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是武宁的鲜明底色,也是其最抢眼的发展亮色。正值深秋时节,走马武宁城乡,处处可见青山碧水、生机勃勃的景象。
近年来,武宁县始终坚持生态立县,全面推进绿色崛起,生态示范效应日益凸显:2017年,该县入选全国首批32个生态保护与建设典型示范区,属全省唯一;在2018年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江西样板”考核中获满分,全省排名并列第一;成为全省首批两个县级国家森林城市之一,森林覆盖率由2016年初的72%增长到2019年初的75.49%。
武宁大力保护、开发、利用好生态资源,着力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图为武宁县杨洲乡九岭山国家森林公园。(韩峰 摄)
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绘好“生态图”
山是武宁的筋骨,水是武宁的血液,武宁最大的优势在生态,最好的资源是山水。呵护好、利用好、发展好山水生态,既是全县人民的共同心声和热切期盼,也是武宁的工作主线和施政方向。
“市委寄予我们厚望,希望武宁致力建成生态文明示范区、绿色发展先行区、‘最美小城’样板区。我们正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实推进‘三区’建设,勇当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领跑者、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的排头兵、最美小城样板区建设的主人翁,努力走出一条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和谐相处、共生共赢的绿色崛起新路子。”谈及“三区”建设,武宁县委书记杜少华思路清晰、信心十足。
武宁人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优先地位,积蓄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活力。近年来,武宁紧扣“始终坚持生态立县,全面推进绿色崛起”的发展主题,不断培植、激发生态优势,让其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树扬武宁形象的发力点,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慎思而明辨,笃行求致远。该县以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区为抓手,注重顶层设计、探索创新举措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科学编制了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规划,建立了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体系等八项制度,率先推行“生态环境管护员”制度,坚决落实“河长制”,在全省率先推行“林长制”,科学划定生态红线、耕地红线、水资源红线、沿河湖岸线红线等“四条红线”,大力实施护绿、净空、净水、净土“四大行动”,实现生态管护全覆盖。
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机制 念好“生态经”
景城一体、城在景中,整个县城就是4A级景区;一河两岸、碧波潋滟,8万亩水面被纳为城市内湖……现如今,“吃生态饭、发生态财、享生态福”成了武宁人的真实生活写照,而这喜人成效的背后离不开一套好的工作机制。
近年来,武宁积极创新生态机制,探索示范引领新经验。2018年,该县成立了县委书记和县长任主任的生态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并组建“生态智库”,聘请了国内顶级专家担任生态顾问;完成了《武宁县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规划》编制,并启动了水生态文明建设、全域旅游等规划编制;环境保护综合考评“一票否决”,实行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
在护绿增绿方面,该县在全省率先推行“林长制”,建立县、乡、村三级“林长”体系;探索建立了各类水库退出人工养殖、天然林商业性禁伐等长效机制,获批江西省首个绿色生态现场教学点;实施生态移民搬迁工程;完成全县国有林场改革,179名“伐木工”变成“护林员”。
聚力环境整治,该县建立了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配合机制,成立环境警察、环保巡回法庭、林业检查室。在全省率先开展“美我武宁,净我家园”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率先推行“多员合一”生态管护员制度,《“多员合一”开创生态管护新格局——武宁县大力推进生态管护员制度的创新实践》列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成果汇编。
探索生态文明建设途径 走好“生态路”
将生态蓝图变为“实景图”,武宁步步为营、招招务实。
让山更青。武宁探索建立三级书记任林长的林长制,882名林长履职覆盖全县。“禁伐二十年”,每年投入近亿元用于保护公益林130万余亩,实施天保工程128万亩,退耕还林21万亩,现有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近20万亩。基本完成全省规模最大生态移民项目的实施,建起武安锦城生态移民城。
让水更绿。该县全面落实并升级“河长制”,明确县级河长15名、乡级河长21名、村级河长155名,河道巡查员、保洁员近千名。实施渔民上岸和大水面整体开发生态渔业工程,变“拦水养鱼”为“放鱼养水”。在水域安装30个视频监控系统,对水质环境核心数据进行实时监测。
让城乡更清净。近年来,该县投入1亿元实施雨污分流工程,投入5500万元建成生活污水处理厂,全面改造和新建污水管网81公里,污水处理率提高到90%以上。加强禽畜养殖管理,在重点生态区关停67家养殖场;建设了1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和10个乡镇污水处理站,预计2020年实现污水处理全覆盖。
在保护中要发展,武宁人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换路径,真正实现“绿”成“金”。
新型工业提质做强。以奥普照明为龙头的绿色光电产业入选全省首批产20个工业产业示范集群;以昂泰胶囊、江中中药饮片、百伊宠物为代表的大健康企业和以武宁山泉、箬溪生态鲟鱼加工为代表的绿色食品企业已投产见效;美丽达乐器等工旅融合企业投产,生机无限。生态农业遍地开花。该县建成了杨洲阳光照耀二十九度假区、巾口花千谷、澧溪情缘谷等田园休闲综合体,现有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2家、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家,规模以上市级龙头企业26家,500亩以上有机农产品基地42个,是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中华蜜蜂之乡,并获“中国森林食品示范品牌”,高山野茶业逐渐叫响。生态旅游特色鲜明。该县紧扣“生态”特色,主打运动休闲牌、游山玩水牌、康养保健牌,水上武宁、空中武宁、山岳武宁、夜色武宁、乡村武宁和康养武宁等6条风景线逐渐成型,到武宁看花、夜游、看实景剧、住木屋等渐成品牌。
“选对路,走得远”。生态文明看武宁,今朝胜景更好看:该县连续三年获评全省年度综合考评先进县、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先进县,并获2018年度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全省最干净县”等殊荣。武宁高扬生态文明观,浓墨重彩绘绿色,以高质量发展引路全面绿色崛起,必将书写更加华美的篇章。
已有 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