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九江秦朝设郡、汉代筑城,自古就是崇文尚礼之邦、文明兴盛之地,南唐时期曾更名“德化”,意思就是“以德化民”。翻开历史的长卷,九江文化之光灿若星河,文明之花绚丽绽放。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千古遗风流传至今;陶母责子、岳母刺字,贤母文化传为千古美谈;白鹿洞书院制订教条学规,在世界教育史上具有深远影响;德安义门陈立下家法、家范、家训,被奉为“齐家”的典范。在长期的文明浸润、文化熏陶之下,九江人代代守护、薪火相传,形成了积极向上、向善向美的现代精神风尚。
近年来,随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持续推进,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市民的生活,人居环境更加舒适宜居。文明城市创建犹如一缕春风,吹拂在浔城大地上。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文明城市建设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坚持高位统筹,强化机制创新,固化制度体系,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延伸到市民日常生活的各领域,努力让群众得实惠。先后实施了文明城市创建“十大攻坚行动”“八大专项决战行动”;全体市领导落实“联区包街道包点”工作要求,采取“四不两直”和明察暗访方式,开展调研、督办,整改落实问题。
建立网格包保体系,以片区为基本网格单元,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网络;推进文明城市与智慧城市建设有机融合,聚焦实现“一屏观全城、一网管全城、一端惠全城”,着力打造城市智慧大脑。创新建立九江市文明创建“群众监督平台”“网格化管理平台”“问卷调查线上平台”“文明积分平台”,实现了“问题交办全流程,督导督办全留痕”,推动城市创建精准化、治理高效能。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实地走访、社区座谈,掌握了解中心城区文明创建短板和薄弱环节,倾听居民意见,收集居民建议。坚持以为民利民靠民为导向,今年二季度以来,中心城区229个社区(村)坚持每月月中和月末的周六开展两次“我为文明献一计”进小区(乡村)活动暨社区(村)帮建活动,围绕“党的声音进万家”等主题开展学习科学理论、宣传党的政策、培育主流价值、丰富文化生活、倡导移风易俗等文明实践活动,配合开展问卷调查、意见征集、便民服务和帮建活动。截至目前,各区共举办文明实践活动1300余场次,参与人数14万余人次,占中心城区人口总数的14.29%;举办理论宣讲808场、科普宣传570场、文艺演出92场、便民服务3600多场,开展问卷调查32535份,收集群众意见建议6969条,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目前,意见建议通过就地解决、转交相关部门等方式处理6920条,处理率达99.2%,群众满意度99.11%,进一步增强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实际性,提升了市民的知晓率、支持率、参与率,形成群众齐心协力共同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良好氛围。
“小区进行了改造提升,路平了、灯亮了、绿化整齐了,环境越来越美,新建了日间托老中心、幸福食堂,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家住中铁九桥老旧小区的老工人马勇说到家乡的变化幸福感满满。如今,走进九江的大街小巷、居民小区,路面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有序,环境优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实在在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以前这条人行道板砖被压得松动、开裂,特别是下雨天,坑坑洼洼,一走一脚污水。”在龙开河路开店的龚先生告诉记者。近年来,市园林和市政公用设施管护中心聚焦重点区域、突出问题,对市区内多条道路的人行道坑洼路面、破损板砖等进行修缮、更新,方便市民出行。如今,修好后的人行道告别了积水和不平,既美观大方,又平坦舒适,受到居民的一致称赞。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走进琵琶亭内部,音乐奏起,游客沉浸式体验浔阳江畔琵琶亭的梦幻之美;坐在木桌前,通过数字技术与白居易月下对酌,同作琵琶诗、共赏琵琶曲,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随着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段)的建设,让城市沿江地带成了网红打卡点,市民闲暇之余漫步文化公园,欣赏名胜古迹;站在云中栈桥俯瞰,蓝色与红色的跑道蜿蜒交错;乘坐“浔阳江号”游轮夜游长江,从漫天晚霞到华灯初上,从江上暮色到璀璨灯火,浪漫又惬意。
市民是城市之魂。市民文明素质多一分,城市形象美十分。近年来,随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集结号的吹响,从乡村到城市,从社区到单位,从耄耋老人到稚子幼童,文明之风扑面而来,让人倍感温馨。
“现在生活在这里,幸福感满满。”家住浔阳区金鸡坡街道新塘社区的居民王大爷笑眯眯地说。近年来,新塘社区对辖区内基础设施进行了修复,对居民楼楼道杂物进行了清理,增加了停车棚和电动车充电桩,解决了居民停车难问题。同时,通过积极劝导,解决了公共用地种菜的问题;利用宣传栏张贴公益广告,引导居民讲文明、树新风。小区环境越来越好,辖区居民纷纷感慨地说,仿佛搬进了一个新的小区。
“大家一定要切记,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哦。还有现在骑车出门,一定要佩戴好安全头盔!”8月16日,九江志警在浔阳区琥珀山社区开展文明交通宣传志愿服务活动。志警向居民发放文明交通宣传手册,讲解超速、超员、酒后驾驶等行为的危害及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倡导居民遵守交通法规,以自身的文明行为带动影响更多的人。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提高市民文明素质作为文明城市建设的抓手,颁布《九江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坚持“技防+人防”联勤共管机制,在主要交通路口、主次干道、人行横道线安装不文明行为自动抓拍系统、“鹰眼”巡查抓拍系统,进一步充实基层一线交通执勤力量,持续开展“有牌照、戴头盔、限两人、靠右行、不乱停”等文明交通主题活动。目前,市内公交车、出租车、公车礼让率近100%,私家车礼让率达98%以上。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在推动文明实践移风易俗中的积极作用,大力开展“反对大操大办,提倡节俭之风”等主题实践活动,全市2240个社区、行政村修订了市民公约、村规民约,群众文明观念明显转变,人情负担明显减轻,社会风气明显好转,形成了八里湖新区畔湖社区“钟晓玲好人一条街”、柴桑区新合镇“乡贤幸福食堂”等一批具有九江特色的品牌。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各类先进典型选树活动,涌现出王中美、袁清山等一大批先进典型,荣获全国文明单位25家、全国文明村镇23家、全国文明校园5家,56人入选中国好人榜,7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漫步城市大街小巷,车辆礼让行人,行人不闯红灯,小区环境干净整洁,孝老爱亲、助人为乐的事情屡见不鲜,文明之风拂城市的每一处角落,形成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为推动九江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
九江是“八一”起义的策源地、秋收起义的发源地,是第一面军旗制作和升起的地方,是伟大抗洪精神的主要诞生地,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全省双拥模范城“八连冠”。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是“十四五”时期九江人民最期待的事情之一。在中央文明办、省文明办的大力支持、精心指导下,九江将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洪精神,举全市之力,坚持常态长效,聚焦人民满意,聚力人人参与,让人民群众在创建中得实惠,让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在创建中实现“双提升”,奋力夺取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
已有 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