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更是新发展的基色。作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首批创建城市,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毫不动摇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市人大常委会立足自身职能,聚焦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持续强化生态环保领域立法、监督等工作,助力建设自然生态之美、人居环境之美交相辉映的美丽家园。
良法善治 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2015年,我市获得地方立法权。从第一部地方性法规《九江市城区烟花爆竹燃放管理条例》诞生,到《九江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九江市城市湖泊保护条例》《九江市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九江市松材线虫病防治条例》等法规相继出台,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把生态环保作为重点领域立法,不断健全生态环保法律制度,助力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以精细立法为九江的绿水青山筑牢法治屏障。
甘棠湖和南门湖是我市老城区中心的两个湖,水域面积只有1.39平方公里,被誉为浔城“双眸”。今年3月,伴随着“两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主体工程顺利完工,湖区水体重现碧波荡漾的美景。5月25日至26日,来自长江经济带11个沿江省市、江西省11个地市和我市16个县(市、区)的37支代表队齐聚南门湖挥桨竞渡,龙舟之美与湖水之美、碧道之美交相呼应。而这其中也有着市人大常委会依法守护“一个湖”的履职足迹——
针对城市湖泊保护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2018年,《九江市城市湖泊保护条例》应运而生,该条例进一步压实政府及部门的职责,明确甘棠湖、南门湖等市辖区湖泊应列入城市湖泊保护名录,正式纳入立法保护范畴,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运用科技手段加强湖泊的监测、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两湖”综合治理的过程,正是让法规从“纸面”进入法治实践的过程。
“松树是庐山的主体树种,全市松材线虫防治的压力和重点就在庐山。”在去年3月召开的《九江市松材线虫病防治条例》新闻发布会上,市人大法制委负责同志如是说。依法守护“一棵树”,市人大常委会同样责无旁贷——
《九江市松材线虫病防治条例》于去年5月1日正式施行,该条例要求市人民政府加强对庐山风景名胜区松材线虫病疫情的重点防治,在经费保障上给予倾斜,加强工作调度;明确庐山周边所涉辖区的人民政府承担联防联控职责;明确重点实施疫情监测、检疫封锁和疫木除治等精准防控措施,加大对核心景区的疫源管控和防治力度。条例实施一年多以来,我市逐渐探索形成了“聚焦重点,聚力综防,分区治理,分类施策”的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模式,庐山核心景区疫情大幅压缩,九江市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攻坚行动获全国通报表扬。
长效监督 助力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多年来,市人大常委会聚焦生态环境领域的重点问题,选准监督内容,选好监督形式,统筹运用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调研视察等监督方式,打好监督“组合拳”。
聚焦生态文明建设,每年听取和审议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状况有关方面的工作报告,围绕建筑垃圾管理、环境卫生管理、污水治理等议题开展专项监督,先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江西省河道采砂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
聚焦我市“无废城市”建设,研究出台《九江市人大常委会“无废九江行”活动方案》,市人大常委会连续5年依法开展“无废九江行”长效监督活动,分别聚焦危险固废监管、建筑垃圾治理、矿山生态修复、生活垃圾处置、“无废城市”建设五个主题,以“每年一主题、五年成系统”为目标,不断增强监督的韧劲,做到久久为功、善作善成。经过2022年、2023年分别对我市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和建筑垃圾管理和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开展专项监督,推动一批环保项目落地和加速推进,有效解决庐山新城中海小区对面工地建筑垃圾多年堆积、出口加工区一些闲置土地和偏僻路段建筑垃圾随意倾倒等123个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清理存量建筑垃圾26处,共计33万吨。
在市人大常委会的强效监督下,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压紧压实环保责任,在齐抓共管中交出亮丽的生态“成绩单”:2023年,全市PM2.5浓度变化率全省排第一,连续三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连续三年排名全省第一,“林长制”工作获国家激励表扬;在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连续三年获评优秀等级,连续两年全省排名第一。
协同发力 在助力绿色发展中共识共为
去年10月18日至20日,由市人大常委会发起建立长江流域五省十五市人大协作交流机制,并召开以“同饮一江水 共护母亲河”为主题的首届主任联席会议,以协同立法、联动监督等方式,打造地方人大合作新样板,在更高起点上助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凝聚共识共为,首倡建立长江流域五省十五市人大协作交流机制,是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发动各方共同做好生态环保工作的一个缩影。如今,“生态美丽”正成为九江的亮丽标签,这背后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见证了全市上下在高水平保护上的“同题共答”。
靶向破题,逐步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公益诉讼全面衔接的长江生态保护工作机制。2022年5月,我市检察、法院、公安、生态、司法、水利、林业、航运等15家单位联合签署《关于建立九江市域长江大保护多元共治协作机制的实施意见》,标志着九江市域长江大保护多元共治协作机制正式建立。在此之前,市人大常委会在开展长江水资源保护和污水治理专项工作评议时就提出了建立有关协调联动机制的意见。依托多元共治协作机制,我市开展了全省首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正鹏案的调查、磋商并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办理非法倾倒1.48万吨有毒污泥污染环境案、督促保护长江水源地案、某公司向长江偷排危险废物案等一批有影响的案件。
主动领题,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实践中彰显人大担当。近年来,全市各级人大代表深入基层一线开展生态环保领域有关履职活动,提出生态领域建议60余条,有效推动一批生态保护、人居环境、绿化美化和生态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得到及时回应和有效解决,尤其是有力推动市公安局与长江航运公安局九江分局、湖北省黄冈市公安局、安徽省安庆市公安局共同建立“一江三省四警”合作机制,联合出动执法人员15436人次,巡查2237次,查扣各类违法违规船只34艘。
厚植绿色底色,建设美丽中国,需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今后,市人大常委会将继续立足监督职能,大力推动《江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全力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的决定》在九江落地实施,在绿水青山间书写更加优异的履职答卷。
已有 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