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柴桑区城门湖畔的城门山铜矿,满目青翠、空气含香,这个已有17年开采历史的矿区,彻底打破了人们对矿山“尘土扬”“污水流”的传统印象,2021年1月,成功入选自然资源部绿色矿山名录库,成为国家级绿色矿山。
“以前,矿区随处可见裸露的岩土表层,矿土随意堆放,要专门建库堆放,雨水冲刷还会造成水环境污染。”城门山铜矿负责人说,从过去“讨人嫌”到现在“绿动能”,见证了时代的变迁。该区以矿业转型、绿色发展试点工作为契机,坚持边开采边治理边恢复,投资2480万元,进行闭库土地复垦、复绿,绿化覆盖率100%。并新修一条湖边绿道,临水面种草植树固土,实现了水土保持。不仅如此,企业也积极探索工业水循环利用模式,采用废水深度处理工艺,优化回水供应系统,挖潜回水利用空间,选矿工业水复用率连续三年达96.97%以上;已建成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外排水处理设施,减少废水排放量,节约了新水成本。
矿业开采与生态环境保护,看起来就像一对恩怨纠葛的“天敌”,废石、尾矿一直是矿山治理的难题,如何让资源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齐头并进”,该区启动马尾矿综合利用项目,用边角料生产混凝土拌合料等建材,实现“三废”安全处置,矿石回采率从过去的70%提高到了95%以上。并实行“日推进、周调度、月报告、季督导”,洒水降尘、运输防抛撒、湿式凿岩、绿网苫盖落实厂区扬尘污染防治,粉尘不出工作面、采掘点。
“我们给矿山披绿‘美颜’,员工护湖队每天巡查湖岸,清理水边漂浮物,如今水环境美了,矿山变青山,矿区成景区,大家更有干劲了。”企业湖长但新民介绍道。
近十年,投入近四百万元完善村庄生活设施,征地拆迁补偿群众,建多个居民安置点,修路建桥,帮扶“结对子”贫困户,提供一百多岗位,宣传环境保护……“我们公司年销售收入5.57亿元,创税7.11千万元,在关注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忘反哺社会,实现矿地共建。”
看到昔日尘土扬、污水流“脏乱差”变成了“花园”美丽景象,陈大爷乐得合不拢嘴。
绿色矿山示范点的创建,是柴桑区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守护一湖清水,打造青山、绿水、蓝天、净土的生态矿区,构筑起一道生态保护屏障,为柴桑区的绿水青山谱写更加绚丽的绿色篇章。
已有 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