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家有困难,左邻右舍九户接到信息后都立即赶来帮忙,九江开发区七里湖街道在全区率先推出的“十户联防”,让手机在关键时刻变成村民的“贴身保镖”,而这种“一呼九应”的综治管理模式,更是成为当前农村安全的一道有力保障。
随着城市的开发,开发区昔日不少农村变成了城郊。日子好了,经济发展起来,也就被小偷惦记上了。曾经有一位村民出门做事,接到邻居的电话说,家里被小偷光顾了,当他急忙赶回家时,早已不见小偷踪影。这让该村民咬牙切齿了很长一段时间,如果有便利的方法多好啊。从今年开始,七里湖街道想群众所想,在开发区率先实施以移动手机“十户电话联防”报警系统为主,以移动家庭电话为辅的技防建设,完善技防报警装置户与户之间、户与村之间的连接,确保信息及时传递,构筑村级“有警互助,有责共担”的平安农户防控网络,实现一呼百应、多方联动的效应。七里湖街道先以蛟滩村为示范点,科学分配联防区域,以治安中心户为基础,将相邻的10至20户编为一个群组,当组内成员遭遇突发状况需要求助时,拨打995(谐音“救救我”),就能向“网内”其他用户发送语音和短信报警信息,及时获得左邻右舍的救助。通过手机将邻近的农户组织起来,连成治安大网,实现群防群治,互帮互助。截至目前,该村通过开展“十户移动电话联防”,有效解决了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及儿童家庭的安全保障难题。
“幸亏加入了‘十户联防’,通过打电话求助,我这次摔倒在家中得到了及时救助,不然后果不敢想象。”近日,家住七里湖街道蛟滩村19组的留守老人胡国良因抢救及时,保住了生命。胡国良老人是七里湖街道构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互动网络“十户联防”的受益者之一。 (记者 包四华)
已有 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