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哥”属牛,网名“牛哥追梦”,实名蔡艳球。1985年出生的他,看上去显然比实际年龄沧桑不少。2016年起,他坚持在街边、桥底及废弃建筑里寻找流浪者,每天手机直播10小时。至今行程十几万公里,足迹踏遍江西、浙江、福建、广东等10多个省市,成功帮助100多位流浪者与家人团聚。他的事迹登上了《环球人物》杂志,“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特别策划”版人物篇,央视网、新华社、CCTV12套等媒体均有报道。蔡艳球因此被评为第七届九江市道德模范。
“牛哥”蔡艳球出生于湖口县农村,他在家中排行老三,前面有哥哥和姐姐。1994年春节,患有癫痫病的哥哥在去亲戚家的路上走失,全家找了三天三夜才在离家几十公里的地方找到,但找到的哥哥,当天就去世了。 “真不敢想象,那么冷的天我哥是怎么过的。”蔡艳球回想起来,心情依然十分沉重,“若是当时有人帮他一把,或许现在还活得好好的。” 随着父母双亲的相继离世,失去亲人的痛苦一直在蔡艳球心里留下深深的烙印。成年后,蔡艳球坚强地面对生活,开过货车、做过裁缝、摆过地摊…… 2016年,正在摆地摊的蔡艳球看到一位流浪老人在不远处捡烟头,他好心地买来食物,试图送给对方,可对方神情惶恐,不肯接受。蔡艳球灵机一动,把食物小心地放进垃圾桶里,没想到那老人果断地把食物捡起拿走。刹那间,蔡艳球泪如泉涌,想起了父母,想起了哥哥。正是那次不经意的成功助人举动,坚定了他帮助流浪者回家的决心。 一路走来的几年时间里,蔡艳球不忘初心,持之以恒,不仅成功帮助了100多位流浪在外的人回到了自己的家中,还吸引了一大批全国各地的热心朋友一起,组成了一个“追梦团”,每天在线与全国各地网友一起,共同帮助走失的人回家。 有的流浪者身上脏,有的精神上有障碍,还有的有暴力倾向。“61哥”“火机哥”“丽江哥”“长发大叔”“网瘾少年小方”……每次成功受助的背后都是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路走来,蔡艳球吃住在车上,克服种种困难,先是变着法子慢慢接触流浪者,买饭给他们吃,帮助洗头剪发,带去洗洗澡,一边取得信任,一边通过直播间粉丝和“追梦团”成员综合分析信息,直至联系上流浪者亲人,或护送回家,或送至救助站。 2018年8月22日,蔡艳球在回九江的路上,接到忠实粉丝“搬砖”的电话:江西赣州信丰县发现一名流浪者。蔡艳球顾不上回家,直接改道信丰县,在“搬砖”的带领下,很快见到了流浪者,只见他眼神暗淡、佝偻着身子、骨瘦嶙峋。蔡艳球几经努力,该流浪者才停下脚步,颤颤巍巍地写下模糊的地址和姓名:湖北省天门市,杨双德。 很快,通过直播间粉丝及“追梦团”成员的共同努力,蔡艳球与当地派出及流浪者所属村的村支书取得了联系并核实了信息,接通了流浪者大哥的电话。 “我们苦苦寻了30年,没想到今生还能见着亲弟弟!”杨双德的大哥感激地说道:“‘牛哥’真是好心人,在我们赶去接之前,帮我看着弟弟,给他买饭吃。” 每帮助一位流浪者回家,蔡艳球内心很是欣慰。他问直播间粉丝最喜欢看“牛哥”什么样子?弹幕很快出现“我最喜欢看‘牛哥’哭的样子!” “是的,我哭过!每当流浪者与亲人见面相拥而泣,内心总有些控制不住的激动,感到很欣慰,也很有成就感。”蔡艳球说。 蔡艳球追梦,送流浪者回家,是蔡艳球的梦。他已把送流浪者回家当成了自己的职业,他自己也因此而“流浪”。 常年在外奔波,一年在家待的时间不足两个月。“最亏欠的是妻子和孩子,但我无怨无悔。”谈及家庭和孩子,蔡艳球用手指轻轻擦拭着眼角。他说自己能做这些,离不开家人在背后的支持,也离不开“追梦团”的热心帮助。 “说心里话,当初我是不怎么支持,常年在外面跑,既辛苦又危险,总是提心吊胆的。后来考虑到他的亲身经历,也就这么默认了。”一直在家里照顾孩子、打理家务的蔡艳球妻子坦言。 “我希望流浪者越来越少,这样我就可以安心‘下岗’,回家陪伴家人了!”江浙方向是蔡艳球即将“流浪”的下一站,临行前蔡艳球道出了心中的愿望。
已有 人赞过