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头条热点
动态要闻
文明创建
新时代文明实践
文明培育
专题专栏
公示公告
    首页 > 九江文明网 > 文明创建 > 文明城市
    “等我回庐山”——最近大火电影《长安三万里》中庐山元素频出
    日期:2023-07-19        来源:九江文明网        访问量:

    最近大火电影《长安三万里》,

    通过高适的回忆,

    讲述了高适和李白相交的一生。

    李白的一生绕不开长安、

    扬州、江夏(黄鹤楼)等地,

    更绕不开庐山。

    电影《长安三万里》中和庐山有关的镜头频出,除了主人公对话中提到庐山,背景图中也有庐山元素。

    高适手下与李白对话背景图中的庐山元素

    电影开头李白第一次遇到高适,李白对高适讲,他此行目的为葬好友吴指南,与吴指南是在庐山相遇的,历史上李白“剔骨葬友”中的“友”就是吴指南。

    高适平定“永王之乱”,关押李白,电影中李白之妻宗氏寻求高适的帮助,高适未置可否,宗氏最后说她将回庐山了此余生,宗氏离去时,李白对着远去的宗氏凄惨地大喊“等我回庐山!等我回庐山!"

    李白一生钟爱庐山,先后至少五次到庐山,写下40余篇诗词。他在走遍千山万水之后,评价庐山说,“予行天下,所游览山水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天下壮观也”。

    生性豪放的李白喜爱庐山是不言而喻的,但他抱负远大,不甘归隐于山间,所以他的一生都在“隐”与“仕”之间苦苦挣扎,而五到庐山的经历恰恰是他这种挣扎的真实体现。每当他在仕途中受到挫折,庐山总会用宽容温柔的胸怀接受他,抚慰他的伤口,帮助他重拾自信,抖擞精神,再度出发。或许,李白的命运早已同庐山纠缠在一起。

    《长安三万里》影片中李白形象

    李白一生中留给庐山的诗歌并不算多,其中大部分都是在浔阳狱中写下的。尽管如此,李白还是用他天才的情思给庐山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在他的笔下,庐山是战云密布的:“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豫章行》)、“风高初选将,月满欲平胡”(《中丞宋公以吴兵三千赴河南军次寻阳脱余之囚参谋幕府因赠之》)。但更多的是空灵:“霜清东林钟,水白虎溪月。天香生虚空,天乐鸣不歇”(《庐山东林寺夜怀》),是可以洗去内心污浊的明净:“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无论漱琼液,且得洗尘颜”(《望庐山瀑布二首》其一),还有他人无法领略的壮观:“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这首写于李白最后一次来到庐山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是所有写庐山的最好的篇章之一。

    人们对于庐山的感观,多是秀丽空灵,而李白用他宽广的胸襟,给庐山注入了一股宏阔壮观的气象,这气象包容万物,延绵不绝。正是这位过客给庐山写下的五色斑斓的诗句,为庐山留下了瑰丽篇章,使秀丽的庐山从此有了蔚为壮观的解读和丰富内涵。

    虽然李白离开了庐山,但这里人们始终没有忘记这位翩若惊鸿的诗人。五老峰下李白曾隐居的山谷被命名为青莲谷,谷中有李太白书堂,明代还曾在附近建过青莲寺。今天这些建筑都随着时间远去,但他的伟大诗歌必然万载流芳。有了那些雕刻在人们心中的名句,对于庐山来说,已经足够了。

    最后,给大家分享李白关于庐山特别出名的三首诗《望庐山瀑布》《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登庐山五老峰》:

    壹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解析:第一次来庐山那年,李白只有25岁,仗剑出蜀,辞亲远游,一袭白衣,沿着长江水路潇洒东行。那时他有梦,世界崭新,惊喜与惊险就一线之隔,当他一路奔波。疲惫不堪只想休息的时候,庐山瀑布就这样闯进了他的眼睛。山峰高耸,云烟聚散,人却一如尘埃。在观望中,诗篇便自然长成。

    贰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

    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解析:此诗为写景名篇。诗人以大手笔描绘了庐山雄奇壮丽的风光,可谓描写庐山的千古绝唱。同时,此诗也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纵情遨游、狂放不羁的情怀,表达了诗人想在名山胜景中得到寄托,在神仙境界中逍遥的愿望,流露了诗人因政治失意而避世求仙的愤世之情。
    叁
    《登庐山五老峰》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解析:根据诗的内容推断,似为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李白和其妻宗氏一起来庐山游览,隐居五老峰下时的作品。詹锳在其《李白诗文系年》一书中,把这首诗列在诗人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游襄阳、上庐山时所作;也有人认为这首诗作于开元十三年(725)。



    已有 人赞过

弹好“扫黄打非”三部曲  奏响时代旋律最强音——九江
弹好“扫黄打非”三部曲 奏响时代旋律最强音——九江
弹好“扫黄打非”三部曲 奏响时代旋律最
甘棠街道能仁寺社区:弘扬法治精神,践行法治
  • 为深化法治理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扩大法律普及的覆盖面,提高法治宣传的知晓率,11月25日,由
鹤问湖社区开展“科学垃圾分类 文明你我同行”主题宣
鹤问湖社区开展“科学垃圾分类 文明你我同行”主题宣
  • 鹤问湖社区开展“科学垃圾分类 文明你我同行”主题宣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丨九江市濂溪区高垅乡各新时代 
友情链接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文明网·江西 | 江西文明网 | 九江新闻网 | 中国九江网
九江文明网
九江市委宣传部 九江市文明办
九江新闻网提供技术支持
九江新闻网技术部 ©copyle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