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着力发掘和培育优质的文明实践社会化志愿服务项目,促进我市志愿服务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发展,中共九江市委宣传部、九江市文明办举办了九江市首届文明实践社会化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本次大赛共有来自13个县(市、区)及3个功能区150余个文明实践社会化志愿服务项目参与,通过县级选拔推荐、市级现场展示,其中35个项目荣获市级奖项,其中一等奖3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10个,优秀奖15个。现将获奖项目在线上陆续展播。本期推送三等奖项目简介:
“浔城志警”文明志愿者服务项目创立于2017年5月,截至目前已拥有注册志愿者1.5万余人,成立党支部、工会、团委、妇联等群团组织形成“七部两委一会”组织架构,形成“志警协会—街道志警工作站—社区网格志警分队”三级组织。协会研发“智慧管理平台”微信小程序,实现了志愿者线上线下智能化管理,制定协会章程、志愿者管理办法、日常勤务实施细则、教育培训实施细则等制度,明确志警加入程序、工作职责、运行规则等内容。
志愿者们汇聚在志愿服务的旗帜下,积极传播公益正能量,先后组织开展了“守护平安”“暖心春运”“文明城市创建”“护校安园”等一系列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累计公益服务时长达42万余小时,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长期和谐稳定的环境,开创了“案事件逐年下降、城区治安稳中向好、群众安全感持续增强”的基层社会治理新局面,已成为“管理最规范、机制最健全、参与度最高、最有成效”的志愿者组织。九江市委深改委在全市推广“浔城志警”工作经验,实现志警队伍全覆盖。2022年3月,“浔城志警”被授予“平安江西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今年1月初,浔阳区探索建立“群防群治+志愿服务”警务协助机制当选第一届“新时代江西十大法治事件”。
四点半课堂是南昌大学共青学院院团委组织领导下开展的有稳定资金保障、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体的支教助学项目,由南昌大学共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联手共青城市白杨树社会服务中心、甘露镇甘露村村委会、共青城市义工联合会和共青城市妇女联合会共同实施、运行。
该项目一般以一个学期为一个周期,并于每周末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前往共青城市白杨树社会服务中心进行支教服务活动。四点半课堂不仅是一个可以同时满足孩子、家长和社会三方需求的助学平台,也是一个社会文明的大课堂,对推动小朋友成长成才,推动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起着重大作用。从2017年成立至今,参与支教助学服务的志愿者已达200余人,服务儿童400余人,广受社会各界称赞。“莹莹微光,可以点亮孩子们的天空”,希望通过四点半课堂这个平台可以让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关注、爱护那些教育资源不足的小朋友,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加入我们志愿者队伍,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志愿服务,我们一直在路上!
为弘扬好“铁肩膀”精神,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血脉,武蛟乡依托机关及辖区各村、单位党支部,成立了一只听党指挥、有令必行的队伍——武蛟乡“铁肩膀”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这支队伍在武蛟乡乡村振兴工作中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用双肩扛起一方人民的幸福平安。
“铁肩膀”志愿服务队队员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为沟通桥梁,主动对接村民和农企农户的需求,创新尝试“个人点单”模式,收集群众意愿,灵活分配志愿力量,精准帮助农企农户解决难题。同时志愿者紧跟互联网带货热潮,结合新媒体在传统助农模式上突破创新,成立“助农直播团”,打造“线上助农”模式,借助本地名望主播利用抖音、微博、小红书等网络直播平台以及线上电商平台,拓宽本乡特色优质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缓解本地农企、农户疫情期间的销售压力。在“铁肩膀”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的基础上,吸纳社会公益人士85余人积极参与助农志愿服务,形成“铁肩+”的志愿服务队模式,通过村组联络群发布服务信息,基本形成农户全覆盖。