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新实践,志愿者先行。在柴桑区,有一群老当益壮志愿者,他们创办交通事故志愿者调解室,凭着对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用智慧巧妙化解近200起交通事故矛盾纠纷,他们来自于公安、税务、政府等部门,平均年龄56岁,都有着丰富群众工作经验和生活阅历,他们在交通事故调解工作中默默奉献,发挥着自己的光与热,用公正调解赢得群众信任,以工作成绩得到领导和群众肯定,调解员王勇被江西省司法厅授予“全省优秀调解员”荣誉称号。
交通事故纠纷如果不及时化解,矛盾瞬间就会激化,可能引发更大社会事件。如何调解,怎么调解,每一个志愿者都感觉担子重大。调解是个细活,也不是那么简单的,每一起交通事故的调处过程都是艰难的,需要多次协调,有的不下10次。而且交通死亡事故中死者家属,情绪都较为激动,有的把气发泄到调解员身上,但调解员们仍心平气和,以情动人,耐心释法,疏导劝解,阐述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有关法律法规及江西省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并以案释法、举例说明,积极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按照互谅互让的原则解决问题,耐心细致地做双方当事人工作,促使了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确保了交通事故调解成功。两年来,接待事故当事人300余人,调解案件163件,其中死亡交通事故33起,成功调解了交通事故纠纷1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到了100%以上,协议履行率100%。
已有 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