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湖水暖“鹤”先知,候鸟北归春意浓。2月27日一大早,来自九江市彭泽县、湖口县、都昌县等10个地方的10支护鸟志愿服务队奔赴永修县吴城镇狮子山观鸟站,他们将参加当天由九江市委社会工作部、永修县委社会工作部、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吴城保护管理站联合举办的“守护鄱湖飞羽,共筑生态家园”爱鸟护鸟专题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参观、故事分享和经验交流,进一步深化大家对候鸟保护的认知,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保护。活动开始前,永修县委社会工作部部长秦剑就向来自九江全市各地的护鸟志愿服务者代表说明举办此次活动的目的意义。在永修县吴城镇狮子山观鸟站,护鸟志愿者代表们一边仔细观察着湖面和滩涂上成群结队的候鸟,一边聆听着“中国好人”王小龙的介绍。据悉,鄱阳湖保护区从1983年建立到现在,由过去的150多种鸟类到现在的380多种鸟类,鸟类数量由过去10余万只到现在的60余万只,白鹤由过去的1000多只到现在的4000多只。“生命不止、护鸟不息,虽然我们的护鸟志愿服务队是由本地村民、退休干部等组成,但我们的队伍已经有80多人,也预示着我们背后有80多个家庭,还有80多个家庭的亲戚朋友,这都是我们坚强的后盾和支持力量,所以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护鸟志愿服务队的力量将越来越强大。”来自都昌县大雁保护协会的马琴宝虽然已经退休,但他激情澎湃的护鸟经历感动着在场的所有人。
来自修水县的护鸟志愿者张任也动情地讲道:“每一只候鸟都像是一颗璀璨的星,它们的存在为鄱阳湖增添了无限生机。例如那优雅的白鹤,舒展的羽毛如同仙子的裙摆,在湿地中翩翩起舞,令人陶醉。这一切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们的保护工作多么重要。”在活动现场,大家的发言围绕怎么发现受伤的候鸟、怎么救治生病的候鸟都讲解着各自的实战经验。同时,每支护鸟志愿服务队就如何开展护鸟宣传、如何发动群众参与候鸟保护也都分享了各自的制胜秘诀,让这些来自社会组织的护鸟行动充满着智慧与光芒。
“当前,候鸟即将启航‘北迁’,行程将会有一个多月时间并跨越6000多公里,让‘候鸟’有一个安全、可靠的集结休整环境至关重要。有了广大志愿者队伍的充分融入,护鸟行动的覆盖面将会更加广泛,保护生态的理念将更加深入人心。我们将充分发挥好本地志愿服务队伍的作用,在强化党建引领的基础上,积极为候鸟志愿服务队伍搭建更多的互动平台、提供更多的基础服务,以此充分展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九江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汤高峰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洪永林)
已有 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