打造“精准助农”直销平台,由供销社专职人员负责管理直销平台和销售事宜,通过打通“神经末梢”,确保农企农户直接收获产品效益,助力乡村振兴。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九江市公安局八里湖分局协同九江理工职业学院于2021年成立九理志警,利用九理志警的队伍特色,精心筹备“全民反诈 青春行动”—高校反诈骗公益服务项目,形成公安部门牵头抓总统筹,校方建立“校-院-班-寝”四位一体防范体系,按照推进工作不落一人的工作思路,践行“防、管、宣”工作方针,全面提升学生防骗识骗能力,倾力营造全民反诈浓厚氛围,该项目旨在提高学生及辖区群众的全民识别、预防和应对诈骗的能力,推动“全民反诈、平安中国”的建设。
项目通过紧紧抓住党建引领这一核心,成立工作专班,经开区管委会、八里湖公安分局和九江理工职业学院三方同步推进项目进展。
一是坚持责任只增不减。二是坚持思想只紧不松。三是坚持力量只强不弱。通过不断努力,九江理工职业学院近两年来的电信网络诈骗刑事案件始终保持零案发,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2022年电信诈骗数量较前一年下降49.4%。
该项目开展以来共组织开展服务98次,参与志愿者共3725人次,服务对象34058人,志愿服务总时长达32984 小时,在服务本校保障零诈骗的同时,不断辐射周边社区阻止着一起起诈骗案件的发生。
彭泽县志愿者协会承办的“共享阳光 让爱飞翔”关爱困境儿童志愿服务项目覆盖彭泽县辖区内各乡镇。该项目自实施以来,彭泽县志愿者协会积极整合各类社会优质资源,先后开展了珍爱梦想教室、七彩课堂、健康成长、自信激励、爱国主义教育等各种类型的活动。
项目开展主要有两种方式:走进去:协会组织志愿者走进山区,走进困境儿童家庭,送给孩子们书籍等礼物,和孩子们交朋友,陪他们过生日,带领他们做游戏,了解他们学习生活情况。带出来:志愿者将孩子们接到县城,带领他们走进山外多彩世界,开展各种活动,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学习成长的机会。
项目实施过程中,设有专职社工、心理辅导老师多名,从心理上对服务对象进行专业关怀疏导。促成孩子们形成勤奋、自信、阳光、坚强的健康心理特质。
项目开展以来共举办活动126场,惠及青少年1575人次,为困境中的孩子以及家庭提供近20万元的物资及经济帮助,取得良好的社会影响。不仅多次被央广网、江西文明网、大江网等媒体网站进行宣传报道,还多次荣获县、市级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在2022年还被评为江西省示范性重点志愿服务扶持项目。也吸引了许多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到来。
“培根铸魂、启智润心”项目是由九江市柴桑区志愿服务联合会联合柴桑区尚德社工中心发起的。旨在服务于柴桑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及留守儿童的爱心服务项目。
本项目通过链接社会资金86432元。组织社工、志愿者+在校教师110人,其中12名志愿者为在校大学生。建立起社工+志愿者+教师的联动工作机制。通过营养支持+关怀陪伴+精神呵护+社会融入等多维度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和精神成长。
目前项目已经服务了12所乡村小学,累计受益儿童超50000人次。在关怀中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温暖和呵护,在陪伴中给予孩子们支持和力量,帮助孩子们收获自信,收获成长。服务还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升华活动“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主题。让孩子们在“腹有诗书气自华”中体会自信,在文化积累中,增强爱国热情和志气、骨气和底气。让孩子们在“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旅程中,走向未来。帮助孩子们挺膺担当,激扬朝气。厚植孩子们心底的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助力孩子们有了迎接未来的每一抹阳光。
德安县九仙岭社区,作为务工人员集中区域,大部分是在外务工人员,留守儿童问题突出。基于此背景之下,德安县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共青团德安县委的指导下创新性打造“德安县九仙岭社区‘15分钟儿童幸福活动圈’公益品牌项目”。项目以3+N组织模式构成,旨在通过与社区合作,由社区提供活动场地,德安县青年志愿者协会负责协调社会各界资源入驻社区开展志愿帮扶。
“陪伴+”服务——在社区内建立“童心港湾”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阵地,聘用童伴妈妈进行日常陪护,关注孩子成长状态,定期家访、校访、关注儿童身心健康。
