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头条热点
动态要闻
文明创建
文明实践
文明培育
专题专栏
公示公告
    首页 > 九江文明网 > 新闻 > 文明要闻
    “百日大会战”新闻通气会有关单位发言摘登
    日期:2014-12-11        来源:九江日报        访问量:

      编者按:全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百日大会战”是一场持久的战役。自11月3日“千人动员大会”拉开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百日大会战”的序幕以来,我市的城市环境已经发生了明显改变,“百日大会战”也逐渐成为浔城街头巷议的热点话题。垃圾死角、道路清洗、工地管理、占道经营、占道亭棚、市政园林、交通秩序、公共秩序……一项项关乎民生、贴近民生、维系民生的整治活动,让环境变化越来越大的同时,也让老百姓的笑容挂在了脸上。经过一个月的综合整治,围绕“确保元旦前有看得见的变化、春节前有根本性的变化”的阶段性目标,全市城区范围内的市容环境整治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战果。在此,本报特将12月4日举行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百日大会战”新闻通气会上各单位的发言进行摘登,欢迎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参与和监督整治工作。

      一、浔阳区(副区长张小军)

      问:浔阳区作为九江最核心的中心城区,人口密集,车辆密集,商业门点多,学校、菜场、医院等公益场所多,等等这些情况,会带给市容环卫部门一个最直接的现实问题,垃圾量大,清扫清运难度大,我了解,此次“百日大会战”的第一项专项任务就是清理垃圾死角,请问在这方面浔阳区有些什么做法与成效?

      答:浔阳区辖域面积为26平方公里,辖湓浦、甘棠、白水湖、金鸡坡、人民路5个街道办事处,71个社区,9个行政村,总人口27.8万人。

      (一)主要做法

      从作业面上来说,一是主次干道路面“清”;二是商业门点前“门前清”;三是居民小区“死角清”。

      从参与力量上来说,一是环卫人员专业清;二是市区单位参与清;三是聘请力量大力清;四是市民志愿帮助清。

      从加大投入上来说,在每年6000万元市容环卫工作经费上又增加400万元改善硬件设施设备。根据各市容所的实际需要,采购不锈钢垃圾桶罩150个,垃圾桶1000个、电瓶车15辆、高压冲洗车及人行道冲洗车等环卫设施;并对垃圾容器、中转台、环卫车辆集中进行清洗维修。同时各街道也自行采购了垃圾桶840个及质检车、人行道冲洗车等。

      (二)主要成效

      全区共有主次干道72条,社区、村80个,道路清扫面积共275.5万平方米,其中社区清扫面积75.5万平方米。自11月份开展“百日大会战”活动以来,主次干道、边街小巷共清除垃圾死角200余处、清运垃圾近4500吨、清理建筑垃圾及无主垃圾百余车,清理“牛皮癣”7000余处。

      (三)提出七点倡议

      一是拒绝随手丢;二是拒绝“车窗抛”;三是拒绝“随地倒”;四是拒绝“不入桶”;五是拒绝“偷偷倒”;六是拒绝“入花池”;七是拒绝“门前乱”。

      二、庐山区(副区长徐春霞)

      问:听说庐山区在“百日大会战”整治工作中,推行了“门前三包”责任制,请介绍一下在这方面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好吗?

      答:“门前三包”是城市管理的一个老办法,同时又是一个新课题。“门前三包”最能够反映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文明素质状况,因为它的复杂性、反复性,所以成了经常使用却又经常流于形式的方法。对此,庐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把“门前三包”工作作为这次百日大会战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求我们断不可流于形式,切实花大力气、下足功夫把它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如何让经营户和“门前三包”单位在短时间内迅速转变观念、配合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市区联动、高位推进。百日大会战以来,市直28个挂街单位沉下来与我区88个区直机关、三个乡镇街道一起,在我区的13条重要路段形成了全覆盖,宣传“门前三包”政策,教育、引导、配合沿街经营户和单位,督查所包路段的门前三包落实情况。市区联合包街单位进行了多次会议培训和现场指导,让干部们了解到一线去做什么、怎么做,与管理对象讲什么、怎么讲,并且市委常委、庐山区委书记汪泽宇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潘熙宁到会作部署、上路示范指导,区政府钟好立区长也多次调度。我们要求所有参与路段巡查的干部要责任到店,做到人店对应、无缝对接,防止出现盲区和死角。每天由市区督查组督查他们的上路工作情况和工作效果。

