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央视《新闻直播间》
10月21日,央视《新闻直播间》栏目播出《关注森林“粮库” 茶油成为食用植物油消费量前十位油种》,报道德安县磨溪乡的油茶迎来丰收季,当地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建立1350亩高产油茶示范基地,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丰收。
10月22日,《人民日报》19版头条稿件《党建聚链,激发产业活力(深度关注)》,大篇幅报道了瑞昌市、永修县按照“围绕产业抓党建,抓好党建兴产业”的思路,积极探索以产业链党建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其中,瑞昌市人民冲压有限公司在产业链党委的有力推动下,企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永修县有机硅产业链,推动党建与服务深度结合,打造线上线下高效服务平台,实现企业抱团发展、合作共赢。
同南康区现代家具产业链一样,位于永修县的有机硅产业链,同样在推动党建与服务深度结合,打造线上线下服务平台。
在永修云山经济开发区星火工业园,九江润禾合成材料有限公司再次投资建设的年产23千吨有机硅新材料项目主体建筑工程正在加紧施工。“扩产项目今年6月立项,7月就取得了施工许可,预计年底就能试生产,比预想快了许多。”九江润禾合成材料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助理张晶冰说。
这多亏了永修县打造的“有机硅一件事”高效服务平台。在手机上点开平台页面,各类专业事项一目了然,不少事项都有一键办理指示,申请办理非常便捷。
“在有机硅产业链党委指导下,‘部门联通、资源共享、互助共建’机制不断完善,企业切实感受到党组织就在身边。”永修县行政审批局驻园区帮扶小组负责人陈凯介绍,目前已梳理整合25个部门、53个事项,建立完善企业投资、企业创办等5大套餐服务,审批时间压缩75%以上。
……
走进位于星火产业园的江西星火狮达科技有限公司的高端硅胶制品生产车间,生产线上机器轰鸣,工人们紧张忙碌。
“我们一度因为生产所需的有机硅浆渣、硅渣、油渣等原材料缺乏稳定的供应渠道,影响企业生产进度和效率。多亏了有机硅产业链党委牵头建立起的园区上游企业废料信息台账,在企业间信息共享,帮助我们牵线搭桥,精准对接。如今我们在园区内便可买到所需的原材料了,每年仅此一项就为企业节省成本约300万元。”公司董事长游孟松说。
有机硅产业链党建试点开展以来,精准对接和协调,推动海多有机硅、东方巨龙等17家有机硅中下游或配套企业与江西蓝星星火有机硅有限公司签订长期采购合作协议,实现企业抱团发展、合作共赢。
10月22日,央视《朝闻天下》
10月22日,央视《新闻直播间》
10月22日,央视《朝闻天下》和《新闻直播间》栏目分别播出《湘赣两省多措并举 保障生产生活用水需求》,报道鄱阳湖近期在8米极枯水位线徘徊,都昌县架设10台提水泵,24小时运转进行“三级提水”,保障22万居民饮用水供应。
10月23日,《人民日报》2版稿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助力和美乡村建设(政策解读)》,其中报道了作为江西唯一街道类型试点项目,瑞昌市桂林街道已全面启动土地开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矿山生态修复、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
十里生态河流、百处秀美村庄、千亩特色产业、万顷高标农田,江西省瑞昌市桂林街道的沃野田畴,铺展一幅乡村全面振兴的秀美画卷。
作为江西唯一街道类型试点项目,桂林街道全域整治区域为7291.8公顷,覆盖12个村庄和3个社区单位,已全面启动土地开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矿山生态修复、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子项目。
10月23日,《经济日报》2版稿件《良种良法促秋粮增收》,其中报道了德安县12万亩中稻陆续成熟,当地通过社会化服务组织统一调度农机,开展收割作业。
内容摘要:
近日,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12万亩中稻陆续成熟,当地通过社会化服务组织统一调度农机,开展收割作业。
10月23日,央视《朝闻天下》
10月23日,央视《朝闻天下》栏目播出《江西 鄱阳湖水位重回8米极枯水位以上》,报道鄱阳湖水位缓慢上涨,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重回8米极枯线以上,有助于越冬候鸟迁徙和沿湖地区取水用水安全。
