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赣鄱大地,一场以“德润赣鄱”为旗帜的精神文明建设行动,正汇聚起磅礴的道德力量。在“德润赣鄱”的品牌引领下,全省上下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选树先进典型。
为弘扬崇德向善的时代新风
激励更多人以善为径、以德为邻
经规范推荐评议工作程序
江西省文明办向社会发布
2025年第一季度“江西好人榜”
共有40组49人入选
其中,九江的
胡 君:以爱叩响无声之门 用心点亮温暖之光(九江·濂溪区)
张立煌:一线记者危难时刻急出手,勇救溺童显担当(九江·都昌县)
叶正会:矢志不渝,父子接力守护红军烈士墓91载(九江·武宁县)
熊晓梅:一线女工30载“千丝万缕”织就工匠精神(九江·德安县)
上榜
平凡中
好人的力量无穷尽
质朴中
榜样的精神最可贵
让我们一起
学习他们的感人事迹吧
胡君,女,1985年9月生,中共党员,九江虹康残疾儿童学校校长。在她的领导下,学校已经成长为江西省内开办时间最长、专业度最高、康复效果最好的聋儿康复机构,已累计让数百名听障儿童走出了无声世界。为争做崇高道德的践行者、文明风尚的维护者,2015年加入了社会公益志愿者的队伍中,后来成长为该公益组织的副理事长。2019年在九龙新城社区成立“一路有你分会”,并担任会长一职,共募集助学资金20余万元,先后组织志愿者活动110余次。获九江市残联公益大使等荣誉称号。
张立煌,男,1998年9月生,九江市都昌县融媒体中心记者。2025年1月2日中午,都昌县北山乡跑马巷村一池塘边,一名小孩子在玩耍时不慎失足落水。冰冷的湖面上,孩子在水中拼命挣扎,距离岸边已有近3米远。正在附近进行拍摄采访的张立煌听到呼救声后,朝着池塘边飞奔而去。到达池塘边,他来不及多想,便纵身跃入了冰冷刺骨的水中。此时,孩子已在水中挣扎得精疲力竭,寒冷的湖水浸湿了孩子冬日厚实的外衣,带着身体逐渐下沉,张立煌心急如焚,他咬紧牙关,加快速度,全力向孩子靠近。最终,在岸边众人的齐心协力与密切配合下,孩子终于成功获救,脱离了危险。
叶正会,男,1950年2月生,九江市武宁县罗溪乡坪港村村民。1934年5月,红十六师在九江武宁罗溪乡斜港村阳岩尖附近战斗,团长蔡邦云等在此英勇牺牲。战斗结束后,叶正会的父亲叶长和及部分群众,将英勇牺牲的蔡邦云和红军一一掩埋,从此叶长和一直照看着蔡邦云的坟墓,让英勇牺牲的烈士在异地也有着陪伴。1985年,父亲叶长和去世,叶正会接过父亲义务守墓的接力棒,每年都会亲自清理墓地周围的杂草,修补墓碑上的字迹。如今,叶正会也已75岁高龄。他有两个心愿,一是找到蔡邦云的家人,完成父亲的遗愿;二是宣传阳岩尖战斗,让更多人知道英雄的故事。九十一载真心守望,叶正会父子用中国农民最朴素的方式表达着对英烈的敬仰与感恩之情。
熊晓梅,女,1977年12月生,中共党员,九江鑫城纺织有限公司纺纱工。自16岁进入纺织行业,30余年扎根生产一线,从普通女工成长为技术标杆。她“操作精细”,在40℃高温车间中,创下一人操控12台纺机的传奇,成为纺织领域的“活标准”。她“传承匠心”,累计培养技术骨干100余人,形成人才梯队,助推当地纺织业技术升级。2023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走访调研13次、接待群众60余人,形成22条产业升级建议,将“新质生产力”理念融入车间实践,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造。作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她持续在社区、工厂宣讲两会精神,以“车间课堂”形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江西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见贤思齐
见善则迁
让我们从“身边好人”汲取力量
善行不必惊世骇俗
点滴之举皆可成海
美德无需高谈阔论
举手之劳便是春风
已有 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