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头条热点
动态要闻
文明创建
新时代文明实践
文明培育
专题专栏
公示公告
    首页 > 九江文明网 > 文明创建 > 文明村镇
    【移风易俗 乡风文明】八里湖街道梅山村:厚养薄葬 向善向好
    日期:2022-07-14        来源:市创文办        访问量:

    “疫情期间,村里给我们家送来了做丧事用的防疫物资,反复叮嘱做好防疫还是第一要务。我们不办酒席,控制奔丧规模、劝返奔丧亲友上百人,最终丧葬费用也就不到万把块钱”。前不久,梅山村住在八里湖安置小区的村民老张感慨地说,与曾经有“八仙抬棺”的大操大办相比,如今办一场丧事能省下好几万。

    事实上,丧事从简并不是梅山村在疫情期间的特殊情况。2019年5月,梅山村开始推行殡葬改革,深入关注村民反映强烈的人情消费高、宴请流程多等问题,修订了《红白理事会章程》;对于积极响应参与移风易俗工作的村民家庭,给予1000元奖励。近年来,梅山村多措并举,逐步破除了本地殡葬旧俗。

    “以杠换补”从源头管控

    “说是‘八仙抬棺’,其实是16人抬一个棺木,抬棺木的杠都是用3、4米长、直径20公分以上的老树做的,一套做下来要花不少钱……”村民口中的“八仙抬棺”,是梅山村当地丧事出殡的流程之一。“八仙”过石桥、走山路,许多村民都感慨送行的危险系数太大,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在路边放鞭炮、撒纸钱,也常常导致一些路段交通堵塞。

    为倡导丧事简办,梅山村想了很多办法,其中就有“以杠换补”这个法子。对抬棺木的杠进行集中销毁,并对销毁的杠进行补贴,每组杠补贴金额1000元。此外,村“两委”对死亡火化的村民每户补贴1000元。如此一来,仅2019当年便在各个生产队共销毁8组杠,以往十余人甚至几十人抬棺厚葬的场景不见了。

    “言传身教”续家风传承

    “我们村干部一个个走家串户,大力继承和弘扬好家风,坚持长辈言传身教、口耳相传,讲好杜宣的革命奋斗史,激发全村群众特别是未成年人的爱国热情。”梅山村村支书胡佑彬用好用活优秀共产党员杜宣祖居故里,号召村民在老人生前尽孝,向善向好。

    在梅山村2组,有一位80多岁高龄的桂家老人卧病在床多年,一直都是女儿在病床前照料。只有些熟悉的邻居才知道,原来这个孝顺的女儿竟是“捡来的”。几十年前,桂家大婶在自己有儿有女的情况下,抱养了一个弃婴,并将其抚养成人;几十年后,孩子将义母当作亲生母亲一般悉心照料,将真情付出在老母亲最需要的时刻。随着时间流逝,村民们也逐渐意识到这一优秀表率,将“百善孝为先”书写成实实在在的一言一行。

    “厚葬薄养”的殡葬陋习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变,“向善向好”的社会风气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眼下,梅山村已形成文明、孝顺的乡村新风,但仍需防范旧习卷土重来。要真正整治旧俗,还应建立长效机制,通过榜样力量带动文明殡葬观念深入人心。


    已有 人赞过

弹好“扫黄打非”三部曲  奏响时代旋律最强音——九江
弹好“扫黄打非”三部曲 奏响时代旋律最强音——九江
弹好“扫黄打非”三部曲 奏响时代旋律最
甘棠街道能仁寺社区:弘扬法治精神,践行法治
  • 为深化法治理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扩大法律普及的覆盖面,提高法治宣传的知晓率,11月25日,由
鹤问湖社区开展“科学垃圾分类 文明你我同行”主题宣
鹤问湖社区开展“科学垃圾分类 文明你我同行”主题宣
  • 鹤问湖社区开展“科学垃圾分类 文明你我同行”主题宣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丨九江市濂溪区高垅乡各新时代 
友情链接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文明网·江西 | 江西文明网 | 九江新闻网 | 中国九江网
九江文明网
九江市委宣传部 九江市文明办
九江新闻网提供技术支持
九江新闻网技术部 ©copyle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