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女,现年53岁,九江市阳光儿童康复训练服务中心主任,九江市智力残疾人亲友协会主席,从事脑瘫及智障儿童康复训练30多年,为千余名脑瘫及智障儿童提供医疗与教育相结合的康复训练服务,是九江市脑瘫及智障儿童康复训练“第一人”,孩子们亲切地喊她“张奶奶”。
伏地跪拜,戳中了她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做白衣天使是 从小的梦想,带着这个梦想,她成功考入了医学院,1983年毕业后进入妇幼保健院工作。她是干一行,爱一行的人,用她自己的话说,“医生的天职就是救死扶伤,来不得半点马虎”。为此,她深入钻研各种知识,自费购买了大量专业书籍刻苦研读,仅仅几年时间,就成了九江儿科领域的骨干。领导对她委以重任,让她牵头创建九江市第一家脑瘫及智障儿童康复中心,并担任康复中心主任。带着强烈的责任感,她多次到北京、佳木斯等医院学习脑瘫康复技术,在管理和医疗手段上集各家所长,融会贯通,创新发展,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医疗、教育为一体的模式,将脑瘫、智力障碍康复水平的诊治从起步开始就定位在了管理规范化、人才专业化、技术科学化的较高层次。
2000年,台商吴先生带着2岁的重度脑瘫儿子,在上海、北京等地求医,效果不佳,各地医生都劝他放弃治疗。这时,经人介绍,吴先生带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了 。入训时,患儿全身肌张力异常增高,呈剪刀步,病情较重,治疗难度及效果难以预测。为了达到最佳治疗, 连续几天试验,终于设计了一套全方位针对性康复训练方案。经过一年多的康复训练后,奇迹终于出现了:这名连竖头、翻身都不能完成的严重脑瘫孩子,现在不但可以自己抬头、翻身,与他人进行简单的交流,而且还能扶着墙蹒跚迈步了。
目睹孩子奇迹般的变化,吴先生喜极而泣,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当着众人的面,五体投地地跪倒在 的面前,留着泪对 说:“张主任啊,我是个商人,看着这孩子,曾绝望地想放弃,甚至想弃他们母子而去。你不光救了孩子,也挽救了我这个家,您是我们全家人的救命恩人啊!”说完,毕恭毕敬的送上一幅绣着“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锦旗。现在孩子已经长大了,经常和她视频,亲切地叫她“张奶奶”。
吴先生的话,戳中了 心底最柔软的部分。她想到还有许多需要帮助的孩子和家庭,如何让他们得到及时的帮助和关怀。带着这个想法,她决定自筹资金创办九江阳光儿童康复训练服务中心。
精心呵护,让更多家庭得到及时的帮助
2001年, 开始着手创办九江阳光儿童康复训练服务中心。没有资金,就四处借;没有设备,就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过硬的技术代替;没有场地,就找医院合作。她常说,自己苦点累点没什么,当看到一个个孩子顺利康复离开中心,所有的苦和累都是值得的,没有比这个更让人开心的事了。她这样说,也这样做,把所有来中心接受康复训练的孩子都视如己出,努力给他们创造最好的康复环境。
2013年7月,修水县残联介绍该县中度智力残疾患儿李氏兄弟俩前来中心接受康复训练。经了解,其父母均有不同程度智力残疾,家庭极度贫困,两个孩子患病,无疑是雪上加霜。入训时,两名患儿生活都不能自理,言语发育落后,认知存在障碍,且有多动症症状,与康复治疗师配合度差,治疗难度大。 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她迅速制定康复训练方案,并且亲自带领兄弟俩训练。一次又一次不怨其烦地动作训练,一遍又一遍耐心细致的语音练习,一天又一天无微不至的生活照料……经过 一年多的康复训练和悉心照料,兄弟俩健康成长,生活能够自理,语言发育迅速,如今已到学校上学。兄弟俩离开中心的时候, 特地为他们举办了一个简单的欢送会。当兄弟俩左右各一亲吻她的脸颊,并亲密的叫她奶奶的时候, 流下了幸福的眼泪。她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即便折断了翅膀,也该有属于他们的天空。
