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失管、失教、失爱”难题
武宁县关工委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蓝天”
近日,记者在鲁溪镇“少年儿童服务中心”走访时发现,干净的场地,琴室、棋室、书画音乐和活动室整洁有序,特别是亲情对话视频室一派温馨……这是武宁县用心用情经营少年儿童之家,倾力关爱服务儿童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武宁县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政府主导、关工委协调、部门参与、学校管理”的少年儿童服务中心运行新模式,并将发挥“五老”作用作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抓手,有效破解留守儿童“失管、失教、失爱”难题,走出了一条“父母安心外出务工,儿童舒心生活学习”的新路,取得了良好社会效应。
搭建关爱工作新高地 让服务平台更广阔
留守儿童年龄小,自理能力差,缺少父母关爱,极易引发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为更好服务关爱青少年。武宁县关工委通过深入乡镇部门调研,与留守儿童、教师、家长、乡村干部座谈等方式,摸清留守儿童情况,参照外地经验,向县委、县政府报告,在全县推行少年儿童服务中心运行新模式,得到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进行专题研究。
武宁县政府办下发《关于乡镇少年儿童服务中心建设相关事项的抄告》,同时还成立了县乡村少年儿童服务组织建设协调工作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会商研究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县政府从财政预算中分期安排建设资金,采取改造、扩建、新建的方式,按照“全省乃至全国乡镇级少年儿童校外教育的第一品牌、全面发展的第二课堂、快乐生活的第三空间”要求打造。
截至目前,少年儿童服务中心覆盖全县所有乡镇。另外,根据实际条件及需要,在社区(行政村)建立少年儿童服务站,在学校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建成(或改造)村(社区)级少年儿童服务站20个、学校留守儿童之家36个。少年儿童服务中心运行以来,全县受益对象达2万余人。
发挥“五老”优势 让关爱资源更强大
“同学们,我们上汤有200多名先烈,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努力读书,以优异成绩报答英烈,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当好接班人……”这是“七一”前夕,程开宁老人在上汤学校给孩子们讲红色故事时的一个开场白。现年70多岁的程开宁,每天主要有两件事,一是为上汤贫困儿童、留守儿童送去温暖,二是收集整理上汤苏区革命红色历史文化,用发生在身边的革命故事教育激励青少年。他整理撰写的革命历史文献《红色上汤》被上汤学校列为红色教材,在校的学生人手一册。
一个留守儿童父亲是服刑人员,程开宁在走访中了解到她家的情况,立刻把她作为结对帮扶对象,先后十几次走访和探视,鼓励她要努力学习,并先后安排助学金1万余元。通过帮扶,该生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多次荣获全县“优秀学生”和“美德少年”荣誉及“江西省自强少年”称号。
发挥“五老”宣讲团的作用,他们进学校进课堂进行党史国史宣讲,利用传统节日进行学经典、诗词诵读,利用红色基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邀请法律专家进行维护权益教育等活动,给孩子们送上了一节节“五老课堂”,武宁县一中“五老”开展军训+活动,举办了党史、军史图片展,进行了军训前的爱国主义教育讲话、军训征文等一系列活动。
因地制宜,让关爱更加具有鲜明特色。武宁县鼓励探索适合本地实情的运行机制,选优做强,打造品牌。竹岭社区实施“少儿服务站+学校”机制,与武宁三小建立合作关系,邀请退休和在职教师前来授课。另外,还争取到上海明谷科技、壹基金等社会方面的爱心资助,开展各种活动,取得不凡成绩,成了武宁少年儿童服务中心的品牌。2000年庐山西海江西省象棋锦标赛,廖江旭夺得全省少年组冠军,汪奕舟夺得10岁组冠军,秦梓轶夺得9岁组冠军。2022年,少儿象棋培训班李俊睿代表江西省参加全国业余棋王总决赛。
(柯水生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谈思宏)
已有 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