“助学+”服务——成立德安县青年教师志愿者服务队,以“童心港湾”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阵地为依托,通过统一排班备课,为留守儿童提供课业服务和开展公益课程。
“亲子+”服务——每月组织社区留守儿童亲子家庭走进我县红色文化场馆,开展各类实践活动,拓宽留守儿童开展校外教育、了解家乡文化、融入社会的渠道。
该项目运作以来,累计受益儿童约2000人次,累计参与志愿者300人次,多家单位及社会组织参与项目共建,多名志愿者获各级表彰。省委组织部、团省委、团市委领导先后到该项目点调研指导工作,取得了较好社会效果。
朝阳儿童服务站是服务困境儿童的一件惠民实事,也是德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充分整合政府部门、学校、社会组织等多方资源,打造“小城大爱,全城热爱”志愿服务品牌的一项创新之举。服务站的启用,以点盖面覆盖周边地区的留守、流动儿童,为有需要的孩子提供无偿课业辅导、心理健康教育、亲情沟通等服务,为孩子们营造健康阳光的成长环境,让留守困境儿童生活有保障、困难有帮扶、心灵有关爱,儿童服务站成为他们的第二个“家”。
项目特色:为儿童提供结构化课程和参与式活动等高质量陪伴服务,对于特殊心理和行为的未成年人由专业社工或心理咨询师为其疏导和矫正,同时通过链接资源为特殊困境中的孩子提供资金和物资支持。
三维目标:“伴童”“护童”“助童”
项目核心:“儿童保护”和“儿童发展”
服务模式:“1+1+N”(一站点、一专职、N志愿者)
项目产出:实施4年、服务1500次、参与志愿者2186人次、服务对象21924人次,志愿服务时长3560小时、帮助(小学至高中)困境儿童12名、发放助学金100800元。
项目规划:今后每年增开一至两个站点,力争五年内在全县范围内的主要社区全面推广,推动搭建“儿童发展”和“儿童保护”系统。
山水武宁,水网众多,水域广阔,以前几乎每年多有溺水事件发生,令人揪心。针对这一情况,2012年创建的武宁首支非营利民间救援组织——武宁县蓝豹救援队,于2014年5月发起成立“防大于救”防溺水志愿服务项目。
项目集预防和救援于一体,侧重宣教。现有志愿者57名,队长和项目宣教组、值守组、搜救组组长是项目核心成员。项目通过企业赞助每年募集4-5万元经费,保证正常运行。
项目的管理和实施具有“四重”特点:一是创新理念,重防。立足救险前置思维和“防大于救”理念,项目组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街巷开展防溺水讲座、培训、演练、宣传900余场次。二是抓住重点,重守。在暑假重点时间段、城区野泳重点水域,开展游泳安全值守,九年来,现场处置落水紧急救援96次,实现了值守期间、值守地段“零溺亡”。三是立足常态,重训。建立周六、日训制度,训练宣教本事,训练救援技能,不断增强服务的专业性。四是评先激励,重奖。2018年开始设立“西海卫士”年度评选,每年评选2人。
九年来,出勤5380人次,累计10500小时,约22万人次直接受益与防溺水宣教。另外实施现场救援96次。武宁县意外溺水事件只发生1起。项目实施九年来,社会影响越来越大,赞誉度越来越高,获评2020年九江市第三批优秀志愿服务项目,项目实施主体2022年摘得江西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荣誉,个人和集体获县级先进表扬多次。
“防溺水,找蓝豹!”逐渐成为武宁人的共识。
修城志警成立于2019年10月29日,是以平安建设为己任的慈善组织,以“凝聚志愿力量,服务平安修水”为宗旨,目前协会现有志愿者1万2千多名其中注册志愿者4116名。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安全关乎着全社会,牵动着千家万户。青少年心智不成熟,对世界的认知有限,很容易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溺水、校园暴力、性侵、拐卖、诈骗等各种不安全隐患。“少年强,则国强”,修城志警心系青少年健康成长,协会党支部为此创投“护航成长,志爱同行”主题公益项目,目的是提升青少年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减少各种伤害,健康成长。
项目通过安全教育进校园方式实施;课程涵盖防溺水、防校园暴力、防性侵、防拐卖、防诈骗、女童保护、禁毒宣讲、心理讲座等20多个方面有关青少年安全的知识;该项目由党支部书记牵头负责,聘请专业讲师,组建讲师团,成立心理咨询室;同时成立后勤保障组、外联组;在资金上有保障。让安全教育做到全覆盖和常态化,惠及每个未成年人。今年来,已经宣讲场次420场,受益学生达98000人次。项目的实施,构建了以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青少年安全立体保护机制,强化未成人自我保护意识,提升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认可,为平安修水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青少年保护任重而道远,我们将持之以恒,用爱心守护他们健康成长。
已有 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