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西省九江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迎接党的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持续对标“场所便民利民、队伍多元多样、活动常态长效、项目科学合理、机制健全完备”的工作要求,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提质增效。
聚焦“场所便民利民”强能力一枝一叶总关情
坚持“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做到“软硬兼顾”,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德安县聂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办“香樟课堂”进行党的政策理论宣讲
建好阵地聚民心。把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作为一项全城联动、全民参与的系统工程,搭建点多面广、功能多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引导群众广泛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截至目前,全市16个县(市、区)、217个乡镇(街道)、2229个村(社区)均按“五有”标准建设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实现市域城乡全覆盖。
延伸服务暖民心。优化整合文化站、村史馆、农家书屋、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阵地资源,灵活设置文明实践大讲堂、文化大舞台、红色观影点等文明实践场地,打造了671个文明实践点、78个文明实践基地及66处文明实践广场:潘凤玲交通岗、“267”文创园夜市消防文明实践点;集理论政策宣讲、未成教育中心、文化活动中心为一体“综合体”实践站;整合景区景点、红色基地、新农村点的文明实践基地……让文明实践活动在群众中不断走深走实。
擦亮品牌贴民心。盘活独有资源,打造特色阵地,压实新“精神粮仓”,推动融合发展。八里湖新区成立“钟晓玲爱心商户志愿服务队”,拓宽群众参与文明实践渠道;修水县整合志愿服务资源,打造“溪口红”志愿服务品牌;共青城通过“党史小喇叭”“云广播”,把党的创新理论送入群众家门。
聚焦“队伍多元多样”集合力众人拾柴火焰高
坚持兼容并蓄、扩容提质,锻造政治过硬、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文明实践队伍。
壮大“主力军”。市本级建有涵盖理论宣讲、文明乡风、文艺文化、农技宣传等内容的志愿服务队,各县(市、区)成立由县(区)委书记任总队长的志愿服务总队,下设“8+N”支常备及特色志愿服务队伍,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建立3支以上群众身边不走的服务队。“主力军”的步伐铿锵有力。
发展“生力军”。引导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社会工作者、“五老”以及各类乡土人才等社会力量参与志愿服务;召开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座谈会,引导社会组织与社区结对互动、携手并进。截至目前,全市文明实践志愿者已达66.3145万人,志愿服务队5371支,人均打卡21.77小时。生力军的发展欣欣向荣。
培养“后备军”。市本级先后组织召开十余次志愿服务工作座谈会、培训会,建立志愿服务培训、孵化基地,截至目前,市县两级全年共开展志愿服务培训达120场(次),累计培训志愿者两万余人次。后备军的培养紧锣密鼓。
聚焦“活动常态长效”显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
咬定目标任务,保持工作定力,进一步推进文明实践活动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
创新运行模式。用好志愿服务点单平台,“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服务模式高效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全市2566名文明实践员上线点单平台,项目入库11612个,群众点单171125次,中心派单171085次,惠及群众400万人次,好评率99.7%。
坚持示范带动。做好2022年度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星级创建工作、九江市志愿服务组织和个人评选活动、九江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所(站)及文明实践优秀志愿服务项目推选工作,全市涌现一批事迹突出、群众公认、影响广泛的先进典型。共青城市志愿者王永辉、九江市善益志愿者协会、九江市青志协、永修吴城镇“守护同一片天”项目等示范典型不胜枚举。
营造良好氛围。央视《新闻直播间》点赞九江供电公司“小红帽”青年光明服务队,新华社称赞“江西九江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科普服务‘套餐’惠民”,党建网关注“永修打通文明实践‘最后一米’”,《精神文明导刊》刊发《坚持“一三五”模式探索文明实践新路径》……一年来,全市在省级媒体上稿300余条,在国家级媒体上稿80余条。利用九江日报、九江电视台、九江文明网等本土媒体,及时报道工作动态,推介经验做法,讲述动人故事,为文明实践活动常态长效营造良好氛围。
聚焦“项目科学合理”挖潜力无边光景时时新
锚定项目化运作、规范化管理、常态化开展工作思路,强化问题导向,突出工作重点,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基层落地生根、遍地开花。
共青城市“心连心课堂”项目在镇文化站开展“心连心课堂”汇报演出
增强教育引导“力度”。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线,印发《关于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广泛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通知》,让文明实践各级阵地成为宣传思想政治的重要平台。永修县涂埠镇“90青年”宣讲团自导自演的三句半节目,在欢声笑语间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传递到居民心中;德安县结合省级非遗德安县西河大戏,将“喜庆二十大 奋进新时代”戏曲推进校园。
拓展实践活动“广度”。创新“文明实践+N”多元组合模式,出台《九江市2022年深化“我们的节日”文明实践主题活动实施方案》《九江市农村“推动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引导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广泛开展深化拓展主题实践活动,让群众在参与中改变观念,在实践中提高认识。武宁官莲东山村的“公德银行”,让村民获得积分直接受益;德安县邹桥乡源口村举办的“百叟宴”,使老人们尽享欢乐。
提升精准服务“温度”。联合九江市民政局印发《九江市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关爱工程”行动(2022-2024年)贯彻落实意见》,推动“关爱工程”三年行动深入开展。聚焦养老服务,设立“五老”志愿服务工作室,打造“颐养之家”“幸福食堂”等1291个服务点;着眼留守儿童,打造“亲情连线”“四点半课堂”“童心港湾”“浔暖益童”等品牌志愿服务项目;紧贴环卫工人、快递小哥等群体生活所需,创新模式设立社工站、城市驿站。
聚焦“机制健全完备”添活力为有源头活水来
坚持高位推动、统筹推进,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工作机制,形成“全市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工作格局。
坚持三级联动。市委、市政府先后3次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文明实践工作,把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一把手”工程,不断完善健全市级负总责抓统筹、县级党委履行主体责任抓推进、乡镇(街道)党委和村(社区)党组织抓落实的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层层传导压力,压实“三级责任”,力促“三级联动”。
强化工作保障。建立健全市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联席会、列席会等制度和工作约谈机制,督促滞后单位改进;出台《九江市结对共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施方案》,引导优质资源下沉基层一线;加大经费投入,市县两级累计投入文明实践经费8300万元,夯实建设基础……一系列举措为文明实践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严格监督考核。出台《九江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运行考核办法》,制定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工作台账,健全周提示、月排名、季督查、年评估等考核制度。先后发布工作通报、提示函15次,有力推动文明实践工作长效建设。
铸精神根基、树时代新风,时下的九江大地遍开文明实践之花。阵地建设方兴未艾,实践活动丰富多彩,一张张灿烂笑脸写满幸福,一阵阵文明新风扑面而来,无不彰显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丰硕成果。守正创新、接续奋斗,九江市将坚持以满足群众所需所盼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吹响文明新风号角,再谱文明实践华章。(柯媛媛)
已有 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