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九江市高度重视数字化文化传播与服务工作,积极搭建平台载体,完善数字化设施设备,丰富数字文化产品供给,强化公共文化“沉浸式”、“互动式”体验服务,提升数字化文化传播与服务水平。
一、加快公共文化网络平台建设。贴合群众需求,强化“九派文旅云”数据分析、预约预定、点赞分享、在线互动等功能,重点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宣传推广“九派文旅云”。截至6月底,“九派文旅云”注册用户1602人、用户点击量 113.6 万人次、九派文旅云已向全市群众输送文旅资讯2287条。加大市级报纸、电视、电台等媒体和掌中九江、九江e媒等的新媒体数字文化服务传播,行业主管部门依托官网、“九江旅游”微信公众号、“自在寻游”小程序、“九江文化旅游”快手号,拓宽全市数字文化发布渠道,积极传播和推广数字文化服务。
二、加强数字文化资源建设。依托数字平台打造网上非遗展厅,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与中国知网、读书网等数据库平台的合作,传播地方历史文化。市图书馆加强专业数据库建设,电子图书报刊、视听资源超过30万册(种),自建多个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库,积极参与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联建工作,与庐山图书馆合作建设“江西庐山古籍善本数据库”。认真开展公共文化共享工程数字资源建设,征集遴选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文化产品充实“九派文旅云“文化菜单,让农材群众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优秀作品。
三、丰富公共文化数字化产品供给。加快推进数字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市、县区图书馆全部建有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积极推出歌德电子读书机、少儿触屏体验设备、VR720虚拟等数字化产品,深受读者的欢迎。充分发挥公共文化网络平台作用,相继推出“网上书场”“空中剧场”“线上展播”“云上九江”等特色线上文化活动,让广大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便捷的文化服务。截至6月底,开展线上讲座、展览、知识竞答、荐书、书评等线上活动31场次,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3.55万人,发送微信宣传推文274篇,阅读量6.8万人次,数字文化资源访问总量44万人次。
已有 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