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头条热点
动态要闻
文明创建
新时代文明实践
文明培育
专题专栏
公示公告
    首页 > 九江文明网 > 文明创建 > 文明城市
    九江市柴桑区入选!第五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公布
    日期:2024-01-17        来源:农业农村部网站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新农村建设处、江西农业农村        访问量:



    祝

    贺

    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介第五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的通知》,遴选出17个案例为第五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其中,我省“九江市柴桑区:依托'万村码上通'平台 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处处美''持久美'”榜上有名。



    图片

    近年来,各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目标,大力推动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效能不断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为进一步总结地方经验做法、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2023年5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开展了第五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征集工作。在各地推荐基础上,经专家评审、部门审核和社会公示,遴选出“北京市昌平区:科学布局 统一标准 规范运行 探索农村基本医疗服务新路径”等17个案例为第五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


    在具体实践中
    九江市柴桑区
    如何依托“万村码上通”平台 
    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处处美”“持久美”呢?
    快来一起学习借鉴

    图片

    九江市柴桑区辖8个乡镇、2个垦殖场和4个街道,近年来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全区1400个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村庄全面完成整治提升建设,乡村新建了道路、供水、公厕、路灯、绿化、排水沟、健身场所、农家书屋、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一大批农村基础设施与公服配套,管护任务繁重。为常态化管护好村庄环境和公共设施,该区创新搭建“万村码上通”平台,依托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发动农民群众参与管护监督投诉,全区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局部美”向“全域美”“一时美”向“持久美”的蝶变。


    多层次谋划平台功能


    1

    精准摸排为先

    顺应数字乡村发展大势,围绕“畅通群众投诉渠道,推动长效管护落地”目标,全区组建专班,深入实地调研,全面掌握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设施管护现状、农民群众对管护工作的实际需求和管护项目优先序,全面确立管护平台的功能设置及硬件安装、运维方式等内容,综合现有涉农信息化系统建设使用情况,科学制定《柴桑区农村人居环境“万村码上通”平台建设方案》《柴桑区农村人居环境“万村码上通”平台建设和运维工作指引》。

    2

    精心设计为要

    平台融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AI、GIS应用、5G+VR”等技术,重点设置“村容村貌、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公厕管理、设备监控”等功能模块,力求“四个实时一个确保”,即实时监控乡村公共区域,实时监控村庄垃圾收集桶满溢状况及转运车、保洁员、网格员工作轨迹,实时监测污水处理终端水质,实时监控公共厕所卫生状况,确保“全天候监控村容村貌,全过程督办问题整改”。

    3

    精细设岗为基

    该区组建平台运管中心,成立14个乡级督察站、65个村级网格室,设置管理员、监督员、网格员、管护员四支队伍,共计600余人,构建了上下贯通、左右协调、责任到人的全方位管护工作体系。职责划分上,管理员负责平台日常管理和问题转办,监督员负责平台问题督办,网格员负责受理平台上报事件,督促管护员整改,管护员负责包干区域环境设施的日常维护及问题处理。


    多维度推进平台建设


    1

    建设一平台

    柴桑区“万村码上通”平台分为“驾驶舱、运维舱、积分舱、管理舱”四大板块。“驾驶舱”内含区农业农村局组织结构、队伍建设、工作职责及全区农业农村建设发展等内容;“运维舱”清晰展示群众投诉事件受理情况、监控设施设备在线情况、各乡镇办结排名情况等;“积分舱”重点展示群众监督投诉获取积分及积分兑换奖品情况;“管理舱”综合反映区“社会综治、雪亮工程、平安乡村、智慧小镇、智慧环保”等视频监控数据,推动实现农业农村“一网统管”。

    2

    设立一中心

    区级运维管理中心总面积达400平方米,设置控制室(含平台管护队伍办公区域、备品备件库、维修设备存放处等)、5G平台管护集中展示厅、服务器存储中心等功能区域。通过LED展示大屏,可对全区人居环境问题进行全方面监控、一体化调度。同时,持续优化完善平台运行管理办法、事件处理流程规范、岗位职责及监督制度“上墙”,督促各项制度入脑入心、落地落实。

    3

    统筹一张图

    全区65个行政村、100个重点自然村安装了342套视频监控设备,配备36套环卫车辆GPS定位设备、500套管护员定位卡牌,25台移动管护终端,并安装5套污水处理终端水质探测器、40套农村公厕异味传感器。各类设施联网区平台运维中心,各类数据实时上传汇总到指挥调度中心,真正实现一体化展示、智能化预警、科学化决策。