      2、规范操作,制度先行。推行《一卡一牌二书》制度。向经营户发放《“门前三包”联系卡》、《“门前三包”责任牌》、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和让经营户填写《环境综合整治征求意见书》。截至目前,我区13条道路范围内已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2900余份;回收的意见书,“门前三包”单位给我们提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这项工作能让广大市民,尤其是经营户业主增强“门前三包”意识,时刻提醒自己要遵守“门前三包”责任。

      3、真交朋友,以情近人。要求我们的责任单位的干部职工深入到经营户店中与其促膝谈心、真诚沟通,询问经营户情况、与其交朋友,并用朴素的语言将“门前三包”的要求在交流沟通中让经营户理解、支持,引导他们做城市文明的参与者、管理者,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市委常委、区委汪书记亲自到前进东路的一店面中与店主谈心,询问店里的经营状况、有什么困难,很快就拉近了距离,该经营者表示,一定配合政府,落实“门前三包”。在交朋友的互动中,经营户业主和我们的干部职工双方共同提高了文明意识和责任意识。

      4、突出典型、示范引领。我区将市发改委和区发改委等单位所包路段作为示范路段,这是一段庐山区内商业最繁华、行人和车辆最多的路段。要求包街单位花大力气将此路段做成样板路,在全区引领示范。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这条路改变特别明显,店主对“门前三包”工作逐渐了然于心,成为他们开门必做之事。为此,我们将在全区推广其经验和做法。

      5、加大投入、立说立行。近期,我区十里、五里街道、莲花镇和挂街单位共同配合,为沿街经营户添置了“门前三包”必须的工具(扫把、拖把、钳子、抹布、水桶等)。在人行道施划了自行车、摩托车停车位2千多个,在前进东路主干道设置机动车停车位102个,同时准备在中心城区协调建设三个停车场,其中一个明年元月份开始使用,这样疏堵结合、人行道机动车下路入场,做到还路于民。沿路还配备了高质量果皮箱300余个、垃圾桶300多个。

      最后,希望广大市民朋友积极参与百日大会战,共同维护我们的城市环境,把九江建设成为“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漂漂亮亮”的长江中游门。

      三、九江开发区(副书记、副主任卢友华)

      问:开发区洗车、修车店分布较为集中,如何解决此类商户侵占道路、污水横流、污染环境问题?

      答:首先我和市民朋友说一下洗车、修车行业应该具备的条件: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中必须包括洗车或修车的内容;车辆清洗、修理必须在室内进行,洗车、修车房不得少于两间店面且面积不得少于20平方米;洗车行必须按要求设置专用沉淀池及通畅的排水设施,修车行必须设置漏油池;车辆进出洗车行、修车行时通过的人行道及店面门前正对人行道或城市公用设施必须经过特别硬化,并设置泊车位。

      据我们统计,龙开河路、长江大道、九瑞大道分布了68家洗车、修车店。此类行业侵占道路、污水横流、污染环境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社会各界和市民朋友反映都很强烈。

      对这类问题,我们从三方面着手进行整治。

      一是要求自行整改。对不符合洗车修车开业条件的商户,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自行整改,这个工作我们已经完成。

      二是加大整治力度。督促洗车、修车自行整改,对拒不整改的商户将由执法部门依法进行立案处罚。

      三是实行源头管理。今后,对洗车、修车行业实行联合会审制度,由工商、交通、环保、执法部门现场勘察、检测后,对符合条件的方予以批准。

      四、八里湖新区(副主任曹会焰)

      问:八里湖新区在建工地很多,经常有运输渣土车辆带泥上路,污染环境,请问八里湖新区在工地管理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八里湖新区当前依然处在大开发、大建设当中,开工项目多、开挖土方点多面广,出入项目工地的建材、余土等运输量非常大。由于部分工地老板环境意识淡薄,造成违规运输土方、泼洒余土等现象时有发生。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严格按照“六条标准”的要求规范工地管理。要求建筑工地必须围挡作业、硬化进出口道路、建立冲洗平台、落实保洁措施、实行密闭运输等等。目前新区在建的社会项目、开发项目、城建项目共25个,已基本实现工地规范化管理全覆盖。

      二是对工地的围墙设置统一标准、严格审批。八里湖新区始终把“围墙规范美化”工作作为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抓手,主要领导亲自过问、亲自部署,多次组织规划、国土、城管、执法、地整公司等单位负责人现场办公、安排调度。在建筑工地开始施工之前,新区城管执法人员都主动上门发放新区建筑工地管理须知和围墙建设施工图、效果图。要求各工地按标准建砌围墙,高度不得低于2.6米,围墙外立面必须拿出不少于30%的版面用于城市管理等公益广告宣传,围墙周边必须进行绿化美化,临时性工地围挡必须安全美观。新区各工地现已建设高标准围挡宣传牌4500余米、标准围墙6300余米。下一步,我们将按照“需建则建,能建则建”的原则对新区各收储地块全面进行“围墙规范美化”工作,目前方案正在制定之中。