付出总有回报。中心自创办以来,累计接诊了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县的患儿超千人次,好转率达到80%以上。很多脑瘫、智力低下、语言落后的患儿经治疗后,康复效果明显,有600余名患儿实现了回归社会的梦想。中心不断发展壮大为目前办公面积有2000多平方米,拥有近40名专业技术人员,成为省内一流的脑瘫智障康复中心,还承担了中央及江西省脑瘫残疾儿童和智力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
成立协会,让病患家庭相互抱团取暖
几年来, 始终坚持零收费的原则,对患儿实行全免费康复救助,开创了省内首家“0收费”的康复中心。但是,这只能解决家庭一部分经济上的困难,如何减轻病患家庭的心理负担,一直是 关心的事情。经过思考,并且借鉴外地经验,她决定成立九江市智力残疾人亲友协会,将患儿家属组织起来,让他们抱团取暖。
亲友协会让家属互帮互助。脑瘫儿童和智障儿童康复需要长期且不间断地重复训练,这需要家长大量的时间陪伴。为了让家属解放出来,她通过亲友协会,将患儿家庭按照就近区域划分成组,通过轮班负责的方式,将家属陪护过程的时间解放出来,腾出时间做自己的工作。这个受到全体家属的欢迎。有的患儿来自省外,只有一个家属陪护。亲友协会就会安排人帮忙照顾,减轻家属心理压力和体力消耗。一位来自上海的患儿家属动情的说,没想到在九江,还有这么温馨的服务。
亲友协会让医患关系融洽。在脑瘫儿童的训练中,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总结并提炼,形成了“康复与教育结合”的特有模式。这种模式与国际上始创于匈牙利的引导式教育康复模式的理念方法非常相似。然而,家长更多的关注孩子的肢体功能康复,认为将将教育融入康复训练,这是拖延时间。为此,亲友协会逐个请家长来到现场,亲眼目睹患儿通过康教结合的训练,在社交技能和生活自理方面的变化和提升。家属们都理解了她的良苦用心,纷纷同意她的训练模式。
现在, 每天走进康复中心,患儿和家属都会亲切的和她打招呼,一些调皮的孩子还会扑过来叫奶奶。而 也能准确地叫出每个患儿及家属的名字,以及患儿的主要症状。
丰碑已铸,仁心仁术再踏大爱征程
三十余年的默默付出,浇灌成一个胜利的丰碑,赢得了广大患儿家长信赖和赞誉,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九江市阳光儿童康复训练服务中心先后荣获江西省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颁发的爱心集体荣誉、江西省”十一五”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集体、中国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颁发的“十一五”全国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工作优秀奖等,她个人获得浔阳区十佳爱心人士称号, 承担的科技项目获得九江市卫生局颁发的新技术一等奖。
只有熟悉她的人知道,每一个成绩,都是 “拼”出来的。她的爱人告诉我们: 创办康复中心以来,几乎每天中饭都是下午一两点吃,每天晚上10点以后才能回家休息,每个星期都没有了双休日……话语流露出些许抱怨。对此, 笑着说:“有什么办法呢?当我面对患儿和家属的时候,特别是看着他们无助和期待的眼神时,我根本没有停下来的理由。我只有不断努力工作,让患儿早日康复,才对得起他们的信任,这也是我最大的愿望和幸福。”
长期从事这项工作,让她对残疾人有着特殊的感情。工作之余, 经常深入县区贫困残疾儿童家庭走访慰问,并送上慰问品和慰问金。与残疾人建立起经常性练习,向残疾人发放连心卡3000多张,提供法律咨询155次,帮助31名残疾人解决生活困难问题。 她说:虽然我现在年过半百,但是只要我身体健康,我就一直会做下去,因为相对残疾人来讲,我是健全的,我有责任、有义务为他们服务。
这就是 ,心如明月,恬淡明净;大爱如阳,默默无闻,勤勉工作,温暖着每个脑瘫及智障儿童。
已有 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