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头条热点
动态要闻
文明创建
新时代文明实践
文明培育
专题专栏
公示公告
    首页 > 九江文明网 > 文明要闻
    【移风易俗•倡树新风】武宁县挖掘宗姓力量改旧俗革陋习树新风
    日期:2023-04-19        来源:市创文办 创建科/投稿 ​        访问量:


    办理红白喜事时间短了、规模小了,人情负担减轻了,孩子课余、老人平日有了快乐的好去处了……这是时下江西省武宁县罗坪镇洞坪村卢姓人家的普遍感受。武宁县在推进移风易俗乡风文明三年专项行动中,创新尝试以姓氏单元为突破,挖掘宗姓力量,在一个个的宗姓中改革陋习、培树新风,取得初步成效。

    以姓氏宗族倡议文明新风。凝聚思想共识,汇聚文明力量,职能部门发布倡议书,是常见的形式。武宁县创新思维,着眼从弘扬传统宗姓文化入手,借助宗姓内在力量,提升倡议书的效能。2022年秋季,一封以武宁卢氏理事会署名发布的特殊“家书”,在武宁县卢姓人家广为传阅,随后传至全国各地卢氏。倡议书号召全县卢氏广大宗亲们“节俭操办酒席、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干部带头”。这封向具体姓氏宗亲发出的移风易俗倡议书,是武宁县县、乡、村纵向贯通,文明办、民政局等部门横向联通,合力推动武宁卢氏第一个带头响应移风易俗行动的结果。受武宁卢氏影响,县内不少其他宗姓,也积极争当移风易俗的宣传员,如横路乡余氏组织社工队伍走村入户开展移风易俗志愿宣传活动,还有的通过修族谱、开年会等方式宣传宣讲移风易俗新风尚。

    图片

    以宗族祠堂培树文明新风。弘扬时代新风,阵地建设很有必要。在该县罗坪镇洞坪村的一条省道旁,“武宁卢氏文明新风堂”的招牌格外醒目。在政府指导支持下,武宁卢氏利用在该地建成的卢姓祠堂,拓展祠堂原有功能,赋予其文明教育元素,将祠堂改造成“文明新风堂”。新风堂具体由“四堂”组成:少年的乐堂、青年的礼堂、老人的茶堂、议事的厅堂,通过功能区域的划分建设,将宗族祠堂建成为孩子课余娱乐学习、青年举办成人礼和婚礼、老人喝茶下棋聊天看戏、卢氏宗亲协商议事的好地方。宗姓祠堂通过提升改造,日常使用频率提高,价值引领正向明显。目前,该文明新风堂已成为该村卢姓人家、全县卢姓人家以及当地村民的文明新风培育新阵地。受此影响,不少其他姓氏也萌发了在宗姓祠堂融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功能的想法。

    图片

    以宗姓单元践行文明新风。移风易俗,宣传是起点,关键在实践。为推动宗姓移风易俗落到实处,武宁卢氏制订了“武宁卢氏族规民约”,明确了红白喜事“1234567”简办模式,即:随礼不超过100元,酒席数量不超过20桌,每桌席面饭菜不超过300元、治丧不超过3天,每桌酒席的用烟不超过40元,彩礼不超过5万元,用车不超过6辆,酒不超过70元/瓶。去年,就在卢氏移风易俗倡议书发出的第二天,罗坪镇初中就有一位卢姓老师去世。听说其家人有治丧7天的计划,武宁卢氏会长一方面向村、镇、民政、文明办报告,一方面带着几位卢氏会成员以各种方式做亲属工作。最终在多方宣传引导下,该卢姓逝者遗体第3天就很快火化,在全县卢姓人家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该县卢姓以外的宗姓也纷纷行动。在罗坪镇长水村,张氏、萧氏把生产生活要绿色环保写进家训、挂在门口,“热爱自然、保护生态”“树木资源、不许滥砍”等生态环保内容成了家风家训,一姓如此,多姓争先,如今“环保”家风形成了“环保”村风,长水村成为了村容整洁、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擦亮了“全国文明村”招牌。鲁溪镇大桥村刘氏,由宗姓中的村干部和“长褂先生”带头,推行办丧不收礼新风,厚葬薄养、大操大办现象也在明显减少。


    图片



    已有 人赞过

弹好“扫黄打非”三部曲  奏响时代旋律最强音——九江
弹好“扫黄打非”三部曲 奏响时代旋律最强音——九江
弹好“扫黄打非”三部曲 奏响时代旋律最
甘棠街道能仁寺社区:弘扬法治精神,践行法治
  • 为深化法治理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扩大法律普及的覆盖面,提高法治宣传的知晓率,11月25日,由
鹤问湖社区开展“科学垃圾分类 文明你我同行”主题宣
鹤问湖社区开展“科学垃圾分类 文明你我同行”主题宣
  • 鹤问湖社区开展“科学垃圾分类 文明你我同行”主题宣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丨九江市濂溪区高垅乡各新时代 
友情链接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文明网·江西 | 江西文明网 | 九江新闻网 | 中国九江网
九江文明网
九江市委宣传部 九江市文明办
九江新闻网提供技术支持
九江新闻网技术部 ©copyle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