      三是联合执法,严管重罚。加强对各项目建设工地的协调、宣传和指导,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文明施工标准,规范施工。同时加大管理力度,要求建筑工地对违章行为及时进行整改,对整改不到位或者继续实施违章行为的,组织城管、执法、市容环卫等部门联合执法、从重处罚。

      五、市公安局(副局长李盛勋)

      问:城区道路越来越拥堵,交警部门有采取什么举措吗?

      答:九江市城区道路的拥堵主要体现在中心老城区。中心城区道路设计之初缺乏前瞻性,道路狭窄,先天不足的客观条件限制了道路的通行能力,造成车辆堵塞、通行缓慢。尤其是近年来,据统计我市目前机动车保有量达719331辆,仅中心城区(浔阳区、庐山区、开发区)机动车保有量达192143辆(不含电动车、超标电动车、超标电动三轮车,残疾人机动三轮车、旅游观光车,此类车在我市中心城区达20余万辆左右),且逐月逐年呈上升趋势。中心城区道路通行负荷重,压力陡增。基于此,市公安交管部门多措并举,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是加大交通违法处罚力度。使机动车乱停乱放、涉牌涉证、两轮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机动三轮车等不按规定线路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饮酒驾车等严重危害道路交通安全的交通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仅2014年开展了春运、百日整治、文明交通示范公路和重点整治公路的创建活动以及暑期中心城区交通秩序专项整治,主导思想就是预防和遏制交通事故,打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确保城区道路有序、畅通、安全。目的规范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的交通行为,提高广大的交通参与者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文明意识、守法意识。近期结合市委市政府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百日大会战”工作部署,全市公安交警大力开展交通秩序整治行动,城区交通秩序明显改善,得到社会公众基本认可。

      二是积极配合推进路网改造。按照“畅通九江”工作部署、九江市公安交通管理机关积极配合、参与路网改造,提升老旧道路通行能力,从根本上缓解城区拥堵。以往交通较为拥堵的路段,有望经改造后焕发新的活力,城区停车场建设、城区BRT系统也在紧锣密布地筹划当中。

      三是加强交通秩序管控手段。高峰时间段,禁止大型车辆进入主城区,平峰时间段大型车辆凭通行证进入主城区,减少高峰时段大型车辆对有限道路空间的占用,提高通行效率。与此同时,按照我市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和畅通工程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交管支队积极配合交通运输、执法部门多次组成联合执法小组,坚决取缔无证经营的出租车等“黑车”,取缔“摩的”、“拐的”等(无证经营执法主体为运管部门),净化我市营运车辆环境。结合《九江市超标助力车管理暂行办法》,多次开展超标助力车违法行为集中整治,严管超标助力车无牌无证、闯红灯、超载等各种违法行为。

      四是提高路面见警率。为确保我市的道路交通安全,我局交管支队要求全市各交管大队民警坚持上路执勤,高峰管点,平峰保线,对于学校、医院、商业中心等优势资源聚集、车流量极大的路段,加派巡逻执勤民警,采取机动徒步疏导的方式,引导车辆有序、守法通行,达到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情况。

      六、市建设规划局(副局长夏川)

      问:目前我市街头绿地和人行道的损坏时有发生,此次环境综合整治“百日大会战”对市政、园林设施的管理会起到哪些积极作用?

      答:市政、园林设施是城市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城市建设管理是一体的,三分建设、七分管理。通过本次百日大会战活动,对于完善市政、园林设施,提高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是通过本次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百日大会战”活动,进一步明确了市区两级的管理范围、管理责任,消除了市政、园林设施的管理盲区。

      二是围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目标要求,建立了市政、园林设施市区两级联动机制,市区两级正逐步健全常态化的日常管理维护制度,将进一步提高对道路路面、人行道、窨井盖、照明、绿地、广场等市政园林设施维护的处理处置能力,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置、及时反馈。

      三是本次市政园林设施综合整治,在结合老城区改造提升工作的基础上,对中心城区道路、照明、绿地等市政园林设施进行了全面摸查,制订了具体的整治计划,正加快组织实施路面修复、人行道修补、绿化补植等工程,将进一步提高市政园林设施完好率。

