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着尿袋坚守讲台18载
都昌优秀乡村教师徐斌用爱谱写一曲园丁赞歌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一位才40岁的乡村教师,在他的教学生涯中,一直要吊着尿袋才能坚持站在三尺讲台上。他就是都昌县苏山乡中心小学教师徐斌,用生命献身教育事业,用爱谱写了一曲园丁赞歌。凭借他多年的辛勤付出,徐斌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先后被评为全国模范老师,全国优秀班主任……
徐斌由于身体原因已不教学主科目,但他一有空依然会帮学生答疑解惑。(张驰 供图)
突遭厄运年轻教师面临人生难题
徐斌出生在鄱阳湖边一个小山村,1994年从都昌师范毕业分配到都昌苏山中小任教,一不小心已走过23个春秋。谈及为何选择做一名教师,性格开朗的徐斌说:“从我父母的角度看,教师行业是铁饭碗,工作比较稳定。而我选择当教师,是源于父亲挂在家里的一块小黑板,年少的我觉得在小黑板上写写画画很有意思,出于兴趣,最终选择了读师范专业。”
说起命运的转折点,时光还要追溯到1998年的夏秋。当时他的母校——苏山乡雷山小学处在洪水包围之中,偏在此时,该校校长却在南昌发生车祸不能上班。动员会上,他临危受命,担任雷山小学校长。在徐斌的带领下,雷山小学克服了重重困难,不久就复课了。洪水刚退,为防大水大疫,学校决定打井,以改变师生长期饮用河水的历史。可井打到12米多深,还是滴水未出,打井工人说井底岩石坚硬,需要增加工资。他当时考虑到学校经费紧张,便想先下井看个究竟。到了井底仔细观察了土层结构,并不是很坚硬,他确信这口井不用多花钱还是可以打下去,满怀希望的他一步步爬向井口。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离井口仅差1米时,绳钩不慎脱落,他糊里糊涂掉入十多米深的井底。经医生诊断,徐斌腰椎压缩性骨折,脊髓神经损伤,大小便失禁,导致肾功能衰竭。
面临突然降临的厄运,让年仅21岁的他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他面临着人生的选择题,是干脆在家养病,还是继续坚持在三尺讲台。徐斌经过一番思虑后,坚定地选择了后者。因为他离不开那一张张纯真的笑脸,他渴望用知识浇灌这些祖国的花朵。
吊着尿袋坚守在三尺讲台
1999年9月1日,徐斌申请回苏山中心小学教书。当天上第三节课前,他用手使劲挤压腰部和膀胱,强迫排清尿液,又在内裤里塞进一条毛巾,才走进了五(4)班的教室。没想到,上课不到20分钟,尴尬的事还是发生了。之后医生告诉他,带上医用引流袋,可以坚持40分钟。从此尿袋和他须臾不离,其中的滋味真是一言难尽。徐斌说:“每两天就要换一次尿袋,18载教学生涯,已经更换了3500余只尿袋。”
徐斌一直教的是毕业班的数学课,为了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让学生能够更有兴趣地学习知识,他总是利用课间时间给学生们讲小故事,还订阅了报纸和杂志,让学生们拓宽眼界。他还注重将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导学生从熟悉的问题开始思考,让他们一步步地爱上学习。此外,他在数学课中设置“今天我当家”、“数学情景剧”、“探索无极限”等情境教学环节,把有点枯燥的数学课变成了孩子们喜欢的游戏。
2008年元月,徐斌被提拔为苏山中心小学副校长。尽管事务繁忙,但他仍然坚持深入教学一线,在小学数学教学园地里孜孜求索,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关爱着学生。只要学生有困难,他总是尽力帮助,没钱交学费,他先垫上;没有本子用,他掏钱买。学生有什么心事,都愿找徐斌谈。有的学生甚至步入社会,仍给他来信感恩。从事教师行业这么多年,对待工作孜孜不倦的徐斌也有遗憾的事情,他对浔阳晚报记者说:“每次进行教学工作总结的时候,都觉得当时的教法可以再提高,如果再换一种方式可能会更好。”正是由于徐斌对待教育事业的兢兢业业,所以天道酬勤,他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全国希望工程园丁奖等荣誉称号。
刻苦钻研成为孩子们的心灵导师
新形势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徐斌近年来一直关注着。2015年,他通过刻苦钻研,取得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证。徐斌组织年轻党员老师,以志愿者身份加入到他创办的“童心园”心理辅导工作室,呵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学校有4名智障儿童,家长担心孩子太小,不放心将他们送到特教学校。在苏山乡中心小学,徐斌就成为他们的“知心爸爸”。尽管沟通上有些困难,徐斌还是用专业知识试着打开孩子的心灵世界。他开动“启智课堂”,利用特色教具,开发弱智儿童的智力。三年级的一位智障学生在徐斌的循循善诱下,改变了动辄就和学生打架的毛病,变得懂礼貌、守纪律。不仅如此,徐斌还认为:“小学生表面上看不会有太大的心理问题,其实不然,如果童年的心理阴影不能及时得到疏导,很可能会影响孩子一辈子。”在平日的心理辅导当中,徐斌尤其关注特殊群体的孩子,学校有一名女学生,从小寄养在外婆家,与自己的父母有隔阂,到了10多岁都没有喊过一声爸爸,做父亲的十分失落和担忧。徐斌发现问题之后,给这个女孩进行心理疏导,并搭建父女间的亲情交流桥梁。2017年端午节前,小女孩终于迈出了书面表达喊出一声“爸爸”的第一步。看到学生的进步,徐斌乐在心里。
浔阳晚报记者采访时发现,学生们似乎对徐斌都特别亲,遇到难题都愿意找他解决。当浔阳晚报记者问及徐斌面对生命的考验为什么还在无怨无悔的坚守时,他回答:“我只是做了一个党员应该做的事。我是农民的儿子,没有什么高追求,更没有高薪收入,在三尺讲台立德树人是我的天职。”
已有 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