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我的《驻村日记》第一页,时间回到了2023年8月21日。这一天,我从九江市政府办公室机关转战都昌县三汊港镇岭东社区,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五百多天来,我奋战在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的第一线,过往的点点滴滴,仍然历历在目,其中的一些日子,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都昌县三汊港镇岭东社区
一、“堵心路”变成了“舒心路”
2025年1月23日 南方小年
年关将至,农村里的年味格外浓厚。我和镇干部正驾车前往茅岭村,查看今年新拓宽路面通行情况。
“殷书记,搭个顺风车!”岭东社区的老石在路口挥手。他也要去茅岭村走亲戚,和我们同路。到了查看路段,在外务工的村民陆续开车返乡过年,虽然路上的车辆比往年多了不少,但是完全感受不到拥堵。“以前这条路,一到过年过节,车子就要排长队。我家大侄子的新车就是在这条破路上,第一天就被刮花了!”老石不禁感慨:“蒋市长真是办了件大好事!他大老远从市里来我们农村接访,当场就帮我们解决问题,方便我们老百姓出行。共产党的干部真是为我们群众着想!”
老石所说的是2024年4月17日,市委副书记、市长蒋文定到三汊港镇政府开展下访接访活动。接访中,村民代表反映茅岭村有部分路段道路狭窄,无法满足村民交通出行需求,但是村里又拿不出足够的钱来修路,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蒋市长详细了解村民反映的情况后,当即指示当地政府尽快拿出工作方案,解决群众出行难题。项目实施方案拿出后,市政府秘书长欧阳新华按市长要求,对群众出行难题和落实情况念兹在兹,特地嘱咐我们驻村工作队要配合三汊港镇政府,全程跟进、督促落实到位。带着领导的嘱托和信任,我先后多次来到道路改造现场,实地查看并督促施工进度,检查工程质量,最后现场确认了茅岭村这条半公里长原来仅3.5米宽的道路,拓宽到了6.5米左右,实现了车辆双向通行,且经全面硬化后平坦整齐、质量合格,群众出行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
春节期间是村里的交通高峰期,今天我们实地查看确认新拓宽路段交通情况后,才放心地回到岭东社区。回程时,我特意摇下车窗,窗外腊肉的香气混着爆竹的硝烟扑面而来,乡亲们的笑脸比春联还红火。这条民生路,终于让村民百姓的归途不再坎坷,让山乡的年味更加浓厚!
实地查看茅岭村道路拓宽情况
二、“蝴蝶谷”磨亮了“金招牌”
2023年9月28日 “十一”前夕
“十一”黄金周即将到来,岭东“蝴蝶谷”景区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我也在拍摄着“第一书记喊你来打卡”活动的宣传短视频。
自2021年九江市政府办驻点帮扶岭东社区以来,为了发展乡村旅游,建设和美乡村,我们协助岭东社区,以打造“蝴蝶谷”景区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市政府办统筹协调优势,争取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协调文旅部门对景区打造进行了针对性的指导点拨,帮助景区成功获批省3A级乡村旅游点,并成功在今年“五一”期间实现试运营。
然而,和其他乡村旅游景区一样,“蝴蝶谷”运营初期也面临着人气不足、知名度不够、同质化严重等情况。于是,我带着社区干部到周边的婺源、庐山西海等成功景区考察取经,谋划引入亲子研学、民宿餐饮等新业态。为了做好景区宣传推广,我每天将景区的照片、视频发送给身边的同学、同事、亲朋好友等,带动他们来“蝴蝶谷”休闲游览。
直播间里的点赞数、观看数不断升高,手机私信里时不时有朋友、同事表示要来岭东观光、团建,景区工作人员告诉我,今年“十一”假期景区预订门票数比“五一”试运营期间翻了四倍。看到这些,我开始对岭东的乡村旅游发展有了一些底气,感到付出的努力没有白费,心里想着,一定要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参与“第一书记喊你来打卡”活动
三、“跑山鸡”飞出了“致富路”
2024年9月13日 中秋前夕
天刚蒙蒙亮,我就和村干部一起来到长红村生态养鸡基地,打包市政府办以消费帮扶方式从长红村采购的140多份工会福利包——跑山鸡、干黄花、土榨菜籽油等农产品。看着一筐筐活蹦乱跳的跑山鸡经屠宰、加工处理后,迅速装袋、码入冰柜,我忍不住感慨:“这一路,真不容易啊!”
