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桑区沙河街道“口袋公园”——甘泉公园
“为民生”贵在“听民声”。柴桑区为民办实事工作专班利用“为民办实事”微信小程序、政府官网等平台公开征集民生实事线索,同时通过“民情遍访”“巡班遍访”“板凳会”、村民议事、党小组会议等途径开展社情民意调查,结合“12345”热线及民声通道反映情况,切实掌握群众反映最强烈、最关切的诉求与声音,经研判分析后,纳入“为民办实事”清单。据统计,去年,该区共征集民生实事项目1019件,归类后983项,涉及就医、入学、人居、出行等多个领域,有关责任单位、乡镇街道(场)104个。 涌泉乡闲置空地改造为停车场 “大家有啥意见建议就来我这反映,咱都纳入民生问题清单的。”在该区城门街道白合村,村干部利用巡班遍访时间大声张罗着,不一会儿,村民们就集聚起来。大家畅所欲言,你一言我一语,表达出自己的诉求,这场议事会,白合村共收集到村民提出意见建议15条。城门街道党工委书记吴佳彬介绍,该街道探索巡班遍访“三三制”,基层干部每天与群众面对面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 每天上午11时起,柴桑区岳狮街道蛟滩湖社区的幸福食堂便逐渐热闹起来。住在小区70多岁的许婆婆带着6岁的小孙子,打了五菜一汤,只花了8元。 城门街道敬老食堂 “我是从业主群得知我们社区要建幸福食堂的,从投入建设起,我隔三岔五就来看看,社区也会实时公布进展情况,前后差不多五个月,食堂就建好了,真是太方便啦!”蛟滩湖社区的居民陈女士说。柴桑区根据民生实事项目工作台账,明确责任单位以及完成时限,各地各单位不等不靠,把任务落实到人、把时间精确到天,通过专班实地调研、单位巡察督查、部门自评复盘等方式跟踪问效,同时会根据多方意见及时查缺补漏,对实事台账动态调整,确保实事办理落到实处。柴桑区为民办实事工作专班工作人员陈佳明说:“群众反映问题会及时反馈到责任部门,专班进行电话回访,跟踪督办。” “一次挂号管三天”为24194人次减免费用185475元、“幸福手环工程”为265名80岁以上独居老人提供生命健康保障、庐山机场网约车停车场和电子围栏区域重新规划……去年,该区全年累计投入7000余万元,解决了道路交通、农村饮用水、公共设施改造等一桩桩、一件件民生实事。 “最近社区在丽都小区架空层为居民修了挡风墙,大大方便了群众,为社区点赞!”在“柴桑区为民办实事”微信小程序上,署名为“丽都居民”的用户反映出小区居民的心声,并署上了“优”的评价,“居民还有两个期待:一是配一些桌椅板凳,二是配一张乒乓球台。” “感谢您的关心关注,我们已根据老年活动场地面积定制桌椅板凳……”在群众留言板块,群众的意见建议都会悉数回复。好差评制度下,检验实事办理效果的第一标准就是群众满意度。“孩子刚上小学,正是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能让他好好睡个午觉,我们做父母的真安心不少!”将全区学校一二年级的传统课桌椅换成适合午睡的可躺式课桌椅,正是柴桑区民生实事的内容之一,“午休神器”一经试点便引得学生家长交口称赞。 柴桑区实施“一次挂号管三天”便民服务 如何检验民生实事项目“成色”?柴桑区创新建立群众评价机制,由群众对实事项目打分,同时将民生实事项目纳入人大工作评议,围绕项目的质量、进展、成效、群众满意度等内容开展每季度一通报。通过“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专访报道,对群众满意度高的项目进行媒体晾晒,巩固拓展实事办理成效。据统计,截至目前,通过“上级点、自己找、群众提”等方式,共征集民生实事983项,已办结966项,办结率为98%。柴桑区高质高效完成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项目及983“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办理人大代表建议86件、政协提案115件,办复率、满意率均为100%。
已有 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