质帮助,亲情关爱、心理抚慰、学习辅导等,助力受助孤儿健康成长、融入社会。至今已帮扶九江地区贫困孤儿750余名。橙光助孤项目持之以恒的爱心帮扶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点赞。项目曾于2013-2015年连续三年获得江西省民政厅公益创投扶持项目,先后获得九江信华集团、上海市沐油盟科技有限公司、九江市关工委等单位爱心资金支持。目前,2013年第一批接受帮助的受助对象,有的已经进入大学,有的已经参加工作,橙光助孤项目影响了他们的人生轨迹,同时也影响了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参与橙光助孤项目。
本项目意义在于聚焦孤儿这个最需要社会救助帮扶的群体,发扬中华民族慈善助人传统美德,引起社会重视,带动许多有心公益、热爱慈善的人士参与。在提供固定善款、实物帮助的基础上,还提供亲情关爱、心理抚慰、艺术教育等,陶冶孤儿情操,使之快乐健康成长。
本项目意义在于聚焦孤儿这个最需要社会救助帮扶的群体,发扬中华民族慈善助人传统美德,引起社会重视,带动许多有心公益、热爱慈善的人士参与。在提供固定善款、实物帮助的基础上,还提供亲情关爱、心理抚慰、艺术教育等,陶冶孤儿情操,使之快乐健康成长。
本项目创新性在于将社会爱心和专业心理疏导、艺术教育结合,摆上同等重要的位置;利用志愿者组织、爱心市民和社会结合建设助孤项目,在全省树立公益示范品牌,为民政部门救助孤儿提供配套性的助养,走出一条孤儿救助的新路径。通过常年物质生活帮助、心理疏导抚慰、面对面的艺术教育,让孤儿群体从自卑自闭的境况中走出来,感受社会关爱,阳光面对生活。
“溢美童声”山村伢仔音乐筑梦计划
一、项目概况
项目自2019年10月中旬实施以来,受到当地学生、家长、校领导、老师高度好评。本来计划对当地24名贫困儿童进行培养,结果接受培训学生有64人,当地教师9人、学生家长6人。项目实施至今,一共过去培训47次,每次去三天,每天教师要上5节课。特别是第一天早上4:00点就起床,赶最早去修水的班车差不多上午10:00到修水县城,然后又坐当地农巴到马坳镇已经12点了。行李都没有时间放,赶快到学校食堂最多15分钟时间吃饭就到教室给孩子们上课,一直到2点结束。然后又借当地老乡电瓶车到石坪小学上课,2:30至4:30为止。我们每次都是星期四、五、六这三天,特别是星期六的课在石坪小学上课,这天的课有其他的学校回金坪村的高年级学生及家长把小小的教室都挤满了。孩子们学习音乐积极性很高,从开始对音乐知识一无所知到现在对节奏及音准基本能掌握,终于如愿地把“山伢仔合唱团”已经成立起来了。中间还组织词曲作家到修水马坳采风三天,原创歌颂贫困山区儿童精神风貌的合唱作品《山里的伢仔爱唱歌》已经创作出来并给孩子们进行合唱培训辅导。此作品《山里伢仔爱唱歌》都是由“山伢仔合唱团”演唱,获得省音协2020年优秀原创作品并在”心声“歌刊上发表;同时获得九江市文联繁荣工程扶持项目;该项目还获得2019年江西省优秀公益项目。获2021年江西省“最美文艺志愿服务项目”。如今“山伢仔合唱团”成为修水县群众文化活动的一张靓丽的名片,活跃在修水县各类大型演出活动中。
此项目参加2022年第三届江西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入围进入复赛,并且由项目组建的“山伢仔”合唱团正在备战2022年全省第八届少儿艺术节合唱比赛,紧锣密鼓地排练中。
二、感受体会
通过“溢美童声”山村伢仔音乐筑梦计划教育扶贫、音乐合唱扶志公益项目的实践,我们的体会有三点:
1.撑起“保障伞”,教育扶贫,音乐合唱扶志。经过物质脱贫后的孩子精神世界的脱贫更为需要;
2.用音乐和爱净化孩子内心,不会因父母不在身边而孤独自闭;
3.弥补教育“短板”,解决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状况。
“党员月月行”志愿服务项目
为深入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有机融合,拓展抓党建工作思路,瑞昌市委组织部创新推行“党员月月行”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实施“党组织党员一线排位法”,将党支部和党员安排在最前线,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一、基本情况
“党员月月行”志愿服务活动按照瑞昌市委组织部统筹安排、基层党委具体实施的方法,采取向党的事业、中心任务调配或选派党组织党员参与的方式,开展任务攻坚、志愿服务、宣传教育、业务培训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市乡两级共组织18万余人次党员参与,其中市级层面开展活动25次,约2万余人次党员参加。
二、经验做法