      四是通过对占道经营、人行道停车洗车、建筑工地等方面的综合整治,市政、园林设施人为损坏现象明显减少,对于维护市政、园林设施,尤其是减少对街头绿地和人行道的损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五是随着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尤其是在广大社会群众的积极参与下,在各类主流媒体的持续关注下,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已逐步呈现出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为我市市政、园林设施维护管理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市政园林设施管理层次进一步提升。

      总之,此次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对于增强我市市政园林设施的综合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市政、园林设施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七、市执法局(副局长余立生)

      问:针对建筑工地扬尘污染反应较大,如何处理?采取什么措施?

      答: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建设也在快速推进,建筑工地也越来越多。由于一些施工单位和渣土运输单位不能按要求文明施工、规范施工,造成了个别路段工地扬尘污染较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环境和市民的生活。因此,市委、市政府把建筑工地的整治作为在这次“百日大会战”中一项重要的整治内容,力争通过整治做到车辆无带泥上路、路面无扬尘污染、夜间无噪音扰民。

      一是提前介入。对准备开工的工地,我们提前联系好建设方或施工方,发放宣传手册,告知他们文明施工、规范施工的标准,渣土处置申请程序和一些前置条件,协助他们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二是坚持标准。对所有有渣土处置的工地,我们严格坚持“六项”标准。具体是:必须按标准做好围墙,进出口道路必须硬化,必须设置冲洗平台,必须安排专职保洁人员,必须密闭运输,必须按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运输。对达不到标准的,一律不予渣土处置许可,确保运输车辆驶出工地时车轮干净、车厢整洁、运输过程中无抛撒滴漏现象发生。

      三是加强监管。我局专门成立了一支30人的队伍的渣土监管大队,负责对建筑工地渣土运输的日常监管。对每个工地都建立了台账,落实了专人负责监管,实行二十四小时上路巡查,发现情况,立即处理,确保路面干净。在这次“百日大会战”中,市建筑工地整治领导小组还从执法、交警、交通、建设等单位抽调精干人员组成联合执法队伍,对渣土运输车辆开展集中整治,对那些不按要求整改到位的,我们将依法严管重罚。同时,我们也希望广大市民对渣土运输车辆的一些违法违规行为积极举报,我们将快速反应,妥善处理,确保到2015年春节渣土运输中的扬尘污染问题明显改变。

      八、市执法局(副局长谭勐)

      问:我们看到道路两旁有一些亭棚设置在人行道上,有些破损、有的影响行人通行,请问在此次整治中是否包括此项亭棚整治?

      答:是的,整治占道亭棚是此次“百日大会战”的八大整治任务之一。包括对中心城区的治安亭、交通亭、110报警牌、爱心亭、邮政亭、电话亭、公交调度亭、党报发行亭、路名牌、导向牌、导航屏、移动公厕等亭棚进行集中整治。一是对现有未审批的亭棚予以拆除;二是对失去功能的亭棚予以拆除;三是对设施破烂影响市容观瞻的亭棚予以更新;四是经审批经营的亭棚规范经营范围。通过进一步完善管理措施,确保亭棚设施规范、干净整洁,实现“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规规矩矩、平平安安、宜居宜憩”的城市家园。

      按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百日会战”工作方案》确定的任务,我们一是对中心城区现有亭棚进行摸底、排查、建立台账;二是广泛宣传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性;三是结合亭棚现状,制定亭棚整治实施方案,明确整治内容、整治任务、责任单位、整治步骤、组织领导和工作要求。截至目前,我局牵头组织拆除更新的各类亭棚261块(个),按照工作要求在本月底对中心城区568块(个)各类亭棚整治到位。

    已有 人赞过

美出圈!九江这条公路入选国家级榜单
美出圈!九江这条公路入选国家级榜单
美出圈!九江这条公路入选国家级榜单
【人人都是形象 处处体现文明】传承好家
  • 民间文学《义门陈传说》故事数以百计,主要广为流传的有“齐集里、义门井、碎鸽和酒、百
九江市各地积极开展庆“五一”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二)
九江市各地积极开展庆“五一”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二)
  • 十里街道濂溪社区:“七色网格”架起连心桥 
  • 九江市各地积极开展庆“五一”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二) 
友情链接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文明网·江西 | 江西文明网 | 九江新闻网 | 中国九江网
九江文明网
九江市委宣传部 九江市文明办
九江新闻网提供技术支持
九江新闻网技术部 ©copyle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