殽果层层列此筵,纸钱焚处起云烟。”这本是中元节历来祭祀习俗。可不少共青城市民发现,近几年这种现象少了,文明祭扫慢慢成为寄托哀思的主流形式。这一细微变化正是共青城市移风易俗倡议落到实处的一个生动缩影。
陋习当破,新风当立。近年来,共青城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深入推行移风易俗乡风文明专项行动,从农村到城市,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文明实践浸润人心,文明之花开遍共青城市。
“以前,我每月随礼都要花上几千,推行移风易俗后,这笔花销明显减少了。”夏日傍晚,金湖乡固村党支部书记袁隆辉边整理村级组织的具体工作事项清单边说。 这份清单是根据《共青城市推进移风易俗乡风文明三年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的工作责任及联席会议的决定分解而来,袁隆辉同其他老党员、村民代表正是按照这份清单,推动移风易俗改革落地见效。 “推动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是一项极为重要工作,要高度重视、合力攻坚,全力推进。”7月15日,共青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许巨峰在该市推进移风易俗乡风文明三年专项行动工作动员部署会上作出详细部署,从具体任务、工作机制、考评方案等方面进行了细化明确。 从民政局开展“鲜花集体祭扫”,到殡仪馆实施丧事免费代办服务;从各乡镇(街道)建立党政班子成员包村(社区)制度,推进移风易俗,到小区安装智慧安防系统,监控不文明行为。近段时间,共青城市党员干部奔走在移风易俗最前线,紧盯“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狠刹高价彩礼、厚葬薄养、大操大办、打牌赌博、封建迷信等不正之风,奋力让文明、和谐成为共青城市新的人文标记。 “根据实施方案,我们将通过开展宣传营造氛围、健全红白理事会和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等措施来推进这项工作。”共青城市文明办工作人员项雨洁介绍,计划到2024年底,该市移风易俗工作将基本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婚丧嫁娶新风基本形成。 “手放平,放轻松,深呼吸,来吸气……”在大城市都没普及的催眠疗法,被施展在相对偏远的小村落——泽泉乡长塘村,村里第一位享用者是位留守儿童。 “老师,我的孙子很焦虑,发脾气抵抗,我们说不通。”70多岁的殷奶奶,得知村里成立了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便牵着孙儿来求助。 原来,孩子一直在爷爷奶奶身边生活。这次小升初后,他将分到寄宿式学校学习,对此充满着害怕和担心,他选择通过将不满情绪表达出来。在一套定制版的“治疗方案”实施后,他收获了更多自信与成长,“和老师沟通很有趣,她教会了我放松自己,控制情绪。” 从催眠治疗室到沙盘治疗室,从心理宣泄室到心理咨询室,该中心不仅为辖区村民提供安全卫生教育和社会心理支持等服务,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中发挥重要作用,更是共青城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缩影。 近年来,共青城市以“集成化”理念推进阵地建设,以“立体化”思路搭建志愿队伍,以“精准化”路径服务群众需求,以“系统化”机制加强工作保障,依托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促进中心、56家新时代文明实践所、98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主体,创新实行“3+1”模式,成立“心连心课堂”“爱心妈妈帮”“非遗课堂”等近300支特色服务队,运行志愿服务“四单制”,促进“文明大餐”供需精准对接,打造城乡15分钟文明生活圈,为群众输送宝贵的精神文化食粮,促进移风易俗乡风文明蔚然成风。 “党员一日捐”主题活动,是以自愿为原则,倡议党员干部“捐出一日工资”。而江益镇栗畈村困难老党员腾爱全虽然生活并不宽裕,还是与妻子商量决定捐出1000元,希望能在疫情期间,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 同村人介绍,夫妻俩勤劳、朴实,主要家庭收入以种5亩地收成和公益性岗位工资为主,日子虽过得清贫,却从未拌过嘴。这次能捐出1000元钱,不仅彰显了党性修养,更体现了夫妻和悦的良好家风。 从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最美志愿者王永辉,到照顾卧病在床妻子30年的中国好人凌永清,再到退休后仍不忘耕耘教育的中国好人袁清山。共青城市始终坚持教育引导,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可感可触、可敬可学的“好公婆”“好媳妇”等榜样力量发挥着重要作用。 走在乡村小道,彩绘文化墙、宣传栏、悬挂标语等以多种形式宣传移风易俗。宣传形式新颖、通俗易懂;抬头观看广场荧幕,见义勇为、道德模范等先进人物事迹跃然“屏”上,正潜移默化引导群众树立文明新风尚。近年来,共青城市还利用村镇文化站、农村书屋、文化广场全覆盖的有利条件,积极打造明理广场、新风广场、连心长廊等移风易俗阵地,以“我们的节日”为载体,常态化开展多姿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惠民活动,更好满足群众需求,以文化为魂,创乡风文明。 茶山街道创业路一茶行内茶香氤氲,老板娘王庭美以茶会友、神色自若,而交谈主题竟是她家节俭办丧一事。 王庭美祖籍浙江淳安,其父是地道的“两江水库移民”,2018年12月因肺癌去世。当时王庭美忙着操办后事,“我们有很多风俗,比如身前做好‘活人墓’,为老人冲喜,没想到老人还是两三个月就走了。” 至亲的离世,丧事的忙碌,曾让王庭美不堪重负。固守传统的她坚持“入土为安”了结悲痛,可殡葬改革要求必须火化的消息,让王庭美很难接受,“真的接受不了,真想趁天黑,直接下葬算了。” 王庭美的难过、焦虑、烦躁,殡改工作队全部看在眼里,在宣讲殡改政策的同时,还帮忙守夜、协调丧事。“落雪子天,工作人员悉数在场,夜里一两点,还在讲政策、讲法律。”王庭美在工作人员温情中心灵得到慰藉,“一切从简,同意火化!” 这批工作队员正是活跃在共青城市村(社区)的红白理事会。在红白喜事一线,都能看到他们坚守“宣传、引导、监督、服务”基本职责,全程指导、协助办理村(社区)红白喜事的身影。如今,在共青城市6个乡镇(街道)61个村(社区)均成立红白理事会,纠正“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不正之风。不仅如此,还探索建立“村民礼堂”,配置桌椅、餐具,供办理红白喜事的群众免费使用,让群众减轻担子还有面子。 在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方面,共青城市还坚持完善村级议事协商机制,按照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评的“三民工作法”,推行群众自治,仅今年,共调解775件;坚持以“十个一”标准,重修村规民约;探索道德评议积分银行,常态化开展“道德积分”兑换活动,让有德成为文明新风。
已有 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