1.联中心,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通过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好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联结中心工作任务攻坚。坚持把党建工作融入中心工作的全过程,激发基层党建活力,凝心聚力攻坚克难。联结中心工作关键岗位。各基层党组织从本单位选派有责任心的优秀党员,参与全市各项重要主题活动,做到关键时刻站在前列,冲在前线。在全国羽毛球后备人才基地比赛中,组织选派30名优秀党员组成党员志愿服务队,负责比赛现场的疫情防控、现场引导、秩序维护等服务工作,得到运动员一致好评。联结中心工作任务分配。全市党员积极参与,严格按活动要求领取工作任务,遵守活动各项秩序,统一着装,统一行动,切实担当负责。2020年7月市级选派50名党员志愿者参与防汛抢险工作,统一穿着“党员月月行”马甲,听从市防汛指挥部安排部署,以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就是一面永不褪色的先锋旗帜”。
接地气,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在开展活动时,牢记宗旨意识,主题贴合群众实际,切实解决群众所需所盼。深入田间地头,助力乡村振兴。瑞昌市农业农村局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参与“党员月月行”活动为各乡镇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多渠道、多角度推广“油菜蜜蜂授粉与绿色防控增产集成技术应用”,进一步厚植群众“科学植保、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理念,从而达到油菜种植绿色、高产、高效的目的。深入长江岸边,助力“最美岸线”。在打造长江“最美岸线”的“示范样板”期间,瑞昌市委组织部选派200余名党员干部深入岸线一线开展专项整治,着力提升岸线绿色值和美丽度。各乡镇党委也结合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开展“党员月月行”活动,引导党员示范先行,群众环保意识进一步提升。深入街头巷尾,助力文明出行。在瑞昌市区全力整顿电动车文明出行时,瑞昌市委组织部选派200余名党员在主干道路口志愿开展文明出行宣传、劝导工作,进一步提升居民对文明出行的认识。
强作风,提升党员自身素质和形象。在开展“党员月月行”活动时,对参与党员全程严格管理。通过党务课堂,强化理论学习。“瑞昌组工”开设“党员月月行党务课堂”专栏,以提升全体党员政治理论素质为目标,组织全市1.8万余名党员参与党务课堂签到答题。通过专业培训,提升党员素质。在志愿服务工作专业性强时,由专业人员对党员志愿者进行培训,比如志愿服务“3·15”消费者维权、中国国际乡村马拉松赛、中国羽毛球俱乐部甲级联赛等活动时,赛前由专业人员进行培训,让党员志愿者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应急救护知识、羽毛球专业知识等,党员队伍素质不断提升。通过行为督查,强化队伍作风。在开展活动时,要求党员严格遵守活动现场的制度和纪律,佩戴党员徽章,着“党员月月行”服装,自觉维护好服务队伍的良好形象,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充分肯定。
创机制,推动各项活动落实落细。创新“三项”机制求突破,保障各项活动有序推进,有效提升活动质量和成效。联系调配机制。市委组织部年初根据全市重要活动确定总体安排并制定实施方案,每月至少依托1个重要活动创建“党员月月行”活动平台并制定具体活动方案,调配农村、机关、企业等不同层面党组织和党员名额,融入活动承办机构中开展工作。督导考核机制。市委组织部成立活动督导组,对各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及时掌握活动的开展情况和实际效果。督导实行量化打分,年底将督导结果进行汇总后,作为各基层党组织党建考核的重要根据。评价反馈机制。活动结束后,市委组织部对参加活动的党员进行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所在基层党组织。通过评价反馈,推动党组织和党员主动担当,发挥党的优良作风,用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党员形象。
三、活动成效
党建工作同中心工作进一步融合。通过开展“党员月月行”活动,让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走出办公室,党建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中心工作,有力彰显了党组织的先进性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员综合素质进一步增强。依托“党员月月行”活动,丰富党员学习教育形式,通过开展党建工作业务培训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党务工作者业务水平,让党员在活动中不断增强综合素质。
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进一步提升。在“党员月月行”活动的带动下,全市各级党组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党组织活动,拓宽了党员学习教育思路,盘活了党组织活动,优化了资源配置,进一步提升了党组织组织力。
已有 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