自2021年市政府办公室对长红村开展对口帮扶以来,办公室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到长红村调研指导,单位也投入了不少资金支持,但长红村的产业发展始终迟滞不前。针对这种情况,我和镇、村干部经过深入调研、反复协商后,决定以长红村已有一定基础的养鸡基地为底子,采取“村集体+养鸡大户+基地+脱贫户”的模式,合作发展跑山鸡养殖。
发展路径定下来了,可发展资金从哪来?养鸡基地怎么改造提升?面对当前现状,我们主动向办公室领导汇报、争取支持,最终办公室专项研究安排了10万元扶持资金,用于长红村养鸡基地改造。我们还在农口各相关单位之间往来穿梭,软磨硬泡地争取到进一步的支持——以市政府办带头的多个单位,以消费帮扶的方式,从长红村采购“长红村土特产营养套餐”,做到了帮扶上不仅在产业发展前端发力,也在销售终端积极给力,助力了长红村“跑山鸡”的腾飞。
在抓好长红村养鸡产业的同时,我也和岭东社区石书记一起,开始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我们先是与安徽亳州的中药材经营商达成了包产包销协议,后来又争取到市县林业部门的奖补政策。我们以“强村带弱村”的联村发展模式,将中药材种植推广到了600多亩的规模,带动了80多位乡亲就近务工就业,预计年收入可达150万元。
查看长红村养鸡基地建设情况
四、“纠纷结”开出了“法治花”
2024年12月4日 国家宪法日
今天是国家宪法日,岭东社区的法律明白人广场上人头攒动,大家都是来参加宪法宣传活动的。我们把普法宣传手册递到村民手中,向大家普及法律知识。活动结束时,我随机提问了几个法律常识,查大娘答对了“宅基地纠纷找哪个部门”,方大嫂说清了“赡养义务不能丢”,乡亲们踊跃作答的热情,让我对岭东社区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更有了底气。
岭东社区的法治氛围,也是一砖一瓦砌成的。2022年,市政府办支持12万元资金,帮助岭东社区高标准建设法律明白人广场,并协助岭东社区成功创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还定期在社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村民们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意识越来越浓厚。
这其中最有效的,莫过于社区内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室发挥的作用。今年5月,两户村民因宅基地权属起了争执,两家主动到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室反映问题,咨询解决纠纷的办法。调解员依据相关法规,手绘示意图明晰权属边界,最终促成双方各退一步达成和解。
如今,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室的月均调解纠纷不到3起,比三年前少了七成。有次我在村里散步,还听见村民打趣:“现在吵架都找不到由头了!”
进行普法宣传活动
五、“小村庄”吹起了“新风尚”
2024年8月17日 高考暑假
今天的岭东社区祖厅,红绸高挂、座无虚席,村里的集体升学宴正在这里举办。我和石书记将奖学金证书递到今年新考上大学的五个孩子手中。这笔钱一方面能给孩子们改善学习生活条件,但更重要的是,让外出求学的孩子们记得自己的“根”在哪里,让社区的村民们自觉形成重视教育、崇德向善的良好村风。
2021年以来,在市政府办的帮扶下,岭东社区积极探索乡村移风易俗新举措,群众思想观念逐步改变。我们从村民最关注的婚丧嫁娶着手,先是帮助促成了在部队服役的村民石坤奇“零彩礼”娶亲,后来又争取到都昌县婚事简办“集体婚礼”在岭东举办,借着这两件事的影响力,我们全面推开了岭东社区“零彩礼”“低彩礼”的新风尚。我们还推动建立了文明积分兑换制度,村民参与好人好事、移风易俗、志愿服务等,都可以获得相应的文明积分,凭积分可在三汊港镇各大超市兑换生活用品。这种物质、精神双管齐下的激励措施,有效调动了村民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力推进了乡村移风易俗,岭东社区也因此被评为省级“幸福社区”。
岭东社区文明积分兑换制度
(作者:九江市政府办公室驻村第一书记殷俊军)
已有 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