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城市是全国重要的城市品牌,我市倍加珍惜荣誉,一直把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作为一项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来抓,不断加强管理力度和提升服务能力,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在巩卫中建成了一批民生项目,办好了一批民生实事,解决了一批民生难题。
走进九江城,如同进入一幅“城在山水园林中,山水园林在城中”的美丽画卷,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街道,绿意盎然的花草树木,整洁有序的市容环境,井然有序的生活万象……近年来,随着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形成了“党政主导、部门协作、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创文巩卫网格化管理格局,城市面貌明显变靓、功能明显提升、环境明显改善,市民健康素养和满意度不断提高,国家卫生城市这块“金字招牌”越擦越亮,九江更添魅力与生机活力。
2007年,九江市被命名为江西省卫生城市,先后于2011年、2015年两次通过了省卫复审。2018年5月,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科学作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决策部署,经过三年的奋力创建,2021年1月份被全国爱卫会授予“国家卫生城市”荣誉称号。目前,市本级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武宁县、修水县、德安县、共青城市、永修县、彭泽县、湖口县创成国家卫生县(市),创建率80%;创成国家卫生乡镇3个。省级卫生县实现全覆盖,创成省级卫生乡镇137个(总165个),创建率超83%。 先后开工建设三峡水环境治理一期二期工程,新建垃圾焚烧发电厂、餐厨污泥协同处理厂投入使用,全面推进城镇生活污水提质增效工作和垃圾分类工作。完成12个城市健康主题公园等项目,全面建成赛城湖南岸绿道一期等景观大道。设施升级改造,完成庐山大道、长虹大道、浔南大道、滨江东路等道路“白改黑”,对城市19条道路进行“海绵化”改造;共改造老旧小区145个,对50条城市街道立面、背街小巷改造升级……通过一系列改建工作,九江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市品质逐年提高。 我市坚持多管齐下,在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上下功夫、出重拳、补短板,加大整治力度。成功入选全国“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百城名单。实施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治理。市中心城区累计新建便民垃圾四分类亭1183个,实现垃圾分类小区1090个,小区覆盖率达90%以上,公共机构覆盖率达100%。逐步完善生活垃圾焚烧厂、厨余垃圾处理厂、建筑垃圾处理厂、大件垃圾处理厂、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四厂一中心”分类处理设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对中心城区农贸市场进行改造提升,改造面积达31595平方米,投资约1600万元。 通过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卫生城镇创建,以健康细胞建设为载体加强全媒体健康宣传,增强居民文明健康意识,市民对环境卫生满意率达92.38%。媒体宣传有声有色,九江日报社、九江广播电视台开设专栏专题,持续报道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工作;市卫健委“健康九江”微信公众号积极宣传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城市建设等内容。社会宣传形式多样,在城市高速路口、商业区、公交站台等处设置26个国家卫生城市标识和大量文明健康公益广告牌;各街道、社区持续举办爱国卫生宣传月、世界无烟日、国卫标准宣传周活动。同时,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小手牵大手”系列之靓家洁城爱卫使者评选活动,实现“引导一名学生,带动一个家庭,扮靓一座城市”的活动目标。加大健康生活方式科普力度,倡导运动、禁烟等健康行为,引导群众人人关心、支持、参与巩卫,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共享”强大合力。 我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27.4%,提前实现2025年国家相关目标;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社区比例达100%。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为88.4%,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为35.3%,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持续大幅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4.0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是18.83平方米。环境空气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降至32.0微克/立方米,连续四年改善,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1天;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积极倡导使用公筷公勺,拒食野生动物,三年来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和生活饮用水安全事故。同时,疾病防控与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浔阳区、共青城市、濂溪区成功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区;濂溪区五里街道成功创建全国首个无结核社区项目示范点。鼠、蚊、蝇、蟑等“四害”密度指标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重点行业和单位防蝇和防鼠设施合格率分别为95.45%、95.23%;无因防控不力导致的甲、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
已有 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