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江西发布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
江西省拟推荐候选人名单公示
九江的周拥军、王小欢、朱涛入选
★ 根据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中国文明网有关要求,按照规范推荐评议工作程序,现对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江西省拟推荐候选人名单予以公示(名单附后)。 广大干部群众对拟推荐对象如有异议,可通过信件、邮件、电话等方式于2025年2月23日之前向江西省文明办反映。 公示时间:2025年2月18日—2025年2月23日 联系电话:0791-88912563、0791-86849193 传真:0791-88912563 电子邮箱:haoren@jxwmw.cn 地址:南昌市红谷滩区卧龙路999号 邮编:330036 江西省文明办 2025年2月18日 助人为乐(3人) 袁宇:“80后”农民开办公益书屋17年,让书香飘进千家万户(宜春·万载县) 袁宇,男,1982年4月生,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文宇阁图书馆负责人。从2008年开始,从事二手图书交易的袁宇回到老家,自费3000余万元,收藏各类书籍300余万册,先后开设5个公益图书室。这些图书馆多位于农村。他说,在农村办图书馆,就是想让身边的父老乡亲阅读更多的书籍,丰富他们的生活,陶冶乡风。开办的文宇阁图书馆作为中国民间最大乡村公益图书馆,里面收藏各类图书300余万册,长期免费向社会开放,年借阅量约1.2万人次。还结合自身特色,积极开展全民阅读推广和科学普及、研学参观旅游等活动1200余场。获全国书香之家、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江西省最美基层文化人、“江西好人”等荣誉称号。 王志刚:行走乡间的“老班长”,护佑乡村安宁26载(抚州·黎川县) 王志刚,男,1977年3月生,中共党员,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洵口镇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芝麻小事,连着民生大事。王志刚从部队退伍后,26年如一日,服务辖区乡邻,是村民身边离不开的“老班长”。他用心用情化解村民山林纠纷、家庭纠纷、邻里纠纷等各种纠纷,仅较大的山林纠纷他就调解了30多起。在王志刚的主导下,“老班长”逐渐发展成为遍布黎川各乡镇的义务警务队,现有16支队伍148名队员。从一人孤勇,到百人同辉,在护佑乡村的路上,他们的队伍一路汇聚,熠熠生辉。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江西好人”“江西省模范退役军人”等荣誉称号。 钟才平:失明按摩师十余年收徒传技,帮助228名残疾人就业(赣州·崇义县) 钟才平,女,1980年7月生,中共党员,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蓝天盲人按摩中心按摩师。1994年,14岁的钟才平因外伤导致双眼失明,生活一度陷入绝望。2001年,凭着自身的努力,钟才平顺利取得了中级按摩师资格证,后又继续进修深造按摩技术。2003年5月,在家人的帮助下,钟才平创办了崇义县蓝天盲人按摩中心,带动20余名残疾人就业。她深知残疾人就业困难,于是通过免学费、免伙食费、免住宿费、包就业“三免一包”的方式开始收徒传技。在钟才平的帮助下,先后有228名残疾人学成后从“蓝天”走向社会。钟才平的按摩中心也获评“全国盲人按摩保健五星级服务机构”称号,系全国第二家、江西首家获此殊荣的盲人按摩保健机构。获“江西好人”“赣州好人”等荣誉称号。 见义勇为(2组3人) 周拥军、王小欢:两位勇士临危救援,落水父女化险为夷(九江·瑞昌市) 周拥军,男,1974年1月生,江西省瑞昌市国控建工集团员工;王小欢,男,1985年7月生,江西省瑞昌市某装饰公司经理。2024年10月3日,周拥军像往常一样晨游。刚返回岸边,他便听到一阵急促的呼救声,循声望去,只见两名溺水者在湖中沉浮。千钧一发之际,周拥军纵身一跃,奋力游向溺水者。他先靠近一名溺水者,拖其往岸边洄游。此时,另一名溺水者体力不支,出现缺氧下沉的情况。周拥军见状大声呼救,引来王小欢……在两人合力施救下,另外一名溺水者成功得救。两人事迹被媒体报道,在当地引发强烈反响。获“江西好人”等荣誉称号。 方少波:车辆冲入湖中,路过村民两次下水救起被困夫妻(上饶·鄱阳县) 方少波,男,1969年3月生,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鄱阳镇姚公渡村村民。2024年9月14日11时许,方少波在鄱阳镇激扬桥社区附近巡看,行至激扬桥社区湖夹埂段时,发现一小车坠入湖中,一名男子惊慌失措地爬上车顶大声呼救。与此同时,汽车还在不断下沉,整个车辆很快要完全没入水中。情况危急,方少波立即跳入湖中游到车旁实施营救,奋力先将被困车内女子抱出,并托举着游向岸边。随即,又迅速折返施救被困男子。与此同时,附近居民听到呼救声后迅速报警,并且还急忙拿来了救生圈投入湖面,协助方少波成功将该男子救上岸。等众人回过神来,湖心的车已然完全沉入水中。获“上饶好人”等荣誉称号。 诚实守信(2组3人) 肖金秀:“好邻居”践诺36年,守护三代人(吉安·吉州区) 肖金秀,女,1955年9月生,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永叔街道光明社区居民。因一句诺言,肖金秀36年如一日,守护着邻居三代人。