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推进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全面展示我市各地在创建文明村镇中的突出成绩,展现九江各地“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聚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美丽乡村文明新气象,即日起,“文明九江”微信公众号推出“文明村镇典型系列展播”专栏。
九江市柴桑区洗心桥村
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港口街镇洗心桥村是全国文明村,辖区面积5.8平方公里,北依长江,南靠赛城湖,境内水系密布,屋舍俨然,生态地位重要。全村共10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1020户,总人口3194人,常住人口1846人。
洗心桥村耕地面积2200亩,原以棉花种植为主,现有葡萄园、草莓园等特色产业。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村民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作为以种植业为主的乡村,经济产业仍相对薄弱,在物质基础不突出的条件下,该村充分利用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优良的文化传承,使精神文明建设取得长足进步。近年来,洗心桥村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将优良家风传统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紧密结合,大力传播先进文化、倡导文明新风,积极参与全国文明村镇创建,2017年获评全国文明村。2021年,洗心桥村以全国文明村纳入九江市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总体规划,通过常态化创建工作,村民精神风貌不断改善,乡村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精神文明活力持续释放。主要有以下做法和成效:
一是洗脚去尘,人居环境焕然一新。洗心桥村整治提升人居环境,开展了一系列的整治工程,比如:弱电系统的现代化改造、商业标识的标准化设置、绿化环境的广泛优化、建筑物外立面的美化翻新。截至目前,实施弱电线缆改造402米,规范化捆扎处理线路1060米,对73栋建筑的外墙进行粉刷更新,大幅度提升乡村的整体视觉品质。
为美化环境,洗心桥村投资约50万元,增设长达400米的绿化栅栏,建成一处幸福晒场,实施绿化种植项目2.4万平方米;对居民的私人种植区域划定界限,推广文明晾晒和文明种植活动。该村重视基础设施的完善,实施村道路“白改黑”改造,新安装190盏路灯,提升交通的便捷性和夜间的安全照明。紧抓九江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契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构建一系列多功能的公共服务设施,包括老年人的餐饮服务区、文体活动广场、村史展览馆、乡村青少年成长中心等,并与镇村食堂、港口中心小学等机构建立协作机制,共同推动社区服务的综合化和高效化。
二是洗脸塑形,殡葬改革成效凸显。洗心桥村积极推进殡葬改革,成立红白理事会,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头雁”作用,成功引导群众转变传统丧葬观念,实现文明“大提升”。殡葬改革前,受旧观念、旧习俗的影响,这个村传统的丧事繁琐,一些村民比排场、讲面子。经过殡葬改革,洗心桥村的丧事平均费用下降至3万元以内,有效减轻村民的经济压力,推动了乡村文明程度的提升。
三是洗心尚德,向上向善蔚然成风。洗心桥村以春节、“5·15”国际家庭日等时间节点为契机,围绕“家国情怀、崇廉尚德、孝老爱亲”等内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家教家风系列活动,积极开展寻找评选“最美家庭”“好儿媳好公婆”等,通过村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栏、村微信群、村广播等进行宣传,以好家风带动好社风,以好社风带动好民风。近年来,洗心桥村模范儿媳王晶晶是村十七组居民蔡福洲的妻子。她的婆婆周平凤2008年因中风生活无法自理,王晶晶十几年如一日,与丈夫共同肩负照顾婆婆的责任,每天为婆婆洗脸、喂药、喂饭,照顾好婆婆的生活起居。村民对她的勤劳和孝心赞不绝口,称她为“最美儿媳”。
好榜样是好引导、好楷模。洗心桥村广泛选树先进典型活动,发现挖掘日常生活中的凡人善举、平民英雄,广泛宣传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让大家学有标杆、做有榜样,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四是洗神铸魂,文化活动精彩纷呈。良好乡村文化是乡风文明之“魂”,能够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村民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洗心桥村以传统节庆为契机,开展系列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活动,促进全村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提升。比如,自2021年以来,洗心桥村已连续三年举办“共度端午节”系列活动,该活动成为全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的端午,村里约有150名75岁以上的老年村民受邀参加,活动包括展示本地腰鼓、本土文艺队伍演出、集体包粽子、蒸制米粑等传统食品制作。端午节等一系列活动,受到村民广泛欢迎,加强了干部与群众间的联系,营造了尊重传统、尊老爱幼的社会氛围。
洗心桥村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平台,与市级、镇级的志愿服务组织紧密合作,有效整合资源,推出一系列多样化、专业化的文明实践活动,包含理想信念教育、节日庆典、志愿服务、未成年人教育、文体活动以及科普宣传和应急救护等。参与者包括留守老人、未成年人、妇女和村民代表在内的群体,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洗心桥村通过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开展先进典型选树、大力推进移风易俗等举措,推动农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融合发展,实现乡村“形、实、魂”全面提升,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坚持以民为本是文明创建的根本立场。“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洗心桥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找准创建工作与解决民生需求的契合点,从环境卫生整治、道路硬化亮化、弱电系统改造等基础工作抓起,在办好点滴小事中让群众真切地感受到文明创建成果。“坑坑洼洼的道路,脏乱的环境……”这是过去的洗心桥村给人留下的印象。如今,走进洗心桥村,道路平坦,卫生整洁,老年人餐饮服务区、文体活动广场、村史展览馆、乡村青少年成长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村民的出行和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一件件民生实事成为村民群众最暖心、最实在的收获。
(二)保持常态长效是文明创建的有力抓手。洗心桥村坚持精心规划、常态推进,持续深化人居环境整治,将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常态化组织理论宣讲、文化文艺、敬老助老、科学普及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促进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了村内文明、和谐、友善、奉献之风的形成。
(三)化解主要矛盾是文明创建的关键所在。只有正确判断和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才能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重点,达到以点带面、事半功倍的效果。洗心桥村在殡葬改革这一重难点工作中,引导村民缩短下葬时间,减少酒席和供品数量,逐步影响整个村庄的风气,让厚养薄葬、丧事简办的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四)凝聚干群合力是文明创建的动力源泉。干群合力干,振兴步子快。在洗心桥村,村集体的事情村干部带头干,村民遇到困难和矛盾,干部第一时间到场……村党支部班子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领村民发展产业、美化环境、优化治理,村子事业发展蒸蒸日上。制作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村级组织事项清单、村级组织协助政府工作清单等,村里的大事小情,全方位、全流程公示公开,让村民成为参与者和监督人。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群众组织,吸纳老党员、乡贤、妇女代表为成员,带动村民广泛参与,形成齐抓共管强大合力,村民干事创业的劲头更加充足。
已有 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