    4

    融合一个端

    柴桑区坚持系统观念搭建“万村码上通”平台,努力把涉农信息化建设新任务、农民群众“急难愁盼”新诉求,融入一个投诉端口,先后开发禁捕退捕、智慧宅改、智慧粮库、农村电商、防溺水、高标准农田、社会治理等应用场景,通过统建共用,推动“资源共管共用,数据融通共享”,全面打造功能多样化、监管多领域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多形式强化平台推广


    1

    “三进”宣传推广

    “进乡村”,全区每个村庄的显眼位置都张贴“万村码上通”平台宣传单和投诉二维码,持续提升群众知晓率;“进会场”,借助村组会议发放平台宣传资料,现场演示系统操作;“进校园”,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带动家长关注平台、扫码投诉。目前,柴桑区“万村码上通”平台关注量达8.2万人,占全区乡村人口数的40%,成为全区涉农领域覆盖面最广、关注量最大、活跃度最高的数字化平台。

    2

    简化问题投诉

    群众日常发现村庄环境和公共设施问题后,使用微信小程序,任意采取文字上报、语音上报、图片上报、电话上报方式“一键投诉”,操作简便易学。平台将投诉问题划分为“偏难、适中、偏易”三个类别,分类设置处理超时提示和升档督办,如“村庄垃圾、生活污水、村容村貌”等方面问题,要求“当日事当日毕”,超过2天未处理的,区级下发督办单;逾期“7日、9日”仍未办结,平台逐级跳档到市级、省级,由上级督办。各类投诉问题是否办结到位,以投诉群众的满意度评价为判定标准。2年来,柴桑区“万村码上通”平台累计受理投诉16843件,问题办理率、群众满意率始终保持100%。

    3

    创办积分超市

    柴桑区“万村码上通”平台创新设立“积分超市”,根据群众好评率、复购率,将众多地方农副产品汇入“积分超市”的“柴桑优品”模块。当地群众投诉村庄管护问题可获积分,每日登录平台、浏览信息、点评问题办理情况等同样获取积分。凭借积分,群众可在平台挑选商品,上午下单、下午送货上门。目前,全区积分达842176分,群众平均每月兑换商品30件。“小积分”激活“大能量”,柴桑区群众共建共护共享美丽家园的内生动力,由此得到极大激发。


    多机制保障平台运维


    1

    建立领导推进机制

    成立以区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各项工作,协调解决跨部门间涉农数据共享问题,保障平台建设运行顺利推进。确保该区财政每年列出20万专门预算,统一管理运维,保障平台有效持久运转,财政和农业农村部门联合加强平台建设、运行、维护等资金管理使用,严格做到资金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资金高效安全使用。

    2

    建立设施运维机制

    柴桑区与中国电信进行深度合作,共同建设“万村码上通”平台,中国电信承担平台运维工作。为确保各类硬件设施正常使用,明确了运维工作制度以及对应的考核标准。即:平台运维人员对监控摄像头、垃圾满溢监控装置、GPS定位设备、管护员NB物联网卡、污水水质探测装置、公厕异味监控装置等设备,进行经常性巡查和全天候维护,如发生设备故障、掉线等情况,在规定时间节点前完成检修工作,确保物联网设备实时在线。

    3

    建立信息安全机制

    为确保平台信息安全,要求平台运维商对服务器建立入侵防御系统,做到经常性对服务器进行安全扫描,发现结构或安全漏洞及时进行处理,防范黑客入侵盗取平台信息,坚持平台数据只在政务云上部署,严格遵守计算机安全操作规范,认真做好相关资料保存,防止平台信息外传外漏现象发生。同时组织建设运营商、平台指挥中心、平台运维中心等单位,制定平台应急处置预案,如遇突发自然灾害导致设备大面积故障、信息泄露等情况,及时启动应急处置预案,统一指挥、统筹协调相关单位进行应急处理。


    已有 人赞过

弹好“扫黄打非”三部曲  奏响时代旋律最强音——九江
弹好“扫黄打非”三部曲 奏响时代旋律最强音——九江
弹好“扫黄打非”三部曲 奏响时代旋律最
甘棠街道能仁寺社区:弘扬法治精神,践行法治
  • 为深化法治理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扩大法律普及的覆盖面,提高法治宣传的知晓率,11月25日,由
鹤问湖社区开展“科学垃圾分类 文明你我同行”主题宣
鹤问湖社区开展“科学垃圾分类 文明你我同行”主题宣
  • 鹤问湖社区开展“科学垃圾分类 文明你我同行”主题宣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丨九江市濂溪区高垅乡各新时代 
友情链接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文明网·江西 | 江西文明网 | 九江新闻网 | 中国九江网
九江文明网
九江市委宣传部 九江市文明办
九江新闻网提供技术支持
九江新闻网技术部 ©copyle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