23岁时,肖金秀就结识来吉安支援建设的上海知青张女士。因种种原因,张女士没有生养小孩,于1989年抱养了王萍。较张女士年轻二十多岁的肖金秀就像干女儿一样帮忙照顾智力残疾的王萍。细心呵护王萍长大成人、出嫁成家生子。不承想,王萍的大儿子安安又患先天性双耳失聪。肖金秀就像亲奶奶一样,又帮助第三代双耳失聪的安安重获新“声”。现在,68岁的肖金秀依然每天坚持陪伴孩子学习。36年来,肖金秀在家人的默默支持下,无怨无悔守护着邻居家的三代人,用诚信书写了守护三代人的温暖答卷。获“江西好人”“吉安好人”等荣誉称号。 易锡梅、史秋菊:儿子病故欠债42万,八旬夫妻“抢”时间替子还债(萍乡·安源区) 易锡梅,男,中共党员,1937年10月生;史秋菊,女,1943年3月生,夫妻二人均为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青山镇香炉山社区20号居民。他和老伴史秋菊的儿子易宏胜,不幸于2010年确诊尿毒症,生命仅靠透析维持,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各种费用加起来高达97万元,尽管医保报销了一部分,但在2020年易宏胜不幸病逝后,仍欠下42万元债务。易锡梅夫妇坚定表示,从医药费报销到日常生活,政府部门和亲戚朋友都对他们十分关心,让他们倍感温暖,一定要替儿子把剩下的债务还清。尽管已将近90岁,他们努力与时间“赛跑”,省吃俭用在家中养鸡、开垦土地种菜增加收入,每年存下的钱全部用来还债。经过易锡梅全家的努力,目前已经替儿子还款24万元。这种一诺千金、可敬可学的巨大力量,值得大力弘扬。获“江西好人”等荣誉称号。 敬业奉献(2人) 朱涛:基层民警16年用生命丈量从警路(九江·湖口县) 朱涛(1978年3月——2024年10月),男,中共党员,生前系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公安局双钟派出所民警、一级警长。2024年10月19日22时30分许,正在值班的朱涛接到县局指挥中心派警电话后,迅速和同事驱车赶往现场。就在处置警情过程中,朱涛突然倒地,经全力抢救无效因公牺牲,生命永远定格在46岁。生前他每天随身都会携带一本小本子,在里面记录着他的日常工作,上门走访群众962户,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67起……一共记了110多本笔记台账,里面密密麻麻写的都是社情民意。从警16年来,朱涛始终初心不改,在挚爱的基层一线岗位上抛洒汗水,将全部精力和满腔热血奉献给了公安事业,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获“江西好人”“九江市治安部门成绩突出个人”等荣誉称号。 姜志勇:乡村教师扎根农村39年,做农村孩子的筑梦人(新余·渝水区) 姜志勇,男,1968年7月生,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良山中学教师。他深耕偏远乡村教育39载,克服右眼失明带来的不便,立志要做农村教育的守望者。他历经寒暑,视校如家,在这片乡村教育的沃土上辛勤耕耘,勤勉不辍。他教学水平突出,担任农村中小学班主任20多年,兼任思想政治课教师10年,并长期担任毕业班的教学工作。作为学校数学教研组组长,带领全体数学教师在历年的新余市中考数学中成绩斐然,用多年的教学经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青年数学教师,成为青年教师的榜样和引路人。获“全国优秀教师”“江西好人”“江西省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 孝老爱亲(3人) 潘员香:妹妹带着残障哥哥出嫁,60余载精心照料不离弃(鹰潭·贵溪市) 潘员香,女,1947年11月生,江西省贵溪市流口镇板桥村涂家组村民。潘员香有位同母异父的哥哥杨龙华,天生聋哑且伴有轻度精神障碍。60多年前,母亲临终的一句嘱托,潘员香毅然决然地带着哥哥出嫁,以淳朴的“母爱”和坚韧的毅力,无怨无悔地照顾着比自己大12岁的哥哥60余载。如今杨龙华已89岁高龄,除了天生聋哑和精神障碍,身体已经衰老到生活无法自理,但是潘员香一家始终毫无怨言。在这个充满爱与责任的家中,潘员香的儿孙们也参与到了这场“爱的接力赛”,让我们见证了淳朴家风的传承与弘扬。获“江西好人”“鹰潭好人”“贵溪好人”等称号。 季松英:“贤嫂”不离不弃,悉心照顾残疾小叔24载(南昌·湾里管理局) 季松英,女,1946年8月生,江西省南昌市湾里管理局江如社区居民。季松英的小叔子年幼时期因病造成智力和肢体双重残疾,导致失去生活自理能力。2001年,季松英公公病故,离世前,嘱托她照顾好这个家、照顾好小叔子。24年来,她像拉扯娃娃一样,细心照料患有智力和肢体双重残疾的小叔子。从端吃送喝到喂药打针,不辞辛苦、无怨无悔,凭着无私至爱毅然挑起家庭重担,诠释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获“江西好人”“南昌好人”、南昌市“三风”榜样人物等荣誉称号。 黄幼兰:好姑姑18年如一日,精心抚养孤苦侄儿长大成人(景德镇·昌江区) 黄幼兰,女,1975年1月生,中共党员,江西省景德镇市昌江区鲇鱼山镇凤岗村居民。2007年,黄幼兰的弟弟在外务工时遭遇意外,不幸去世,留下两个幼子。虽然家庭并不富裕,但面对这种状况,她毫不犹豫,主动承担起抚养两个侄子的重担,用柔弱的双肩为全家遮风挡雨。18年来,黄幼兰对侄子视如己出,顶住了生活的狂风暴雨,用全部的爱帮助侄子焕发生活新希望,重享温馨幸福。在照顾侄子的同时,她还带着患癌的婆婆四处求医问药,精心照顾,使其病情逐渐稳定。获“江西好人”“瓷都好人”等荣誉称号。
已有 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