10月24日,央视《朝闻天下》
10月24日,央视《朝闻天下》栏目播出《江西庐山现磅礴云海景观》,报道霜降节气庐山秋桐醉染,牯岭山城风动云涌,庐山出现壮观的云海景观,分外迷人。
10月24日,央视《新闻直播间》
10月24日,央视《新闻直播间》栏目播出《江西鄱阳湖 2024候鸟迁徙 46种超过3.7万羽候鸟抵达》,直播报道位于永修县的鄱阳湖吴城候鸟保护区通过智慧无人机和识别系统监测前来越冬的候鸟数量,同时,通过精细调节水位来保障候鸟越冬食物供给。
10月26日,中国之声《新闻纵横》
10月26日,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栏目播出:“梅姨案”最后一个孩子找到了,报道了全国瞩目的“梅姨”案连续取得新进展——被拐儿童钟彬、欧阳佳豪几乎同时被找到,这也标志着该案涉及的9名被拐儿童已全部找回,9个家庭终于“团圆”。其中报道,找到两名被拐儿童的是同一名民警,他是来自南昌铁路公安局南昌公安处庐山车站派出所的汪挺,一名从警9年的90后年轻民警。其中有汪挺讲述寻找经过的录音。
10月27日,央视《新闻联播》
10月28日,《新华每日电讯》头版稿件《大湖深处的生态“三部曲”》,单条报道了永修县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思路,吴城镇已变成为越冬候鸟天然、优质的首选栖息地,和无数游客近悦远来的诗和远方。从“人鸟相争”到“鸟进人退”再到“人鸟相依”,上演着生态“三部曲”。
“鄱湖鸟,知多少?飞时遮尽云和日,落时不见湖边草。”永修吴城,大湖腹地,民歌悠然响起,又是一年候鸟到来时。
天刚微亮,在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吴城保护管理站,巡护员王小龙拿着望远镜,仔细数着今年白鹤的数量。从青涩小伙到两鬓斑白,他在鄱阳湖深处巡护候鸟已有38年。
日复一日地执着坚守,王小龙见证了大湖深处这片土地上的纠结与矛盾。对种田捕鱼“看天吃饭”的湖区群众而言,候鸟一度宛如沉重的“包袱”,放着不管会破坏庄稼农田,抓捕猎杀会触犯相关法规条例。
矛盾,是因为无论是群众还是候鸟,都要指着湖区有限的资源生存。而破解这一矛盾,最终要落在“保护”和“发展”两个关键词上。
候鸟要保护。古称海昏,有着2000多年建县历史的永修,近年来首次出现“鸟进人退”的一幕,县里引导吴城镇周边居民有序搬离湖心岛屿,全县2700多个世代捕鱼的渔民全部收起渔网上岸。小县财政并不宽裕,却舍得投入4000多万元,对候鸟重点栖息的40平方公里湿地进行全面修复,并且在吴城,全面禁止一切影响候鸟的开发活动。
吴城镇松门村56岁的金有华,自打记事起就在湖里打鱼。10年前,他曾想过上岸就业,但问题在于,上岸了也没活可干,只能外出打工。当时的金有华只能守在船上,即便湖里鱼越来越少,有时顶风冒雨出去一趟,捕鱼的钱还不够渔船的油钱。
种田捕鱼的湖区群众要谋新出路,就必须发展产业。但产业的发展,必须服务于保护。和候鸟保护一样,永修同样用上了“腾空间”一招,县里出台《有机硅产业三年(2024-2026)倍增行动计划》,推动首位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施企业优化升级行动,通过“腾笼换鸟、靠大联强、提质增效”三种模式,对规模小、能耗高、效益不佳的化工企业全面实施优化升级。
得益于产业发展,金有华上岸后有了新身份——永修县星火工业园江西汇和化工公司的工人,一个月工资7000元,不用看天吃饭,老金说起当下的新生活眉开眼笑。
走进永修吴城记忆馆,一艘金有华们当年谋生的渔船静静陈列,吸引南来北往的游客驻足观看。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诗人王勃笔下鄱阳湖畔农民千百年来的生产生活图景,如今换了新光景。
碧水蓝天、鹤鸣声声,新光景每年吸引游客70多万人,带动吴城镇400多户、1500多人参与餐饮、民宿等业态。“腾笼换鸟”带来的“生态获得”,把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不仅变成为越冬候鸟天然、优质的首选栖息地,也成为无数游客近悦远来的诗和远方。
永修县委书记秦岭说,从“人鸟相争”到“鸟进人退”再到“人鸟相依”,大湖深处的生态“三部曲”表明,破解困扰这片土地几千年的难题,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黄海波)
10月28日,《经济日报》6版
10月28日,《经济日报》6版图片稿件,报道湖口县高新园区加快推进火力发电项目建设。
已有 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